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希望的田野丨下莊人的「出山夢」,千仞絕壁鑿「天路」

2024-10-02三農

「那個時候啊,我們被大山堵住了‘出路’,走山路要兩三個小時才能走到鄉政府,我第一次出山的時候看到了水泥路、車子、樓房,感覺一切是那麽的新鮮又令人震撼......」9月20日傍晚,下莊村村民楊元鼎坐在自家農康寶門口的木質小板凳上,感慨地對上遊新聞記者說。

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這個位於巫峽深處群山「井口」裏的小村,因一個叫毛相林的人和一條「天路」,被世人所知。

為擺脫貧困,給子孫後代開路,1997年,村支書毛相林帶領百余名下莊人在魚兒溪炸響了第一眼開山炮。歷經7年,用鋤頭、鋼釬、大錘,硬生生在千仞絕壁間鑿出一條8公裏長的「天路」,打通了與外界的連線。

航拍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周本帥

通車了,山裏的農貨拉出去了;遊客來了,村裏的樣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在黨委和政府的支持下,楊文鼎和另外兩戶村民合夥蓋起了一棟三層樓的農康寶,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紅火。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在這個曾經貧瘠的村莊裏慢慢描繪成型。

那些曾沿著小路走出下莊的年輕人,也一撥接一撥回到村裏。楊元鼎的兩個女兒也回來開了一家農康寶,就在爸爸那個農康寶的前院,每天大女兒都會站在院子裏喊:爸爸下來吃飯。

「下莊的今天,是我做過最好的夢裏都沒出現過的場景......」楊元鼎笑著說。

下莊村風貌。 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周本帥

從前的下莊是一口「井」

「以前村裏最多的時候幾百人共用一口井,遇到天幹的時候,我們要24小時排隊守著井,隔一段時間就要把水打出來......」62歲的楊元鼎回憶。那時候舍不得用水,洗了菜的水要留著洗臉洗腳,然後還要留著洗衣、餵豬。

小的時候,從沒有走出過下莊村的楊元鼎,覺得世界大抵也就是一個井口的模樣,大人們在「井底」勞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大山的外面是什麽樣的?在楊元鼎兒時的腦袋裏,從未想過這個問題。初中的時候,楊元鼎去了騾坪鎮上讀書,才知道這個世界上原來還有成排的商店、二層樓高的樓房、跑得飛快的汽車。後來他去了巫山縣城讀高中,才知道世界原來可以更加「高級」。

高中畢業後,沒能考上大學的楊元鼎回到下莊村。彼時父母年邁多病,弟弟妹妹還小,他接過了父親手中的擔子,扛起了家庭的重任。後來他也娶妻生子,有了三個女兒。

楊元鼎每年都會出山一兩次,用背簍背著臘肉、馬鈴薯等自家的農貨,沿著下莊古道爬幾個小時的山路翻出大山,走到鎮上賣掉,再購買鹽巴、煤油等生活必需品回來。

楊元鼎。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周本帥

下莊古道上有些地方打了石墩相對好走,有些地方則是陡峭土路,常常會有人踩滑了滾下山坡,摔得頭破血流。有一次二女兒高燒不退,他喊來女兒舅舅,兩個人輪流背著走了五六個小時,才送到了鎮上的診所。

後來隔壁村通了公路,那裏的村民們靠著種植烤煙,蓋了新房,買了三輪車,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好。

「我們心裏是又羨慕又著急......」可是下莊村地處偏遠,修路困難,遲遲沒等來修路的訊息。1997年,當下莊村黨支部書記毛相林提出「咱們就自己修一條路」的時候,村民一呼百應。

「雖然說剛開始那會兒大家都很積極,但在山裏沒日沒夜修路幹活的時候,我們都沒想到自己真能修得通!」楊元鼎回憶說,「那會兒我們心裏想的就是,我今天修一點,後人就能少修一點,下莊村一代代修下去,遲早能修得通。」

孩子們漸漸長大,三個女兒外出讀書,後來都嫁到了山外。

下莊村的夜空。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周本帥

「天路」通了日子變了

2004年,一條8公裏長、2公尺寬的機耕道,終於在絕壁上修通了!

「路通車的那天,毛書記找來一輛車,全村人跟在車後面把路從頭走到尾。」楊元鼎說,走到終點的時候,毛相林哭了,全村人都哭了。

後來,當地政府先後對下莊村的道路進行加寬、硬化加固,並加裝護欄。從下莊村到縣城的時間,由過去的兩天縮短到一個半小時左右。

漸漸地,下莊村有車來了,車子把山裏的農貨拉了出去,把村民拉了出去,把遊客帶了進來......

