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美經濟數據猶如童話,中美金融戰風雲再起

2024-10-20財經

美經濟數據猶如童話,中美金融戰風雲再起

美聯準9月啟動降息後,對貨幣政策走向的表述依舊不明,還多次釋放「不急於迅速降息」的訊號,引起全球市場波動。此外,美元降息1個月以來,諸多經濟數據的走向打破了常規認知,可謂「驚為天人」,這背後究竟藏著什麽陰謀?當華盛頓的決策者們還沈浸在美元主導全球金融體系的美夢時,一場沒有銷煙的金融大戰正悄然升溫……

美國在今年9月終於宣布降息,但隨後,美聯準部份官員卻口風突變。

不僅自相矛盾地為降息辯解找補,甚至態度模糊地稱不想急於推進降息。

好像是「配合」他們發言似的,美國公布的CPI、非農就業人數、失業率等數據也突然間形勢大好了起來。

其中緣由令人費解。

與此同時,大洋彼岸的中國股市和匯率在近期妍妍繁榮一陣後,又好像受到無形力量操控一樣,產生了較大波動。

這背後是誰在與我們進行金融賽局呢?其目的何在?

今天老墨給大家剖析這場金融戰爭的來龍去賣,看看美國究竟使了什麽招數。

美聯準官員密集發聲,前後矛盾「鴿」變「鷹」

近日,達拉斯聯準主席洛瑞·洛根先後兩次發表了有關漸進式降息的言論,引發市場關註。

10月9日,洛根發言稱,降息「不應操之過急」,「從現在起采取更漸進的方式回歸正常的政策立場可能是合適的」。

兩天後,洛根在另一場會議上再次呼籲漸進式降息。

此番言論很可能得到了美聯準主席傑洛姆·鮑威爾的授意,以此向市場傳達放緩降息節奏的訊號。

與此同時,其他美聯準官員也紛紛發言,對進一步降息的態度有所松動,從鴿派向鷹派轉變。

9月30日,鮑威爾在全國商業經濟學協會會議上表示,美聯準並不「急於」降息,而是希望采取較小振幅的降息。

鮑威爾稱「這不是一個急於快速降息的委員會」。

10月10日,亞特蘭大聯準主席拉斐爾·博斯蒂克在接受采訪時透露,他對11月會議不降息或者只降25個基點持開放態度。

拉斐爾·博斯蒂克聲稱,如果數據合適,他完全可以跳過下次會議。

就在同一天,紐約聯準主席約翰·威廉斯在紐約賓漢姆頓大學演講時說道,「我預計隨著時間的推移,繼續將貨幣政策立場轉向更中性的行程是適當的」。

10月9日,舊金山聯準主席瑪麗·戴利在波夕州立大學接受采訪時表示,「根據我對經濟的預測,今年再降息兩次或一次,已經超出了我所能想到的範圍。」

但他們之前可不是這麽說的,都曾明確表態支持大幅降息。

9月19日剛宣布降息時,鮑威爾在新聞釋出會上表示,「我們開了個好頭,我很高興我們做到了」。

並指出對與美國高通脹的較量已經結束的信心增強。

9月23日,博斯蒂克解釋了為什麽他贊成大幅降息50個基點,理由是控制通脹取得進展和就業市場降溫,他認為大幅降息將提振勞動力市場。

9月6日,威廉斯表示,通脹正在以永續的方式下降,朝著2%的目標邁進,現在是降息的時候了。

8月27日,戴利說自己同意鮑威爾的觀點,已經到降息的時候了。

她指出,隨著通脹下降,美聯準的利率一直處於高位,給經濟帶來了越來越大的壓力。

為什麽這些美聯準官員的態度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轉變?

一方面,中國的反應迅速有效,出乎美國意料。

在美國宣布降息後,中國立刻出台了一攬子經濟政策,刺激經濟增長。美國預判到中國會有所行動,但沒想到來得這麽快、這麽猛。

另一方面,市場反應也超出了美國預期。

美聯準降息後,亞洲金融市場上有大量資金向中國大陸和香港流入。他們發現資本外流速度在加快,且速度超乎想象。

這樣下去怎麽行呢?美聯準官員的心思昭然若揭,他們在乎的是與中國在金融市場上的較量。

此外,老墨註意到,近期美國勞工部也公布了一些經濟數據,對放緩降息的觀點非常有利,這就格外耐人尋味了。

如今,話風已經轉向,經濟數據也「恰到好處」,但數據是否真的足以支撐觀點,還真不好說了。

經濟數據講童話,資本市場說真話

美聯準官員前後矛盾的發言令人疑惑,與此同時,美國的經濟卻也突然變好。

美國非常及時地配合著美聯準官員的講話,公布了近期一系列妍妍向榮的經濟數據。

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反而印證了美國試圖捏造經濟數據硬撐著狡辯:美國經濟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差。

