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五千多年農業史的中國,為什麽會落後於二百多年農業史的美國?

2024-05-21三農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個以農耕為基礎的農業大國。晉·陳壽【三國誌·魏書·楊阜傳】裏對農業的重要性是這樣描述的:「 致治在於任賢,興國在於務農 」,意思是:達到大治在於任用賢才,興旺國家在於盡力發展農業。農業的興旺是國家發展和穩定的基礎。

農業自古以來都是個隱藏的高科技行業,只是你不太熟悉而已。只是在現代經濟中,中國的農業增加值占比過低,已由1952年的50.5%,下降到2018年的7.2%。基於農村人口計算的人均農業增加值,2017年中國是1576美元。世界平均水平是973美元,法國是3028美元,美國是3061美元,南韓是3153美元,日本是5383美元。美國的糧食產量不僅滿足國內需求,而且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其中小麥、玉米、棉花、大豆出口量均位居世界第一,是世界第一大糧食出口國,年產值3000億美元農產品,近90%用於出口。而中國農業成為被嫌棄的行業、落後的代名詞,玉米、稻谷、小麥、大豆和棉花的人工成本分別是美國的14.78倍、4.11倍、16.33倍、8.5倍、28.23倍。

農業都用到哪些高科技產品呢?第一,是天時,在古代就是歷法,我們是農歷,現代是天氣預報系統,數學演算法、氣象衛星和超級電腦。第二,是農業機械和農業工程,包括灌溉、大棚和機械,全球目前是約翰迪爾JohnDeere、凱斯紐荷蘭CNH、愛科AGCO、克拉斯CLAAS、久保田五大農機巨頭。第三是化肥和育種,「拜耳-孟山都」、「中化-先正達」、「陶氏-杜邦」是農化市場的三巨頭。第四,配套產業,包括食品加工、冷鏈物流、零售、農產品期貨的套期保值等等。

中國農業發展的若幹重要的歷史階段:

第一個階段,刀耕火種時代

中國農業最早是在中原地區興起。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們"作網",開啟了漁獵經濟時代;炎帝號稱"神農氏",教人們播種收獲,開創了農業時代。大禹采用疏導的辦法治水,推進了中國水利事業的發展,也促進了數學、測繪、交通等相關技術的進步。戰國時期,由河南人鄭國主持修建的"鄭國渠",極大地改善了關中地區的農業生產條件。隨著民族的融合特別是中原人的南遷,先進的農業技術與理念傳播到南方,促進了中國古代農業水平的提高。

隨著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生產技術的日益完善和水利工程的興建,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體系在中國的北方和南方形成,並逐漸走向成熟。農業是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的兩大支柱之一,並且是最重要的生產部門。在農業生產中,主要耕作方式是使用農具和牛耕。而這恰恰使個體勞動者具備了單門獨戶經營農業的能力,導致了以家庭為單位的、男耕女織式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產生和發展。一家一戶小農經濟是古代中國封建社會形態的基礎,也是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之一。

第二個階段,大航海時代

歐洲的探險家們在美洲發現了玉米、馬鈴薯、番薯、奶牛,這些農作物解決了歐洲農作物生產低下的問題,解決了大部份歐洲人的溫飽,也解放了歐洲人的人口,為工業革命的產生帶來了足夠的物質基礎。

明朝時期,商人陳振龍從西班牙殖民地呂宋島(現菲律賓)花費了大量錢財學會了番薯(又叫紅薯、甘薯、朱薯)的種植技術,又偷偷將番薯的枝條藏進自己的隨身行李裏帶回福建。彼時,正值閩地旱饑,陳振龍受福建巡撫金學曾命令試種紅薯。在陳氏父子的精心照管下,紅薯歷時數月而豐收——「子母相連,小者如臂,大者如拳……且生熟煨者均隨其便。」自此,紅薯在閩地紮根扯蔓,救民於饑饉之中。以後,陳氏後輩不遺余力地推廣紅薯種植。他們的生意做到哪裏,就將紅薯種苗帶到哪裏。17世紀初,科學家徐光啟派人於閩地引得薯種,在上海等地試種成功,並撰寫【甘薯疏】,系統歸納總結紅薯種植技術。有了人口爆炸式的增長,清朝的勞動力更加充足,生產力也有了質的飛躍。陳振龍因其貢獻被稱為中國的「甘薯之父」。

第三個階段,大革命時代

從1789年法國革命開始,資產階級終於爬上了政治的舞台,從第一台播種機械的出現,到生物學正式成為一門科學。在工業革命的催化下,化學肥料和殺蟲劑出現了。歐洲農業在這個時代飛速發展,中國農業技術開始落後了。

