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花樣翻新的農博會上,新農人、外國友人上演精彩產業故事

2024-09-21三農

9月20日,第十屆四川農業博覽會·第十屆成都國際都市現代農業博覽會在成都世紀城會展中心開幕,第二屆智慧農業博覽會同步啟幕。

農博會上既能看到品種之豐富,品類之博大,更精彩的是蓬勃發展的產業中的從業者故事。這一個個故事是青年人返鄉創業、外國友人來華經商、古老文化傳承的鮮活樣本。

想幫鄉親們賣雪梨,變著花樣豐富產品

「90後」藏族姑娘韓梅梅的家在阿壩州金川縣,這裡海拔接近3000公尺,盛產的雪梨味美汁豐。然而山高路遠,村民們種植的雪梨缺乏銷路。

韓梅梅從成都大學畢業後毅然決定返鄉,要幫鄉親們把雪梨賣出去。

「我想著把雪梨做成深加工產品,這樣又能助農,還能變著花樣豐富當地的農產品。」她的想法受到了當地政府的肯定,支持她成立公司,引入先進技術,將鮮果雪梨加工成潤肺梨膏、精釀啤酒等新產品。

腦筋靈活的她,捕捉到零食行業的「大健康」趨勢,又開發了梨膏制成的維生素功能軟糖,以及梨膏和飲用水分開保存、開蓋後自動混合為一體的無添加果飲。

▲雪梨深加工產品

「透過電商平台推廣,我們的產品逐漸發展成當地代表性品牌。」韓梅梅說,去年一年,工廠收購了鄉親們的700噸雪梨,還增加了不少就業崗位。「本地人送禮也有了拿得出手的家鄉特產,雖然家在山區,但產品的品質這麽高,拿出去送禮很驕傲。此外,城裏人對山區健康產品的向往,也透過這些產品得以實作。」

帶來盧安達特產,想讓更多人領略這份美好

本屆農博會上,共有全球22個國家2000余家企業參展,國家館數量達11個。在盧安達國家館,身著民族長袍的盧安達小夥Mutijima Emma忙著推介自己帶來的咖啡。盧安達復雜的山地賦予咖啡醇厚的口味,他希望借助農博會讓更多成都人領略這份美好。

他僅僅學了一年的漢語,已經可以自如交流。「我認為參加展會是一個非常大的機會,讓人們可以詢問來自各個國家的產品,幫助我們與合適的人建立聯系。許多人從盧安達的展位前透過,自然而然產生交流,這一切都在愉悅和輕松中完成。」Emma說。

常駐成都的烏幹達姑娘Precious Agaba在烏幹達國家館負責銷售,她這次帶來了許多手工木刻的動物雕像,價格從幾十至幾百元不等。「烏幹達有非常多的國家公園,是我們自豪無比的遺產,我們也很驕傲以手工藝品的形式,把這些美麗的動物形象帶到成都。」

▲烏幹達木雕

Agaba說,「我們未來或許計劃在成都開一個烏幹達特色商品的實體店,目前我們仍然在擴大市場。」

「復活」蠶絲紙 希望 振興 欠發達縣域

許多扶貧計畫,也在農博會上大放異彩。四川產業振興基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把「輸血」和「造血」相結合,組建四川省欠發達縣域產業投資基金,以產業幫扶為方向讓欠發達縣域振興。

其下屬的省絲綢院帶來了一款嫘祖金蠶絲紙,這可大有來頭——相傳,國寶【蘭亭序】就是在蠶絲紙上寫就的,而這種紙的制造方法瀕臨失傳。

在涼山甘洛縣的大山深處,一群人重拾起這幾千年的文化傳統——耗費三天三夜,用880頭蠶,晝夜不停地吐絲,天然形成一張光滑無比的白紙,尺寸約0.8公尺寬,2公尺長。這一過程中利用了蠶的趨高性,將軸架豎立起來後,蠶會向上爬,到達頂端後,需要人工將軸架翻轉,蠶回到底部後又向上吐絲。人需要徹夜守候,蠶走錯了方向立即糾正。

▲蠶絲紙

四川省絲綢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鄭丹介紹,蠶絲紙呈現絲綢光澤,是書畫作品的上乘之選,能促進當地百姓就業增收。「我們已經與文化傳媒公司進行思路碰撞,下一步思考如何把產品推入市場,目前已經有了大致的操作方向。」

紅星新聞記者 張芷旖 閆曉峰

編輯 於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