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尋找六邊形:中國農村的市場和社會結構】|每日一書

2024-07-15三農

【尋找六邊形:中國農村的市場和社會結構】,作者:[美]施堅雅,譯者:史建雲 徐秀麗,版本:江蘇人民出版社2024年5月

推薦理由:

「走,趕集(場)去」,這句莊稼人和小商小販的口頭禪塑造了中國農村的市場。天剛亮,莊稼人帶著背簍或提兜出了門,走在村莊小路,一路上遇見各種熟人,關系好的還可能結伴同行。離開村莊,來到更寬大的馬路,鄰近幾個村莊的人也都來了。他們這是往集鎮的方向走去。可惜那個時候的人無法有條件在上空鳥瞰,要不然,他們本人也會驚嘆於這幅周期性出現的、無邊無際的畫面。我們此時想象的這個景象,在上世紀60年代,被美國人類學家施堅雅(G. William Skinner,1925—2008)形容為一種「六邊形」結構。六邊形是成熟市場區域形態最接近的模型,這不是他發明的說法(有不少誤傳),他要借用這個說法來說明傳統中國農村市場的普遍性,而非特殊性。他的【尋找六邊形:中國農村的市場和社會結構】在1998年出版中譯本,當時直譯【中國農村的市場和社會結構】,此次時隔26年再版,書名加了「尋找六邊形」。那麽作為讀者,我們既可理解為,這是研究者在田野和檔案裏「尋找六邊形」(寫作的文本),也可以理解為人們在市場活動中「尋找六邊形」(實在的文本)。

以集鎮為中心,在它的四周分布著村莊。以中心或中間市場(更大的集鎮或縣府所在地)為中心,在它的四周分布著集鎮,也就是初級市場。這種分布往往不止一環,而是擴散至兩環或三環。任何一個農戶都能找到一個最便捷的市場。他們選擇去哪個集鎮,並不必然與行政劃分重疊,在A鎮的農戶可能很少去A鎮,去的最多的是B鎮,並且認為在市場意義上歸屬於後者。當然,集鎮市場的交易活動是周期性的,長則半旬一次,短則隔天就有市,如逢單趕集(每月的1、3、5等日子)。施堅雅在此處的分析是精彩的,他發現了中國古人如何利用幹支、節氣等計算方法來設定趕集日,尤其是他看到其中的演算法奧妙,以幹支為例,每12天開3次市的市場是多見的,4次則罕見,這是因為假如市場規模擴大,前者可以簡單地加倍,調為開6次市。以節氣開市不多,他提到台灣鳳山有一個市場是每個節氣開一次,此為一例。初級市場、中間市場和上一級的中心市場,其開市日一般會錯開。凡此種種規則,多是由人們自發形成。

一言以蔽之,施堅雅使用結構功能主義的視角為讀者提供了關於中國農村市場的一種解釋,為了交易、交換的方便,人們形成趕集契約,在空間上浮現出六邊形特征。不過,受制於田野調查的弱點,他當年(1949-1950)在成都平原的調查無法表述整個四川的農村,他把界於村莊與集鎮的市場叫作「小市」,認為四川缺乏小市,因此把「幺店」(四川方言)算作小市的一種。若是對四川丘陵和山區加以考察,是不會貿然得出這一結論。他在書中評論楊慶堃和費孝通兩個人的村鎮研究時,也提出了他們的「貿然」。楊氏認為中間集鎮在市場和政治上是重疊的,費氏則相反,他認為此兩種都不對。但是他沒有指出楊氏和費氏的發現之所以不同的理由,其實費氏研究的長三角地區,原本在明清時期就自發形成了多種市鎮,有的是在交通要道,有的是在寺廟附近,有的是在商人家鄉。這也說明了中國農村內部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