2016年,下莊村出村的泥巴路建成了水泥路。

次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楊元鼎和另外兩戶村民一起,蓋起了一棟兩層的大房子,合開了一家名叫「三合院」的農康寶。後來遊客更多了,便又加蓋了一層。

2022年,毛相林被評為時代楷模,下莊修「天路」的故事廣為流傳,遊客紛至沓來。楊元鼎的大女兒和二女兒也回到村裏,在「三合院」的前院老宅,又合夥開了一家農康寶。

「村裏的生活越來越好,女兒也回來陪在身邊。」提到女兒,楊元鼎笑得燦爛,「下莊從走不出的井,變成了舍不得離開的窩......」

「爸,下來吃飯了……」正說著,大女兒楊慈的聲音從坡下面的院子裏傳來。

「來了!」楊元鼎大聲應道。

楊元鼎和女兒楊慈。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周本帥

技校錄取通知書晚到三個月

為了保留住最正宗的鄉村味道,楊慈和妹妹開的農康寶,用的是農村最原始的柴火竈。

臘肉、臘排骨、豆芽、紅苕尖......楊慈動作麻利地整理著食材,熱氣騰騰的湯鍋裏,煮的都是下莊的風味。

農康寶廚房裏,楊元鼎正在盛飯。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周本帥

1996年讀初中的時候,楊慈第一次走出下莊村,她在騾坪的孃孃家中看到了電視,知道了什麽是銀行、醫院和商業街。「那個時候就想,將來要讀書走出去。」

楊慈初中畢業後應該去讀技校的,結果因為路不通,錄取通知書寄到了鎮上,她晚了三個月才收到。雖然拿到了錄取通知書,可有親戚說讀技校沒什麽用,再加上已經「遲到」了幾個月,楊慈便放棄了繼續讀書,後來就留在了巫山縣城打工。

楊慈。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周本帥

那個時候楊元鼎和村裏的叔叔伯伯們,還在沒日沒夜地修路,常常個把星期都不回家。由於回家的路不好走,連續很多年,楊慈都沒能回來。

2004年下莊村通車後,楊慈和老公兩個人騎著摩托穿著棉大衣,把娃娃夾在中間回到了下莊村。從那以後,她每年都要回來很多次。

近些年,每次回村楊慈都會發現村裏的新變化,她也愈發想回家。2023年,因為楊元鼎的農康寶常常「爆滿」,在妹夫的提議下,楊慈和二妹一起回到下莊,緊挨著「三合院」也開了一個農康寶。

「這裏空氣好、環境好,我回來就不想走了。」楊慈說,她現在也會拍攝一些短視訊釋出在快手上,把家鄉的美更多地展現給網友們看。

「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村裏的旅遊能夠越來越好,多開發些‘耍事’,讓更多的遊客來欣賞下莊的美景,品嘗地道的下莊菜。」楊慈說。

「三合院」農康寶。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周本帥

眾多年輕人回到下莊發展

在下莊村,毛相林時常會在下莊文化廣場一側的「下莊築路英雄譜」雕塑前駐足,上面鐫刻著102位當年以生命挑戰懸崖的普通村民的姓名,以及6位長眠在此的鄉親的名字。

與雕塑遙遙相對的,是群峰莽嶺間、從「井底」一直延伸到「井口」那條蜿蜒盤旋的「天路」。

一批批遊客沿著「天路」來到下莊村,這條路如今已經成為一條旅遊公路,電瓶車在盤山路上,載滿了前來觀光和學習的人。

20歲的楊軍回來了,和父親一起開起了觀光車。就在這條「天路」上,他把下莊的故事講給一批又一批的遊客聽。

小夥黃平回來了,他開著挖掘機忙著到處修路、修房搞建設。

小夥彭淦也回來了,他和自己曾經的老師成為了同事,要把村裏的娃娃培養成才。

90後袁孝鑫辭去了大城市互聯網公司的工作也回來了,在村民的支持下成為了村裏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村主任。她計劃著要把下莊和旅遊景區聯通起來,挖掘下莊的傳統手藝,直播帶貨、發展農業......把下莊打造成自己心中的「詩與遠方」。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

近兩年來,有50多個年輕人先後回到下莊村發展,他們將會一起,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

上遊新聞記者 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