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這些氣象博物館裏的「鎮館之寶」,你認識幾個?丨國際博物館日

2024-05-20三農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

國際博物館日

今年的主題是

「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

今天

帶你盤點各地氣象博物館的

「鎮館之寶」

看看你認識幾個?

{ 中國北極閣氣象博物館 }

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渾儀 是古時測量天體的儀器

由兩根環圈組成

一個是固定的赤道環

它的平面與地球赤道面平行

環上刻有周天的度數

另一個是四遊環

同赤道環垂直

能繞一根極軸旋轉

在四遊環中還設有用於觀測的窺管

渾儀對於古時人們

掌握節氣和物候變化規律

有著重要意義

此台渾儀

是按照元代科學家郭守敬

制造的渾儀按1:2比例縮小仿制

{ 上海氣象博物館 }

1879年

徐家匯觀象台首任台長

瑞士人能恩斯(1845-1923)

釋出過一次襲擊上海的台風的報告

並著有【1879年的台風】一書

當時

他在沒有衛星等先進裝置的情況下

根據有限的氣象學知識

把台風結構圖繪制出來

後來,人們發現

這張圖與現代衛星拍攝的

台風形態極其近似

{ 營口百年氣象陳列館 }

圖紙上方為1936年4月2日的營口手繪天氣圖

圖紙下方從右到左依次是

天氣形勢分析、營口天氣預報

以及前一日的營口天氣實況

在左下方外緣處還印有

「關東觀測所營口支所」的字樣

據史料記載

1945年日本戰敗前

焚毀了大量氣象資料並掩埋

這張天氣圖

就是從焚燒掩埋處發掘出來的

它在烈火中逃生

深睡地下74年

直到2019年5月才重現天日

這不僅是一份珍貴的氣象資料

更是記錄那段滄桑歷史的

珍貴史料文物

{ 中國台風博物館 }

1878年,在俄國工作的

瑞典發明家奧涅爾制造了

手搖電腦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

中國研制「兩彈一星」時

大量基礎計算工作都透過手搖電腦完成

這台國產飛魚牌JSY-20型手搖電腦

由上海電腦打字機廠生產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少量套用於

中國氣象部門觀測數據統計和預報制作

{ 紹興氣象博物館 }

這台照相機

是被譽為「中國氣象學之父」的竺可楨

外出進行自然資源綜合考察時

隨身攜帶過的

曾記錄眾多科考資訊

由竺可楨家人捐贈

{ 中國南通氣象博物館 }

1916年10月

在愛國實業家張謇的主持下

軍山氣象台落成

這是國人自建的第一座氣象台

當時,氣象台安裝了

由國外進口的最先進的儀器

上圖即為軍山氣象台使用的

風向風速記錄儀(感應儀器部份)

據了解,當時的儀器一般為

三杯風速器

這個是日本制的四杯風速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

氣象科學是人類科技文明開發中的

一顆璀璨明珠

標誌著人類對自然探索的不斷深入

而各地氣象博物館中展示的內容

僅是氣象科學滄海中的「一粟」

還有很多故事

等待著我們從「寶藏」中了解

探索無止境,科學無極限

一起加油吧!

中國氣象報社 出品

策劃:張宏偉 張琳皓

內容提供:陳曉穎、趙國新、趙虎炯、王雪陽、洪敏、營口市氣象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