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楚雄州做強「種子芯片」 端牢「中國飯碗」

2024-10-01三農

近年來,種子作為農業的「芯片」,其重要性日益凸顯。楚雄彜族自治州依托獨特的氣候條件和豐富的種質資源,走出了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現代種業發展道路。

在牟定縣,種植戶與種業公司合作,采用「訂單式+成本墊付」的種植模式,使農戶種植玉米沒有了後顧之憂。走進牟定縣共和鎮散花村委會萬斛塘村550畝玉米制種基地,一包包顆粒飽滿、泛著金黃色光澤的玉米掛滿枝頭,工人們正忙著采收。今年,萬斛塘村種植大戶夏紹聰與雲南宣晟種業有限公司合作,采用「訂單式+成本墊付」的生產種植模式開展玉米制種種植。「簽合約的時候每畝地支付1000元錢的定金給我們,等玉米出苗,長到開喇叭口的樣子時,又支付1200元錢左右,采收結束後一次性付清尾款。」夏紹聰介紹,牟定縣普遍采取由種業公司墊付生產資金的方式開展玉米制種,種業公司在前一年11月份與種植戶簽訂合約,免費提供種子,並且在簽訂合約、玉米苗出齊、去雄結束這幾個環節分階段為種植戶墊付玉米制種生產和管理資金,這種模式大大緩解了種植戶的資金壓力,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在生產過程中,玉米制種的關鍵在於播種和去雄兩個環節。技術人員全程參與指導,確保種子品質和產量達到標準。在玉米采收後,種業公司負責統一收購,並透過專業烘烤和水分控制技術,確保種子的發芽率在95%以上,遠超國家標準。這一系列創新模式讓牟定縣的種植戶每畝玉米收入高達4000至5000元,2023年全縣玉米種植面積達20130畝,總產值近5000萬元。透過「種子安全」提升農業產業,成為了糧食安全的「壓艙石」。

牟定縣的種業發展只是楚雄州種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得益於良好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楚雄近年來透過引進科研力量、擴大繁制種基地規模,成功打造了「楚雄種子」這一現代種業品牌。以元謀縣為核心,依托獨特的金沙江幹熱河谷立體氣候,蔬菜育繁種面積常年穩定在2.5萬畝,工廠化育苗能力達到10億株。透過「公司+技術人員+農戶」等多種利益聯結模式,種業與農業的結合實作了規模化和產業化發展,帶動農民訂單種業4萬畝,促進戶均增收1.5萬元。

在種業推廣方面,楚雄州瞄準國際國內市場,積極實施種子「走出去」戰略。連續多年舉辦「雲南·元謀蔬菜種業博覽會」,並利用國際平台推動「楚雄種子」走出國門,成功將水稻種推廣至玻利維亞、衣索比亞、寮國等國家。同時,楚雄州還向全國主要稻區供應「楚粳」系列良種,並依托冷鏈物流和訂單生產模式,推動種子在雲貴川、西藏、湖南、陜西等地的大規模推廣。

除了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科技創新和研發能力的提升也成為楚雄州種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楚雄州建立了多個科研平台和育種聯合體,與中國農業大學、雲南省農科院等科研機構合作,共同推動種業技術的突破。2022年,中國農業大學雲南現代種業研究院在楚雄州掛牌成立,為種業研發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同時,楚雄州實施「種業創新攻關行動」,選育出了一系列優良的專用品種,如「楚粳54號」創下高原粳稻畝產紀錄,「楚粳48號」實作了全國高原粳稻的國審品種零的突破。此外,楚雄州在番茄、洋蔥、花椰菜等領域也取得了顯著成果,花椰菜種子產量占全國60%以上,成為全國重要的繁制種中心。透過制定【現代種業發展規劃(2023-2027年)】和【種業振興行動實施方案】,為全州種業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2023年,州級財政投入14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種質資源保護、良種繁育基地建設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

從牟定縣的玉米制種到楚雄市的現代種業創新,再到元謀的育種走出國門,楚雄州透過科學規劃、政策引導、企業帶動和科技創新,構建了全省乃至全國領先的種業發展格局。2023年,全州實作種業產值36.6億元,促進種業農戶戶均增收1.5萬元。春種遍地皆綠玉,秋收滿倉盡黃金。當前,全國各地沈浸在「五谷豐登,秋香萬裏」的豐收氛圍中,楚雄州將借勢而上,繼續推動種業高品質發展,進一步擴大種子生產和推廣範圍,提升「楚雄種子」品牌在國際國內的影響力。做強「種子芯片」, 端牢「中國飯碗」。

雲南日報-雲新聞記者:段曉宇

編輯:黃世俊

稽核:王劍釗

雲南日報-雲新聞 觀雲南 知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