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無需過於擔憂房地產的沖擊|一周大V熱觀點

2024-07-12三農

#地產洞察#

建議:取消全國範圍內限制性購房政策 ,設立房地產穩定基金

連平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

建議:取消全國範圍內限制性購房政策。 對於庫存高企的城市,建議進一步松綁購房門檻;其中,一線和核心二線城市進一步放松或逐步取消市區內限制性購房措施,擴大或取消二手房交易參考價振幅,以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設立房地產穩定基金。 為在短期內緩解市場風險,改善預期,企穩市場,從中長期支持房地產平穩健康執行,建議設立房地產穩定基金。對全國大型和地方重點房企總部進行債務特別處理計劃,以增強市場信心,首期到位資金規模可達萬億元。以中央財政出資作為基金初始資本金,規模大約在2000億元左右,可以分兩批到位;其余可由政策性銀行、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民間資本等投資參股。

無需過於擔憂房地產的沖擊

宋雪濤 天風證券宏觀經濟首席分析師

雖然房價、地產銷售和地產投資尚未見底,但無需過於擔憂房地產的沖擊。第一,地產自身的泡沫化傾向正在出清,並且出清過程可以透過庫存水平、估值水平進行觀察;第二,房地產的金融化程度相對較低,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機率也相對有限;第三,宏觀經濟和中觀行業也在加速「去地產化」,地產下行對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小。

#宏觀慧眼#

或許中國也應該實行盯住通脹率的宏觀經濟政策

余永定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或許,中國也應該實行盯住通貨膨脹率的宏觀經濟政策了。

2022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總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執行的突出矛盾」。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有效需求不足」是「突出矛盾」。這一判斷是完全正確的。2023年可能是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轉折點。只要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更大的勇氣和決心,以只爭朝夕的精神落實2022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實行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中國必能走出已經超過10年的L形增長困境。

公用事業漲價需兼顧效率和公平

羅誌恒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短期來看,公用事業漲價需兼顧效率和公平,避免對低收入群體的沖擊和收縮效應。一是設立針對低收入群體的能源專項補貼;二是執行階梯漲價;三是為低收入群體更換節能設施;四是同時最佳化企業管理水平,保障消費者權益;五是漲價程式要規範,強化與市場的主動溝通。

中長期來看,需健全公用事業價格調控機制,堅持要素市場化改革方向。一方面,要繼續完善公用事業價格形成與傳導機制;另一方面,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擴大規模效應。

#科技新知#

張楊 華略智庫研究經理

夏驥 華略智庫主管合夥人、長三角研究院院長

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區域發展格局:多地密集發力,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各有特點、各展所長

人形機器人是機器人的最高級形態,其發展與區域高端制造業基礎,尤其是機器人產業基礎密不可分。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是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三大高地,目前也已成為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先行地區。其中,北京、深圳、上海產業實力最強,已集聚一批人形機器人領域具有實力的高校院所、科研機構、研究平台及創新型企業,占據了產業發展先發優勢。以上海為例,中國具備人形機器人整機能力的企業超過25家,其中約一半來自上海。

#市場點金#

主動跳出主流邏輯框架,才能發現投資機會

薛洪言 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

看似遍地黃金卻無從下手,直觀原因很簡單,基本面放心的板塊估值不便宜,估值便宜的板塊基本面有各種各樣的瑕疵。其實,「便宜的沒邏輯,有邏輯的不便宜」,這個問題任何時候都存在。巴菲特的名言,「在市場貪婪時恐慌,在市場恐慌時貪婪」,理念上好理解,操作上很難學,難就難在這裏。當市場恐慌時,必然有引發恐慌的理由,基於這些理由推理,會發現低有低的道理,「低估≠買入」。

這種情況下,需要投資者轉換視角,主動跳出主流邏輯框架,才能柳暗花明,發現投資機會。

一是期限轉換,基於長期邏輯做決策。大多讓我們悲觀的因素,都是短期邏輯。著眼於短期,自然是「跌有跌的道理」,但把視角拉長,只要長期發展空間沒問題,短期下跌反而創造了更好的買入機會。

二是降低收益預期,摒棄大賺心態。有意願在市場底部抄底的投資者,內心真正期待的是大漲、暴漲的機會,甚至只想要翻倍的機會。預期定得太高,必然增大選擇難度。

三是反過來想,關註抗跌的板塊。抄底時,通常想法是買跌得多的。既然都抄底了,博的就是超跌反彈,跌幅越大,反彈力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