下面老墨就帶大家看看美國這驚為天人的經濟數據到底是怎麽回事。

9月18日,美聯準宣布降息50個基點後,A股和港股在政策刺激下開啟暴走模式,牛市的氛圍充斥整個市場。

與此同時,美國坐不住了,顯然在此次降息美國沒有撈到預期好處,面臨騎虎難下的局面。

然後,便出現了美國經濟起死回生的神奇一幕。

緊接著公布強勁經濟數據,試圖加深投資人對美國經濟軟著陸的預期,吸引資金回流美國,為放緩降息步伐提供充分理由,並開始研擬通膨可能復燃的劇本。

10月7日高盛釋出的最新報告顯示,美國經濟增長穩定,衰退的風險已經降至15%。

此外,最新CPI、非農就業人數、失業率等數據也大有玄機。

美國勞工部公布9月最新CPI同比上漲2.4%,高於預期的2.3%,不多不少,巧妙地僅高0.1%。

而大有操作空間的勞動力就業數據,更是重災區。根據勞工部公布的9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5.4萬人,遠超市場預計的15萬人左右。

並大幅上修7月8月的非農就業人數,7月份非農就業總人數變化上調55,000,8月份變化上調17,000。

經過修正7月和8月的就業人數合計比之前報告的增加了72,000。

美國最新公布的失業率也意外地降至4.1%,優於市場普遍預期,的4.2%,實在是巧妙。

但是勞工部的另一報告顯示,截至10月5日當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增加3.3萬,總數增至25.8萬,為2023年8月以來最高水平。

此前接受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測中值為23萬人。

而且美國勞工部公布的7月職位空缺數量降至三年半以來的最低水平,且降幅大於預期。

美聯準釋出的經濟狀況褐皮書也顯示,從7月中旬到8月下旬,美國經濟活動擴張速度放緩,企業減少招聘,大多數地區的消費者支出有所下降,制造業活動也在減少。

由此可見,數據顯示就業向好,經濟一片繁榮,而實際呢?

根據密西根大學最新消費者調查顯示,美國地總體經濟形勢與人們對經濟地感受明顯脫節。

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教授及前歐巴馬高級經濟顧問傑森·福爾曼指出,美國經濟現狀充滿矛盾。

盡管GDP、消費和商業投資數據顯示強勁增長,二季度實際GDP年化增長率高達3%,但制造業前景黯淡且消費者財務狀況令人擔憂。

美國已經將經濟預期管理手段運用到極致,經濟數據造假已成為美國戰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環。

