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多措並舉推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

2024-03-27三農

□石燕燕

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在開發中呈現多種模式,在推動鄉村產業興旺和增加農民收入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河南省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需要確立發展的新思路,加強農村集體資產整治,因地制宜找準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模式,建設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人才隊伍,提升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水平,健全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支持政策。

確立發展的新思路

要充分認識龐大的農村集體資產資源是集體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集體經濟基礎薄弱、發展慢,主要是因為集體資產沒有盤活和低效使用,今後要在盤活集體資產上下功夫,推動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農民變股東,以資產生財。因此,需要徹底轉變部份地方依靠財政投入過日子的思路,摒棄「等靠要」的老思想,將發展集體經濟思路轉變到主要依靠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自身發展上來。

加強農村集體資產整治

農村集體資產是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資源基礎。2019年全省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後,一些地方持續深化清產核資工作,對農村集體資產進行專項整治,取得了明顯成效,迅速增加了集體收入。但是,有些地方還存在清產核資工作不深入、不徹底,特別是債權債務清理不徹底、經濟合約不規範等問題,應加強農村集體資產專項整治,解決農村集體資產被侵占、發展無資本難題,掃清幹事創業的障礙,為鄉賢返鄉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

因地制宜找準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模式

河南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已經完成,下一步是深化和鞏固改革的成果,實作集體經濟資產的增值保值,進一步推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在實際工作中,要結合區域優勢資源、地理區位等條件,探索適合村組發展的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模式,可借鑒現有的比較成熟的獨立經營型、聯合經營型、物業租賃型、社會化服務型等發展模式,也可在此基礎上因地制宜地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多種實作形式,不斷提升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永續發展能力,不斷完善和鞏固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建設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人才隊伍

一是選優配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推行村支書透過法定程式擔任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的做法,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績作為衡量村「兩委」班子績效考評的重要標準,鼓勵過得硬、敢擔當、能帶富、善治理的村幹部擔任村集體經濟組織帶頭人。二是加大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力度。整合農廣校、農業職業學校、農業科研院所、農技推廣站等各類教育培訓資源,充分利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提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人員的市場化運作能力。三是加大各類人才引進力度。引導鼓勵新鄉賢、農民工、大學生、退伍軍人等各類人員回鄉下鄉參與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有條件的地區可探索股權激勵機制,激發經營人員參與集體經濟發展的積極性,實作人才的引進來和留得住。

提升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水平

加快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緩釋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開發中的各項制約因素。一是加大各級財政對農村公共服務的支持,實作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公共服務資源向農村傾斜,減輕村集體經濟承擔公共事業的壓力和風險。二是破除妨礙城鄉融合發展的戶籍、土地、資本、公共服務等體制機制壁壘,推動各類要素在城鄉間平等交換、自由流動,為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註入新動能。三是鼓勵工商資本投資適合產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的農業領域,探索在政府引導下工商資本與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共贏模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健全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支持政策

一是制定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規劃,細化實化村集體經濟發展扶持政策,完善配套措施,逐步構建系統的政策支持體系。二是完善土地政策。按照「取之用民、主要用之於民」的原則,統籌用好土地出讓收益、補充耕地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交易收益,集中一定比例的資金專項用於村集體經濟發展。三是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把村幹部報酬、選拔任用、年度考核、評先選優等與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掛鉤,將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情況納入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範圍,確保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工作紮實推進。(作者單位:河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