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連平:4.30政治局會議有關宏觀政策的五個看點

2024-05-05三農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 連平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仍面臨諸多挑戰;同時必須看到,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開局良好、回升向好是當前經濟執行的基本特征和趨勢,要增強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總體來看,接下來的宏觀政策將更加積極、更有力度、更具針對性,一系列重要的政策訊號值得關註。

看點1:財政發力聚焦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專項債

會議指出,要靠前發力有效落實已經確定的宏觀政策,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及早發行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進度,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強度。

今年以來,中央對財政政策的定調是「適度加力、提質增效」。具體工作目標包括:赤字率按3%安排,赤字規模4.06萬億元,比上年預算增加18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模28.5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1萬億元;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9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000億元。尤其值得關註的是,中央決定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於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先發行1萬億元。

展望二季度及下半年,中國將統籌宏觀調控、財政永續和最佳化稅制的需要,綜合使用中央預算內投資、新發國債資金、政策性開發性資金,以及財政補助、財政貼息、融資擔保等政策工具,多措並舉保持合理的擴張程度。 一是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 完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財政支持政策,進一步減免中小微企業增值稅、所得稅等,落實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研究鼓勵和引導消費的財稅政策,著力提升消費能力,培育新型消費。二 是加大對產業轉型升級的財政支持。 增加對先進制造業、數位經濟等產業的稅費支持力度,聚焦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動能源、水利、交通等重大基礎設施以及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 三是增加民生領域的財政支出。 對中小微企業與個體工商戶、穩崗擴崗企業、就業培訓機構等的稅費,加大減免與財政補貼支持力度;增加醫療、養老、教育等相關支出。 四是加快地方債發行節奏。 隨著新增國債發行影響減弱,預計地方債、尤其是新增專項債的發行有望在二季度提速。截至4月下旬,各地已披露二季度計劃發行的地方債規模超過2.2萬億元,其中專項債計劃發行1.2萬億元。 五是適時啟動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 從歷史經驗看,特別國債在三季度發行的可能性較大,但也不排除為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提前到二季度末開始發行。如2020年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從當年6月中旬開始發行,7月底前發行完畢,在其集中發行期間,新增專項債和國債均為特別國債發行「讓 」。

看點2:貨幣政策靈活用好雙率等工具

會議指出,要靈活運用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

根據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精神,2024年貨幣政策將「靈活適度、精準有效」,註重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繼續偏松操作,配合財政政策重點加大對科技創新、先進制造業、綠色轉型、普惠小微、數位經濟等方面的支持,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推動經濟良性迴圈。

展望二季度及下半年,貨幣政策的取向將維持穩健偏松,努力為經濟回升向好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一是繼續用好總量和價格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除社會融資規模和M2保持增速不低於8%外,不排除二季度或三季度再度降準的可能性,不排除再度降準以定向為主的可能性。目前,中小銀行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已降至5.0-6.5%,而大型銀行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5%,仍有一定的下調空間。隨著2024年下半年美、歐央行及部份開發中國家的央行轉向降息,中國政策利率下調的空間將進一步開啟。預計MLF有下降10-20bp的空間,LPR仍有可能相應下調。 二是運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強化對金融機構的引導和激勵。 包括繼續實施支持碳減排的再貸款,擴大支持領域,並增加再貸款規模;適當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規模,繼續實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將相關激勵政策覆蓋的普惠小微貸款標準由單戶授信不超過1000萬元擴大至不超過2000萬元等。今年4月,央行還宣布在原有的科技創新再貸款和裝置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的基礎上,設立了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旨在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重點領域技術改造和裝置更新計畫的金融支持力度。 三是合理把握債券與信貸兩個最大融資市場的關系,支持企業發債釋放更多信貸資源。 一方面,加強與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保障政府債券順利發行,繼續推動公司信用類債券、金融債券市場發展;另一方面,支持金融機構積極挖掘信貸需求和計畫儲備,多措並舉促進貸款合理增長。今後,中央和地方債券發行有望適度擴大規模,企業債券融資有可能繼續放量。騰挪出來的銀行信貸規模,則可用於滿足企業和居民的其他方面的資金需求。

貨幣政策還將與財政政策緊密配合。二者協同發力、相輔相成創造寬松的宏觀政策空間,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共同助力經濟執行在合理區間。貨幣政策在熨平日常財政收支的影響、支持政府債券集中發行、滿足國家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金融需求、支持設立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方面如能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宏觀政策的雙擴張效應就能更好地滿足經濟執行的實際需要。央行適當增加購買國債是貨幣政策支持財政政策的重要體現,有助於債券市場的穩定執行。該舉措有助於豐富央行的貨幣政策工具箱,增強基礎貨幣投放和政策調控機制功能。