但大部份經濟學家認為,美國這種大幅修正數據的行為也在削弱市場對美國官方統計數據的信心。

此次就是例證,資本似乎並不買賬,沒有按照公布的經濟數據的風向標行動。

種種跡象顯示,亞洲金融市場正在重新分配資金,熱錢正從亞洲其他市場回流到中國。

倫敦證券交易所(LSEG)數據顯示,本月外國資金正在撤離除中國以外的亞洲股市。

本月迄今為止,外國投資者已凈拋售了印度、印尼、泰國、越南、南韓、台灣和菲律賓股票。

除中國外的亞洲股市凈流出金額高達76.1億美元,影響到印度和台灣等國家和地區。

LSEG公布數據顯示,台灣和南韓股市分別出現外資凈流出約17.1億美元和4.26億美元。

泰國和印尼股市9月份分別出現凈流出3.75億美元和1.76億美元的資金,印度股市已流出53.5億美元。

吉特金融服務公司分析師表示,拋售主要是由中國股票的出色表現引發。

在外資大規模拋售下,印度股市持續下挫,印度股指上周累跌超4.4%。

10月4日,印度國家證交所藍籌股CNX Nifty指數收跌0.93%。知名研究機構伯恩史坦則將印度股市評級從中性下調至減持。

而與亞洲其他市場資本大量流出相比,中國和香港則出現大量投資流入,眾多投資者也在收攏資金準備投入中國市場。

LSEG Lipper數據顯示,海外投資者已凈買入價值58.1億美元的中國投資基金,凸顯了資本對中國市場信心的增強。

美銀證券的數據顯示,9月底10月初兩周內,多頭資金凈買入中國股票34億美元。

此前從中國股市撤出轉而投資日本股市的資金,近期也出現逆轉。

法國巴黎銀行的策略師稱,一些外國投資者正在減少對日本的持倉,並將資金重新配置回中國。

9月前三周,有超過200億美元資金從日本股市撤出。

此次美聯準降息後態度又突然轉向強硬,隨後又公布一系列漂亮的經濟數據。

這前後矛盾的態度更體現了中美金融賽局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

資本定價權大戰:中美爭當「價」馭者

在此次中美金融力量角逐中,雙方主要目標就是匯率。

匯率的變動引發資本的流動,美國試圖透過操控資本流動進而影響港股和A股。

今年下半年,特別是國慶前後,港股、A股及人民幣匯率出現震蕩波動,中美金融較量深陷復雜迷霧,不確定性陡增。

9月18日,美國降息企圖重新開機引流劇本,意圖借美元流動性湧入中國市場,掠奪低價資產。

而這場掠奪最主要的戰場就是香港。

香港是大陸對外最重要的人民幣離岸支付結算中心,海外資本在此進出相對自由。

與A股不同的是,香港股市的國際化特性為外資操控和套利提供了更多操作空間。

美國格外關註香港金融市場,也是為了把香港從金融「神壇」的位置拽下,進而影響離岸人民幣匯率、沖擊中國外匯儲備,重創中國經濟!

華爾街資本開始做空港股。 8月,摩根大通大幅拋售1.1萬億港元的港股,使得其在港股市值由原先的1.31萬億港元降到現在的1870.6億港元。

摩根士丹利也釋出報告下調恒生指數最新目標到12000點。

然而,中國迅速反擊,9月24日一連串政策出台——降準、降息、調整房貸利率,旨在穩固市場預期,提振經濟增長。

中國政策出台後,港股與A股的反應重挫華爾街做空勢力,引發美國恐慌。

9月24日至國慶期間,兩市每場平均發生較大波動,這實質上是中美金融賽局下圍繞資本定價權的激烈爭奪。

港股首當其沖。 國慶第一個交易日香港股市交易額飆升,觸及多年峰值。10月2日-10月4日,恒生指數漲幅7.59%,恒生科技指數漲幅達10%。

但美國並不甘心,試圖利用國慶假期內地與香港之間股市資金渠道關閉的空檔,大力狙擊港股。

美國方面,9月25日提出「愛國者投資法案」,要對投資中國征收高額所得稅。

9月30日,鮑威爾在講話中明確表示,美聯準並不「急於」降息。

10月4日,美國公布9月非農數據就業人數奇跡增加25.4萬人。

多重圍攻之下,經歷了連續暴漲、一片歡騰的港股,在假期結束後的10月8日暴跌。

恒生指數盤中最大跌幅近10%,備受關註的恒生科技指數,早間最大跌幅更是高達14%。

而A股市場也在短短數日內出現同樣的波動。

924政策出台後的當周,滬深300指數累計上漲15.7%,創下2008年11月以來最強單周表現!

這讓之前做空中證500和中證1000指數的摩根大通虧損高達19億元人民幣!

但在國慶假期後,A 股三大股指大幅低開。 至收盤上證綜指跌6.62%,科創50指數跌2.55%,深證成指跌8.15%,創業板指跌10.59%。

全市場超5000只個股下跌,逾3000只個股跌超9%。

港股與A股的動蕩,多空對決的交鋒,透露出美國試圖操控市場,阻礙資本流向中國的陰謀。

美國意圖透過打壓港股信心,進而傳到至A股,使中國政策失效,令國際資本遠離中國市場。

當前,美股搖搖欲墜,瀕臨崩潰。

美聯準降息後,美債的海外買家迅速撤離,美國原本寄望降息能提振經濟、吸引資金,卻遭中國資產崛起的沖擊,計劃落空。

美元霸權的衰落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場復雜的地緣政治賽局。

美國透過加息降息操作擾亂國際金融市場的做法,已經引發了全球範圍的不滿。

一位歐洲央行官員表示:「美國的任性讓我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是時候改變了。」

當前,全球金融體系政處於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

美元霸權的衰落漸已成定局,但新的秩序形成仍充滿變數。

在這場沒有銷煙的金融戰爭裏,每個國家都在為自己的利益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