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輕松掌握!現代果園省工化栽培技術大揭秘。

2024-01-06三農

輕松掌握!現代果園省工化栽培技術大揭秘。

韓占品,黃思達

平陸縣是山西果業重點生產縣,果樹產業早已成為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近幾年來隨著果業優勢產區的發展、市場消費群體的變化和消費需求的多樣化,包括平陸縣在內的一些果業老產區暴露出許多不足,如品種單一、土壤板結、機械化程度低、管理費工費時、人口老齡化等,導致越來越多的果農對果樹產業失去信心。為了加快果樹產業轉型升級,助推鄉村振興,平陸縣果業開發中心緊跟產業發展大勢,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了具有區域特色的「五位一體」(品種改優、果園間伐、樹形改造、土壤改良、配方施肥)省工化栽培技術。

1 背 景

平陸地處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地帶,南臨黃河,北依中條山,是山西的南大門。境內大氣純凈,水質優良,土層深厚,氣候溫和。盛產蘋果、桃、梨、獼猴桃、杏、葡萄、桑葚等各類水果。其中蘋果面積占到全縣水果面積的 1/2,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近幾年蘋果產業發展陷入了「瓶頸」,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平陸縣蘋果產業面臨著品種老化、機械化套用程度低、人工投入大、果品品質下降等問題;二是近年來,蘋果產區發生西移南擴的發展趨勢,高海拔高冷量地區成為優勢產區,本地蘋果的市場競爭力逐漸削弱,品種更換迫在眉睫;三是從事果業生產的果農年齡結構普遍偏大,以往的管理方式使大齡果農越來越力不從心,逐漸對果業失去信心。針對這些問題,平陸縣果業開發中心緊緊圍繞果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透過品種改優、果園間伐、樹形改造、土壤改良、配方施肥「五位一體」果業升級工程,對果業發展格局做出調整。

2 「五位一體」省工栽培技術

2.1 果園間伐

當地蘋果栽植已有 50 多年歷史,其大多果園株行距為 2 米×3 米或 3 米×4 米,現面臨果園郁閉、病蟲害嚴重、果實品質下降等問題,導致許多老舊果園已經無法進行正常生長結果,果農對管理果園產生了畏難情緒。為了提振蘋果產業,保障果農收入,平陸縣果業開發中心在全縣範圍內開展果園間伐(圖1)。

一是廣泛宣傳發動。在工作開展前期,當地果業開發中心在果業重點生產村逐村開展間伐工作的培訓活動,為果農講解間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是積極組織培訓。帶領技術人員前往果園一線,進行間伐現場培訓,按照 20~30 株/畝標準進行間伐。

三是同步推進改優。在間伐工作後,針對品種老化的問題,積極推進品種改優工作的進行。

圖1 老果園間伐

2.2 土壤改良

本地多數老果園偏施大化肥,有機肥用量少或者不用,加上采用大水漫灌,導致土壤板結、有機質缺乏,因此加強有機肥投入勢在必行。

技術標準:改接園,用挖掘機將樹盤 60 厘米以外的土壤全部進行深翻(至少 80 厘米),並結合有機肥施入,畝施有機肥 1.5~3.0 噸;新建果園,用挖掘機對全園土壤進行深翻(至少 80 厘米),將有機肥(1.5~3.0 噸)施入栽植帶中,平整土地。深翻後,灌 1次透水。

在土壤改良工作中,為提高果農的積極性,當地果業開發中心進行政策性補貼,改接園每畝補貼 1.5噸有機肥料,新建園每畝補貼 1 噸有機肥,帶動全縣果農使用有機肥,改善果園土壤環境(圖 2)。

圖2 深翻土壤、增施有機肥

2.3 配方施肥

透過在全縣果業重點生產鄉鎮取 500 余份土壤樣品和 100 余份蘋果、梨葉片樣品進行化驗分析,發現該縣土壤 pH 值偏高,為堿性土壤。影響磷、鐵、錳、銅、鋅等元素的吸收,不利於果樹的生長。在專家指導下,制定配方施肥方案,提出透過施用硫酸銨、磷酸二氫銨和硫酸鉀酸性肥料(50 千克/畝),調整土壤酸堿度。

2.4 品種改優

按照「好吃、好看、好管」原則,先後引進多個新優品種,蘋果有早熟易著色品種秦陽、魯麗,中熟黃綠色品種名月、土岐,晚熟黃色品種維納斯黃金、煙富 8/9/10/、響富、愛妃等;梨有早熟紅色品種早紅考密斯梨,中熟品種玉露香梨、丹霞紅等;桃以黃肉桃系列為主。本地果業開發中心對全縣進行新品種栽植和改接的果農免費提供苗木、接穗和技術服務,力爭透過品種改優提早上市時間,與優勢產區錯峰上市,提高當地果品市場競爭力(圖 3)。