看點3:有效消化存量房產和最佳化增量住房

會議首次提出「 統籌研究消化存量房產和最佳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 當前房地產市場仍處於磨底階段,住房需求仍然較為低迷,2024年一季度商品房銷售面積累計同比下降19.4%,房價則持續走低。庫銷比是衡量商品房市場周期的核心指標之一,目前庫銷比處於歷史高位。截至2024年3月末,全國商品房住宅庫銷比為5.6,較2023年末的6.2有所下降,但仍處於歷史高位;上一次庫銷比超過5.5是2015年上半年,庫銷比最終回落到2-3相對平穩的執行區間水平是在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大致經歷了2年左右。預計下一個階段,住房支持政策有待進一步發力,促進存量住房加快去化節奏,平衡好存量與增量的關系,促進房地產高品質發展。

會議再度強調「壓實地方政府、房地產企業、金融機構各方責任,切實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購房人合法權益」。 這部份內容基本沿用了過去幾次中央重大會議的提法。考慮到當前房地產市場風險主要是房企流動性風險,年初至今住房銷售不佳導致房企經營收入持續下滑,導致其市場化融資難度增加,超過四成上市房企現金短債比不到1;整體房企資產負債率處於70%以上偏高水平,部份頭部房企債務問題現隱憂,房企風險仍然令人擔憂。預計二季度到年末,在房地產宏觀審慎背景下,央行繼續落實好房地產「金融16條」支持政策的實施期限,加大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支持力度,滿足包括民營房企在內合理的融資需求,加快推動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

展望二季度至三季度,房地產市場有望觸及階段性底部後築底企穩。 銷售及房價跌幅有望邊際收窄,房企償債壓力減輕,一線及部份重點二線城市土地市場可能邊際回暖,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建設計畫可能會加快計畫建設落地,房地產投資趨勢上可能先抑後揚。

看點4:透過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有效擴大內需

會議指出,要積極擴大國內需求,落實好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 大規模裝置更新將對拉動有效投資、加快產業升級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起到推動作用。 隨著中國新型工業化的深入推進,工業生產領域對先進裝置的需求將持續增長,是大規模裝置更新的重點領域。無論是基建投資還是制造業投資,都離不開先進裝置的大力支持。先進裝置能有效提升生產效率和提高產品品質,從而強化產品有利競爭,同時還是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礎和保障。根據測算,隨著高品質發展的深入推進和新質生產力的加快發展,裝置更新需求會不斷擴大,將是一個年規模5萬億元以上的巨大市場。 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將會對提振消費發揮積極作用。 中國以舊換新耐用品消費市場規模巨大。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汽車和家電等大件耐用消費品已從單純的增量時代進入到增量和存量並重時代。2023年,汽車保有量約3.36億輛,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主要品類家電保有量超過30億台,一些家電已使用了十幾二十年,更新換代的需求和潛力很大。從短期來看,以舊換新政策能夠刺激消費需求和帶動相關投資,有效拉動和擴大內需。從長期來看,以舊換新既能夠進一步促進消費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帶動經濟實作高品質轉型發展。根據測算,汽車和家電總計有望帶來3500至4000億左右的消費增量,帶動202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提升0.7個百分點至6.2%。可見,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推行將有效擴大內需。

看點5:積極創新和加大力度促進出口與引資

會議指出,要積極擴大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數位貿易、跨境電商出口,支持民營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與商品貿易相比,中國服務貿易常年逆差,占全球比重也較低,因此服務貿易是未來中國擴大出口的一個潛力源。 2023年,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65754.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服務貿易規模創歷史新高。 數位貿易是利用數位化手段進行的跨境交易(包括數位產品和服務交易)以及借助數位技術促成的傳統商品和服務交易,是擴大貿易的有效手段。 數位交易能夠打破傳統貿易的空間和時間限制,使得交易更加高效便捷、成本更低,商品和服務的流通也更為迅速和廣泛。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數位服務進出口總值3710.8億美元,同比增長3.2%,增速在規模前十國家中排名第三;數位服務出口占世界的5.1%,同比上升0.2個百分點。 跨境電商交易,既滿足了國內消費者多樣化個人化需求,又助力中國產品通達全世界,同時還縮短了外貿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與國際市場之間的距離,成為中國外貿發展重要動能。 2023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38萬億元,增長15.6%;參與跨境電商進口的消費者人數增加至1.63億。跨境電商已成為中國出口方式創新和重要載體,對出口具有持續積極的推動作用。高水平對外開放,離不開優秀外國企業和外資的積極參與。應進一步強化國內外產業鏈的關聯和互動,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抓住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帶來的新機遇,穩住和吸引外資的基本盤,最佳化外商投資結構。給予外資更多優惠,逐步放寬科技創新領域和金融資本領域外商投資準入試點,合理縮減準入負面清單,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和外資計畫清單。

報告撰寫人員:

連 平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

劉 濤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副院長

馬 泓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

羅奐劼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