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太空水稻回家了!它的「後代」變化很大,吃起來是什麽口感?

2024-01-27三農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註」 ,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太空水稻,是中國航天航空發展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實驗,他牽動著許多國人的心。作為種花家的一員,對於種菜有著天生的敏感和直覺。

而在太空培育出來太空水稻也不負眾望,被人們發現有許許多多的不同之處,經過多方試驗後,發現太空水稻種出來的種子口感更佳香甜。

在一篇關於太空水稻的采訪中,我們得知太空水稻的口感比普通的水稻口感更面,更粘 。經過專業測試,發現在太空上種下的水稻糖分比普通水稻高出5倍以上。

寫的我都想嘗嘗太空水稻能有多甜了,可惜太空水稻是重要的科研材料,做實驗都得省著用,怎麽可能能讓我瘋狂炫呢?

每次看到關於太空水稻的各種研究成果,總是會讓我聯想到一個很神秘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感。

太空水稻產量少,但是結的果實十分巨大,而且口感十分鮮甜,含糖量和營養價值都是普通水稻的五倍以上, 而這只是我們在有限的了解下測出來的情況。

實際效果到底要強多少倍,誰也不敢保證。也正是這特殊的環境和特殊的種子激發了我無限的暢想,我總是會忍不住想 ,這太空水稻該不會就是玄幻小說裏提到的靈種吧。

每次看到玄幻小說裏說靈米是多麽的清甜,吃完還能易經洗髓,排出體內雜質,我就十分想嘗一嘗這傳說中的靈米,體驗一把易經洗髓的感覺。

後來,太空水稻的研究更是激發起了我對太空水稻的好奇心,很想體驗一下是不是吃了以後會讓我開發出各種不同的靈力內容,也不知道我會擁有什麽樣的靈力。

我對太空水稻的幻想,雖然並沒有任何實際研究成果證明可靠,但是這一暢想本質是來源於國人對天地生靈的敬畏之心。

眾所周知我們是在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指引下,形成了現在的民族個性, 無論是孔子的「敬鬼神而遠之」還是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都是在展示他們對世界的敬畏之心。

而這也是中國人對土地愛的深沈的展現,將自己的生命與土地繫結的體現。

在太空研究太空水稻時,在南極駐紮嘗試種菜時,我們對種地所爆發出來的執著和追求,都是熱愛生活的體現。

民以食為天,中國人的「好好吃飯」哲學是我們飲食文化背後蘊含的深刻生活哲理,我們對太空水稻的研究之所以屢次能在國內掀起大的波瀾,其背後是有深刻的心理成因的。

中國是典型的農耕文明,因為居住的地方有兩條河,一個叫長江,一個叫黃河。這兩條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在這兩條河的養育下,我們漸漸開始了耕作。

但是古時候的耕種是一個典型的看天吃飯的職業。因為天氣的不可預測性導致中國人常常會因為天氣而鬧饑荒。

而餓肚子的感受太痛苦,人們的基因慢慢學會並記住了這種苦,於是中國人對糧食的尊重便形成了一種刻在骨子裏的習慣。

因為知道餓肚子的感覺有多可怕,所以對糧食的關註程度就要遠超其他國家。 這樣的我們在看到太空水稻研究結果出來後,才會顯得那麽的驚喜。

因為,每當一個品質高的種子被研發出來,就代表將會有人能吃上更好吃的糧食,更多人能吃到飽,不用再忍饑挨餓了。

如果太空水稻被證實人類可以食用且食用口感更加清甜、產量巨高,那這將會是人類的一大福祉, 世界上也不會再有那麽多的非洲兒童餓死在爬向救濟站的路上。

太空水稻的研發不僅是在探索宇宙的各種可能性,更是在為不可預知的未來做好打算,希望能將太空水稻在其他條件培育下成功,為中國的糧食保障提供一個新的可能性。

袁隆平院士研究了一輩子的雜交水稻,為的就是解決中國人饑餓的問題,現在他走了,我們依舊在堅持將讓中國人吃飽飯作為研究的最基礎目標。

也希望未來我們的格局可以更大一些,將太空水稻的研發繼續進行下去,直到有一天能將太空水稻一火箭一火箭的運回地球,進行售賣。

希望古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氣魄到了我們這一輩還存在,而且還能繼續弘揚下去,為天下百姓解決最實際的困難。

杜普希望自己能「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我們希望太空水的研究成功的那一天能讓全世界人民都吃到這只存在於人民想象中的靈種,解決饑餓問題。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註」 ,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