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雷筍破土出 嘗鮮春之味

2024-03-29三農

雷筍在春雨的滋潤下拔節生長。

雷筍,又名雷公筍,因早春打雷即出筍而得名。

眼下正是產筍的高峰期,村民一天能挖五六百斤。

剛出土的雷筍鮮嫩爽脆。

村民滿載而歸。

密密匝匝、青翠欲滴的竹林。

雷筍破土出,村民挖筍忙。

食過春筍,方知春至。眼下,正是春筍開挖上市的時節。

一陣清風潤雨後,驅車駛入梅縣區石坑鎮龍塘村,滿目皆是綠意,村道旁蔥郁的雷竹隨風搖曳。步入林中,纖細的雷竹密密匝匝、青翠欲滴,腳下隨處可見破土而出的鮮嫩雷筍,在春雨的滋潤下拔節生長。

此刻,村民李貴宏與妻子洪碧華正扛著鋤頭穿梭於竹林間,彎腰尋找冒尖的雷筍。只見他們嫻熟地揮動鋤頭,輕輕刨開筍邊的泥土,再對準筍底部用力一鋤,雷筍便與泥土分離開來,而後輕輕將其拔出放入簸箕之中。「現在正是產筍的高峰期,一天能挖五六百斤。」李貴宏說。

雷筍,又名雷公筍、早園筍,因早春打雷即出筍而得名,是春筍市場上最早上市的筍種之一,主要分布於浙江西北、江西的丘陵平原地帶,具有出筍早、出筍期長、產量高等特點。

2018年,龍塘村決定引種雷竹,以「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發展雷筍產業。「年輕人都去外面發展了,村裏的勞動力不足,種植雷竹勞動強度和管護成本都不高,很適合我們村。」龍塘村黨支部書記李添貴告訴記者,為此,他們還多次到浙江臨安考察學習,並建成了60畝的雷竹種植基地。

三年成竹、四年成林、五年豐產,而今,龍塘村的雷竹已長至六七米高,雷筍一茬接一茬地往上冒尖。「2月開始陸陸續續出筍,3月中旬至4月初是豐產期,基地畝產約1000斤,主要是銷往梅州原生的農貿市場及飯店。」李添貴說,在冬季管理和春筍開挖期間,合作社還會優先聘請當地村民到基地幫忙,以此帶動村民增收。

「挖筍是按斤算工錢,薪資日結。高峰期時我們倆能挖六七百斤,每斤2元,算下來也有1000多元。」翻開微信收款記錄,李貴宏夫婦笑道。

「目前來看,我們的管理還是過於粗放。」談及雷筍產業未來發展,李添貴透露該村將「雙管齊下」做優產業,「一方面是強化日常管理,將畝產提起來;另一方面,進一步完善基地的基礎設施,探索開拓挖筍體驗新業態,聯動周邊農康寶打造全筍宴,延長產業鏈條。」

文:南方日報記者 黃韜煒

通訊員 葉思群

圖: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