圖3 高接換優

2. 5 樹形改造

紡錘形樹形存在的問題日益凸顯,樹體過高,果園作業需要上梯;結果枝組更換過於復雜,無法保證產量。經過試點,本地果業開發中心對紡錘樹形進行改造,全縣範圍內新建園、改接園樹形培育均建議采用「Y」字形,前期以開心形樹形為主,規劃好長遠發展的兩主枝,在提高改接成活率的同時,可以提高前期產量,增加收入。

開心形、 「Y」字形樹形與之前的紡錘形樹形相比,一是降低了樹體高度,固定樹幹高度在 70~80 厘米,控制樹高在 2.5 米左右,在解決果園修剪、疏花疏果、套袋、采摘上高梯等問題,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排除了安全隱患;二是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主枝上均勻分布結果枝組,做到枝枝見光、互不遮擋,有效減少腐爛病的發生,提高了花芽品質,有助於生產高品質的果品;三是「Y」字形樹形的枝組培育、修剪、套袋相比紡錘形而言要省力省工,更適合現實勞動力的現狀(圖 4、圖 5)。

圖4 老果園改接第3年開心形結果狀

圖5 新建梨園Y字形樹形

表1 果樹管理投工成本對比概算

備註: 套袋工價按0.06元/枚計算;畝套袋數量按15 000枚計算;人工薪資按120元/人/天計算;畝產量按3000千克計算。

表 1 是當地果業開發中心在近幾年實際生產中的試驗結果。從表中可以看出,在套袋、修剪、噴藥、采摘幾個果樹生產重要環節對比了紡錘形樹形和開心形樹形的投入,試驗結果表明開心形樹形每畝要比紡錘形節省成本 1 058.40 元。

在開心形、Y 字形樹形的推廣套用過程中,本地果業開發中心一是在示範基地進行試點,經過 3 年時間的試驗,其省力省工得到了很好的驗證;二是將省工化樹形的管理要點整理成文字、圖片,在全縣各鄉鎮召開培訓會,推廣省工化樹形;三是定期在一線果園舉辦樹形培育、修剪現場培訓會,為果農答疑解難;四是趁農閑時間,組織果農前往張店基地進行參觀,讓果農對省工化樹形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五是在全縣各鄉鎮選拔鄉土人才,充實果業技術人才隊伍。

3 取得成效

經過幾年的推廣,當地果業開發中心在全縣指導發展了一批標準高、效益好的果園,充分發揮引領示範、帶動一方的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案例一:張店玉露香梨示範園,位於平陸縣最北端的張店鎮,平均海拔 800 米,面積 15 畝。該園始建於 2013 年,株行距 5 米×6 米,采用省工化開心形樹形,樹下立體化種植紅薯、大豆、油菜等低稈作物,並放養土雞消滅害蟲,實作綠色有機生態的發展迴圈圈。全園采用地面生草,行間鋪設園藝地布,地下增施有機肥,樹上搭建防雹網。2016 年開始掛果,畝產達 500 余千克,畝收入達 5000 余元。2020 年,其中 9畝梨園進入豐產期,畝產達 2550 千克,畝效益超過30 000 元,總收入達 27.3 萬元。並放射線帶動本村發展玉露香梨 700 余畝,2020 年全村收入超過 500 萬元。在該園主的影響下,目前全鄉已發展玉露香梨5000 余畝,已成為該鄉農民脫貧致富和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

案例二:杜馬鄉辛莊村高科技蘋果種植示範園,位於平陸縣杜馬鄉辛莊村,平均海拔 800 米,面積 60畝。該園始建於 2021 年,株行距 2.5 米×7 米,主栽品種有名月、土岐、愛妃。該示範園按照現代果園標準進行建設,采用省工化開心樹形,配備有防雹網,可有效防控冰雹災害,采用水肥一體化,實作了適時灌溉、省工節水、科學管理;全園實施土壤改良,每年畝均增施有機肥 2.5 噸;鋪設園藝地布,行間間作大豆,實作了綠色有機生態的發展迴圈圈。

該示範園作為蘋果新品種發展示範園,在當地果業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中走在了前列,具有品種優、標準高、好管理的特點,前景非常看好。

案例三:該園位於平陸縣杜馬鄉柳溝村,於 2008年建園,面積 80 畝,海拔 830 米。當年栽植品種為普通紅富士,株行距為 1 米×3 米,屬密植園。2018 年,在縣果業中心的指導下,開始實施「五位一體」技術新模式。2019 年春對其中的 50 畝果園進行整園改接,品種為維納斯黃金,同時,放射線帶動周邊高接換優2000 余畝。2021 年套袋 35 000 枚,預計進入盛果期後,畝產量在 2500 千克左右,畝收入達 2.5 萬元以上。

以上是平陸縣省工化栽培技術套用的一個縮影,隨著推廣面積的擴大,在全縣得到了更多果農的認可,他們透過套用省工化栽培技術,果品品質提升了一個檔次,果園經營取得了良好收益,這是這項技術成功套用的最有力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