第四個階段,第二次工業革命時代

從1870年至1914年,出現了第一台冷凍車和冷櫃,肉類罐頭的出現解決了農產品不能長期儲存的問題,更不用說神器拖拉機的出現了。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進一步減少,人口向城市聚集,農業在國民生產總值占比越來越少。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就實作了農業現代化,即機械化、科學化、水利化、電氣化。美國農業在水利化、良種化、化學化等農業方面的先進技術均達到了很高水平,種植業和畜牧業等逐漸實作了全面機械化。

5000年的積累,說白了多在理論和經驗上:歷法、良種和時令,很容易就讓人學了去;近代的化肥、農藥和雜交育種理論,我們也很快學會、吸收,在這方面並沒有代差,最大短板在農業機械和經營管理方面。

由於「重農抑商」的傳統思維作怪,小農經濟在中國根深蒂固。最初,因為對現代管理思想的不了解,對農業生產的復雜性認識不足,強推「農業合作社」,極大地損害了農村經濟。透過「聯產承包責任制」回歸「小農經濟」,觸底的農業獲得了一次大爆發;但「剪刀差」政策收割農村經濟,又把廣大農村地區限制在赤貧線附近——窮不死,活不成。

小農經濟本可以透過工業行程同步發展,自然轉變到機械化/集約農業體系上來,但「剪刀差」收割變成了「單方面壓榨農業」。加入WTO,才透過服裝、機械等勞動密集產業以及新興的資訊相關產業養肥了工商業。農業反倒是因為國外低成本的農產品大量進入,價格被壓得無法動彈。種地不賺錢,社會資本還會冒著風險大筆砸錢投入嗎?

最近一則熱點,內蒙古開魯縣20戶村民承包了5000畝土地,承包期限為30年,自2004年3月20日至2034年3月20日。在土地承包期限內,當地村民委員會要求承包戶每畝地多繳200元,5000畝地也就是100萬元。承包戶一時湊不齊100萬元的巨款,當地村委會副主任便帶人阻止承包戶耕種,揚言:上邊讓我斂財我就斂財,明天我就帶200人阻撓你,要不我這村主任白選了。

自1954年起,土地就不屬於農民自己,而是收歸集體。直到現在,所有農民耕種的土地,不管是大塊還是小塊,都是向集體(行政村)承包來的,也就是說,土地的主人,是行政村,是國家。作為行政村的管理人,因為有這樣的土地政策,所以才敢發飆:「(承包合約)我們也可以解除的,土地是我們的!」

究根溯源,當年村裏與承包戶簽訂的並不是耕地承包合約,而是草地合約。後來承包戶感覺開墾草地種莊稼收益比保留草地劃算,就逐漸把草地改為農田了。一二十年的投入,農田變成了良田。土地糾紛繞不開一個詞「土地三調」,即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對於原來草地荒灘變成了農田,加收承包費,這是「三調」檔中的要求,也是開魯縣的明文規定。部份村民交了這個錢,部份村民沒交這個錢,交過的村民就感覺不公平,於是執法隊伍為了公平,也為了大筆的征收補繳承包費,日夜執守,不讓沒交錢的農民耕地種地。

不補交承包費,政府就不讓你耕地;如果不耕地,就會誤了農時。人誤地一春,地誤人一年。農民們買了上百萬元的種子化肥,你不讓種,他們不心急如焚才怪呢!荒地無人耕,一耕有人爭。沒有法理上的依據,就沒可操作的、真正具備法律效力的保障。如果保證不了承包者的利益,他怎麽敢砸錢進去呢?

美國農業現代化後,轉型向智慧農業、精準農業、基因改造、農業數位化的方向發展。美國的大豆產量增長了100倍、小麥增長了10倍、玉米增長了4倍。按照糧食產量計算,而上世紀60年代,一個農民僅能養活26人,目前美國一個農民可以養活155個人。但國外私有制的經驗中國也沒法借鑒,基本國情不一樣,因為中國土地還承載著「最低生活保障」的作用;一旦動了,如果弄出數以億計的失業大軍就得不償失了。

或許,從一開始不要過分壓制農村,允許鄉鎮企業發展,使得村鎮自然城市化、使得農民自然轉化為鄉鎮企業的職工——那麽,不僅現在無需操心「海量低收入者」問題、人口老齡化問題。過去的生育高峰問題,也會隨著鄉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迅速降低、攤平。

當然,歷史沒有如果,也就沒法假設。土地不調整,人總有生老病死,只靠土地過活的一大家子怎麽過活?只剩一口人的鰥寡孤獨老人怎麽種得了地?每若幹年後,隨著農村人口降低,中國農村政策將迎來調整的視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