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買了中國種雞後,「坦尚尼亞客戶決定復購」

2024-09-29三農

本報記者 趙覺珵 馬夢陽
去年6月,1.55萬只「京紅1號」高產蛋雞種雞和1000只「沃德188」快大型白羽肉雞父母代種雞首次走出國門,抵達非洲坦尚尼亞,實作了種雞出口「零的突破」。中國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自主培育種雞首次出口坦尚尼亞,意味著國產畜禽品種服務國際市場邁出了關鍵一步,對進一步增強行業信心、促進畜禽種業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8月26日,據巴基史坦媒體「propakistani」報道,產自中國的17.28萬枚「廣明2號」白羽肉雞種蛋已順利從廣州白雲機場運往巴基史坦,這也是中國首次向巴基史坦出口家禽類產品。「廣明2號」是中國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雞新品種。
「從引進來,到走出去,中國家禽品種實作了跨越」,峪口禽業副總經理、家禽研究院院長吳桂琴博士說,目前,坦尚尼亞的客戶已經決定復購,其他一些國家的企業也有引進中國蛋雞品種的意向。國際市場有著廣闊空間,得到檢驗的中國蛋雞品種可以適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需求。
吳桂琴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市場對於雞蛋和蛋雞的需求是最復雜的,例如消費者更傾向於選擇粉殼蛋;隨著消費水平的提升,蛋也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更註重品質;老母雞在歐美國家會被直接淘汰,但在中國可以用來煲湯,而且要紅毛雞。為此,企業研發出了下粉蛋的紅毛雞「京粉6號」,以滿足獨具中國特色的雞蛋需求。
盡管中國禽蛋正在走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但受制於消費需求、禽蛋衛生安全、運輸距離、加工技術等問題,中國目前並非禽蛋貿易大國。」中國農業科學院蛋產業專家團團長武書庚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據統計,2022年雞蛋出口僅10.7萬噸,不足全年總產量的0.5%。武書庚認為,這涉及幾個主要原因:首先國內需求大,國內市場可基本呑納當前的雞蛋產能;其次,生物安全性問題影響雞蛋的跨國貿易;第三,跨國長距離運輸相對境內運輸成本要更加高昂,長時間、遠距離運輸,影響殼蛋新鮮度和售價;第四,加工水平仍有待提升。
農業農村部2021年釋出的【全國蛋雞遺傳改良計劃(2021—2035年)】設定的總體目標稱,到2035年,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種1—2個、打造世界一流的種業企業1—2個,自主培育品種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70%,開拓自主培育品種的國際市場。
「國產品種能在中國市場與國際育種公司面對面競爭並且占據優勢,我們也對它們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和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吳桂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