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當水庫賣了,農田裝上水表後,種田的農民該怎麽辦?

2024-05-28三農

洛陽一紙契約,引來渦陽江千重浪。山東平度五座水庫商業化營運的計劃,掀起了社會各界的熱烈討論。

有人質疑這是將"生命之源"拱手相讓,有人贊賞是資源最佳化配置的大膽舉措。無論褒貶,這個決策都將深刻影響水庫周邊農村農民的生產生活。

泉眼往往不值錢,可澆灌出一季秋實的水卻是農家彌足珍貴的資源。隨著水庫商業化轉讓,農業用水將不可避免地面臨"計量收費"的新形勢。

作為多年來習慣了"自由取水"的農民,一旦田間連上水表,他們如何在有限的水量和有限的收入之間尋找平衡?又該如何在新的用水規則下維系傳統農耕生活?這無疑將是他們面臨的全新挑戰。

收費現實或加重農戶負擔 謹防湧現"用水貧困人口"

"吃水不忘挖井人",農民對於水資源向來是勤儉用水、愛惜有加。然而,一旦水庫交由商業資本經營,農業用水必將被納入收費體系。對於有限收入且靠天吃飯的農戶來說,費用的增加無疑將加重他們的生活負擔。

按照一般商業營運模式,農業用水價格或按階梯式制定,少量用水價格相對較低,隨用量增加價格也將逐級上調。這種做法無疑鼓勵節約用水,但也可能引發"用水貧困人口"問題。

試想,一個地裏種著十畝地的普通農戶,再加上家庭生活用水,每月恐怕需繳納幾百元的水費,這還是比較"節儉"的用水量。若遇幹旱需要澆地,用水量將大幅增加,這個數位還會更高。對於僅有幾千元年收入的農戶家庭來說,可謂是筆不小的開銷。

即使政府出台優惠補貼政策,但受補貼物件和補貼額度或難以滿足全部實際需求。長此以往,部份農戶難免陷入"用水貧困",成為農村地區"隱形貧困人口"。因此,如何在商業營運和民生保障之間尋求平衡,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課題。

農業用水如此重要,一味的市場化或將埋下社會隱患。

生態保護需加強 勿讓水資源淪為"殘忍暴利"

平度水庫商業化營運倘若一味追求經濟效益,不加以生態保護和科學管控,後果可能會是水資源遭到"殘忍的暴利"。

農業用水的來源主要是天然水體,如果放任無序開采使用,必然會破壞水生態環境,進而影響農業生產的永續發展。例如,過量取用可能會導致某些水庫幹涸見底,原本的生態功能遭到破壞;濫用化肥農藥又可能造成水體汙染,進而影響下遊農田的灌溉用水品質。

所以,在謀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必須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否則短期的經濟增長可能會帶來長期的生態代價。

因此,當地有必要成立專門的水資源監管機構,對水庫的水質水量進行即時監控,預防過量開采和汙染問題。相關環保管理制度也需健全完善,對破壞生態、違規排汙的行為嚴懲不貸。同時,還應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大對農業面源汙染的管控和治理,保證水資源的潔凈和安全。

此外,我們更要努力提升社會公眾的環保意識,尤其是農村地區。農民作為水資源的直接使用者,理應成為生態保護的主力軍。只有大家共同維護好水資源的生態環境,水庫的商業營運才能真正長久發展。

因此,平衡經濟增長和生態保護至關重要,這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全社會的自覺參與。唯有如此,水庫的商業化營運才能行穩致遠,譜寫農業農村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科學調配水資源 推廣節水新理念新模式

水是人類生存的命脈,有限的水資源如何在工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之間合理分配和利用,顯然是一個城鄉規劃者需要著力解決的大問題。

對於平度而言,擁有五大水庫這一獨特資源稟賦,無疑為科學調配提供了極好的機遇和空間。一方面,可以建立完善的調配體系,根據城鄉不同群體的用水需求靈活分配水資源,避免某些領域出現用水過剩或嚴重匱乏。

同時還應鼓勵發展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多元化取水方式,從而減輕對水庫水資源的過度依賴。

除了做好用水調配,更要借助科技手段和新理念新模式來大力推廣節水農業。例如,可以在田間推廣噴灌、微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改變傳統的大水漫灌;在作物品種選擇上,優先考慮耐旱性強、耗水量少的農作物品種。

尤其要針對農村非農業生產領域存在的大量浪費,加大節水宣傳普及教育力度,樹立全民節水理念。

透過政府的統籌調配和科學管理,再加上現代農業技術和新理念的全面推廣,無疑可以極大程度上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從而為商業化營運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誠然,水庫商業化營運是一個涉及面廣、矛盾疊加的復雜問題,需要有全面系統的思路和長遠宏闊的眼光。

唯有做好收費、生態、調配和科技套用等各方面工作,才能真正走出一條平衡生態環保、民生保障和經濟增長三者的永續發展之路。希望平度五大水庫商業化營運能為探索城鄉統籌、水資源最佳化配置貢獻新的實踐經驗。

深化農村綜合改革 助力農民就業增收

水庫商業化營運雖為農民的傳統生產生活帶來了一定影響,但我們不能止步於此,更要將目光放遠,推動農村地區全面深化綜合改革,努力為農民開辟更多增收致富的渠道和出路。

首先要進一步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堅持家庭經營為基礎、家庭經營與適度規模經營有機統一的方針,賦予農民更多土地經營自主權。同時,要完善土地流轉市場,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提高土地的集中連片程度和農業生產的專業化水平。

其次要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依托當地獨特的氣候、土壤等自然資源稟賦,結合區位交通等條件,精心培育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加工、休閑觀光、民宿民俗等特色產業,打造一批獨具魅力的農村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再次要加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村容村貌提升,解決好農村垃圾汙水處理、村莊綠化亮化、廁所革命等突出環境衛生問題,讓農民過上幹凈整潔、舒適宜居的生活。

同時我們還要積極拓寬農民就業渠道。一方面推動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吸納更多農民就業;另一方面積極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為他們提供創業培訓、融資服務、用地用房保障等"一條龍"創業扶持。

除此之外,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也是關鍵一環。要持續加大農村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公共資源投入,補齊短板弱項,提高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的可及性和品質,切實保障好農民的基本生活權益。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在全域視野下統籌謀劃。水庫商業化給農民生產生活帶來一定沖擊固然值得重視,但更加根本的是要透過深化農村改革,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實作共同富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農民安居樂業、心無戚戚。

總之,農村振興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各界攜手並肩,用足夠的耐心和智慧解決一個個現實難題,最終譜寫農民富裕、農村繁榮的新篇章。對於平度五座水庫引發的"農民用水難題",我們相信只要從深層次入手,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條共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