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回家吃席,河南也叫「吃桌」,樣子大概是之前鄉宴的樣子,細究起來,卻又千差萬別。
我對河南豫東紅白喜事酒席的記憶,還停留在很多年前,那時我還在老家上學,所以能全程圍觀整個流程。
比如婚事或者喪事的日子定下以後,主家開始買東西,煙酒先到位,不管村裏哪個來幫忙的男人到主家,主家的煙酒都不能缺了,接下來很多活兒,全指望幫忙的鄰居做呢。
請的鄉宴大廚,一般是十裏八村有聲望的廚師,有口皆碑,是村裏人豎起大拇指的手藝人,他們是整個鄉宴的靈魂人物。
正所謂「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做什麽,怎麽做,全靠他氣定山河地指揮,鄉宴被指指點點還是誇贊有加,就看他了。
接下來買菜買肉、租賃桌椅鍋碗瓢盆等等,大廚指揮幫忙的鄰居,切菜剁肉、上蒸碗,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
每每村裏有紅白喜事,盡管有時是喪事,但是那幾天村裏也會變得格外熱鬧。貧寒的歲月,人人都希望有個機會可以大快朵頤,連聞見香味的狗都不願錯過這個開葷的日子。
小時候的孩子貪吃,還喜歡瞎晃蕩,晃蕩露個面,能吃上平時吃不到的好東西。但是作為一個小女孩,我是矜持羞澀、膽怯的,所以我寧願餓著。
那時感覺啥都好吃,正式酒席前的大鍋菜是我的最愛,酒席結束後的紅燒大鯉魚魚湯也是我的最愛,酒席上的涼拌牛肉、涼拌粉皮、燒雞、四喜丸子、蒸雞塊魚塊、紅燒大鯉魚,當然還有甜糯可口的江米飯,想想我都咽口水了……
現在河南豫東農村很少有人自家請廚師,自家賣菜,自家操辦宴席了,商業化、職業化也挾裹了農村的鄉宴。
河南農村興起流動包桌,追溯起來大概有十多年的時間,社會發展加快,更多人走出農村、走進城市,當老家需要辦宴席時,時間緊湊的歸村人,急需一個能快速搞定、迅速結尾的宴席。
鄉村的流動包桌服務,應運而生。
鄉村酒席被專業做菜的人承包,他們提供食材、鍋碗瓢盆、人工、服務……
辦酒席需要的,他們全包,主家就負責錢包問題就行。
在我們村,一桌葷素搭配的酒席二百到三四百不等,便宜的品質一般,貴的品質就好一些。
因為不是自己家做,下料沒有那麽足,自己辦酒席,不敢省著辦,不然村裏人要戳脊梁骨。
而流動包桌,要以利潤為先,在主家滿意的前提下,盡量利益最大化。
另外,有人看上這門生意,投入物力人力財力,幾乎就能成為從業人員,廚師可以聘請,老板負責經營即可,廚師做的味道如何?這……有時很難把控。
家裏需要酒席,主家提前三五天跟流動包桌的老板打電話溝通一下,選定價格,其他什麽都不必做,等著即可。
酒席吃完,提供包桌服務的團隊有人負責收盤子、收桌椅、清理垃圾,啥都不用主家幹,這樣也不需要太多鄰居幫忙了。
所以,曾經村裏一家有事,幾乎半個村來幫忙的場景越來越少了,而且現在村裏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現在吃席,人來人往,像走馬觀花一樣,再也沒了曾經的熱鬧勁兒。
交了份子錢,吃飯,吃完打包,打包好了,走人,一點都不拖泥帶水,像極了都市裏快節奏的生活,少了一些人情的流戀。
如今,家常習俗漸漸消失,或者流程化、機械化,我們的孩子一定無法確信我們講的那些事是真實存在過的嗎?
本文部份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
豫見 老家河南
身邊小人物的故事,鄉村記憶,當下見聞與心得
303篇原創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