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等待被「馬拉松」改變的人生

2024-09-28三農
柏劍與他在「夢想之家」的孩子們。視訊拍攝、剪輯 劉昱秀(06:06)
「最後一公裏!」

「他現在3分50秒的配速(每公裏用時),你跑進3分40秒就能追上他。」

聲音從白色麵包車的副駕駛上傳來。車窗和推拉門敞開著,53歲的柏劍胸前配哨,手臂肌肉輪廓鮮明。他是遼寧省鞍山市華育中學的副校長兼體育老師,也是200多個「問題家庭」孩子的「老爸」。

柏劍

被「老爸」喊話的男孩叫周晨亮,今年13歲。晨跑10公裏訓練,他能超過多數十七八歲的孩子,跑進第一梯隊。跑步時,他戴著眼鏡,身材幹瘦,赤裸上身,咬牙沖刺到麵包車前方。

周晨亮,10公裏跑沖刺。

在最後500公尺的彎道處,他超越了前面一個步伐放緩的男孩。周晨亮的老家在遼寧沈陽,今年年初,他被父母送到柏劍的馬拉松俱樂部---一個被稱為「夢想之家」的地方。

8月初,鞍山剛下過幾場暴雨,沿著千山風景區旁側的綠蔭小路往裏走,經過一段因為泄洪水位高漲的河流和布滿碎石子坍塌的路基,看到六棟乳白色的二層小樓,便是「夢想之家」暑期公益特訓基地。

120多個孩子生活在這裏,他們的年齡從四五歲到十七八歲。其中,58名孩子由柏劍長期助養,余下的孩子是第一次被家長送來。

周晨亮的父親因為開餐飲店欠下大額外債,家裏老人身體不好,還有一個4歲的妹妹。

被送到柏劍這裏的孩子,大多和周晨亮一樣,父母因為非婚生子、離異、身患重疾或者欠債等原因,無力供養他們。

柏劍的助養「事業」開始於29年前。1995年,22歲的他剛參加工作,一個名叫龐浩的17歲男孩因父母鬧離婚,性格變得乖張。為了不讓他輟學,柏劍讓他加入自己的田徑隊,和自己同吃同住,照料他的生活。

原本柏劍眼裏「多一雙筷子的事兒」,吸引了更多家庭困難的孩子。後來,同事、老鄉看到這樣的孩子都會介紹給他。

很多家長希望自己孩子能留在柏劍身邊,因為不必繳納費用,還可以透過練體育考大學。

柏劍知道,這也許是這些孩子為數不多的出路。但以他的能力,最多只能再留下10個孩子。他有些力不從心。

馬拉松,一項艱苦的運動,在柏劍看來,能吃苦,就能出成績。但生活的問題,不止於此。在這個大家庭裏,柏劍既是教練,也像父親。他所面臨的,除了金錢和教育難題,還有孩子們的心理創傷。

「夢想之家」的孩子訓練10公裏晨跑

被留下的孩子

剛來「夢想之家」的時候,周晨亮小學六年級。因為跑得慢,被分在「小孩組」。另外兩個組則是按照女子馬拉松一級、二級成績分的,即42.195公裏,能夠跑進3小時10分鐘和3小時50分鐘。

但在一群體育生中,靠體育成績贏得尊重似乎是必經之路。有孩子給他起外號「眼鏡」,似乎「瞧不起他」,他躲起來哭過幾次。但每次做阻力、彈跳力訓練時,他都會加練。即使跑在「老爸」的視野盲區,也從不偷懶。

半年多的時間,他從只能跑三五公裏,到能跑下來半程馬拉松,跟上第一梯隊的訓練。「先把苦的事情做完,後面才有甜頭。」周晨亮說。他看上去有著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

每月,他用柏劍的手機給家裏打一次電話。他知道,為了還債,父親去銀行做後勤,休息時間,還去法院做人民陪審員,參加一次庭審200元,一天最多去四次。而在他離家之前,母親重返職場,經常淩晨1點下班,早晨又趕在他起床前出門。

「外債」讓家裏的氛圍有些壓抑。「母親的腳被玻璃砸傷了」、「爺爺又去大連住院治療肺病了」……這些事情逼著他變得堅強。他說,支撐他的,是小學同學得知他去練體育,寫給他的同學錄:「希望在世界比賽中相遇」、「祝周晨亮拿世界冠軍。」

和周晨亮相比,大多數參加集訓的孩子對跑步的適應能力並不強。一連兩天,暴雨傾盆,孩子們在天花板滲水的體育館內一圈圈地跑。12歲的張鑫跑在隊伍的尾巴,他憋著嘴,眉頭緊皺,雙腳遲緩地在地上拖沓。

8月4日,下雨天孩子們在體育館內做訓練。

柏劍站在不遠處,有些替他著急。暑期集訓還有一周結束,「他還沒進入跑步狀態。」

張鑫來自江蘇鹽城的小鎮。他的父母離異,母親患有小兒麻痹癥,四年前查出癌癥。母親透過社交帳號找到「夢想之家」,想把孩子托付給柏劍。

8月5日熄燈前,暑期集訓的孩子們。

7月14日,集訓開營前一天,張鑫帶上四件上衣、兩條褲子,和小升初的課本,和母親坐了十多個小時的火車到達鞍山。

這是張鑫第三次和母親長期分離。前兩次,母親化療時,他寄宿在親戚家裏。父母離婚後,母親靠組裝電子零部件,養活他和患有抑郁癥的哥哥。因為沒錢,母親做過四次化療後便放棄治療,僅靠藥物緩解病痛。

8月8日晚上9點多,還在訓練的孩子們喊聲嘹亮,我和張鑫坐在黑暗處的石凳上。在他眼裏,母親是個善良溫柔的人。來鞍山的火車上,有人沒有座位,母親便坐到自己的輪椅上,把座位讓出去。

在其他孩子面前,張鑫從來不聊與家人有關的話題。晚上熄燈後,十幾個男孩睡大通鋪,悄聲分享在家裏看過的電視劇、電影,聽過的歌曲,或者學校裏玩的梗。他們在床底下設定了一個「秘密基地」—專屬於他們的遊戲空間。誰睡不著,就可以守著「秘密基地」打地鋪。

張鑫覺得,在這裏過暑假,比待在家裏有意思。年紀相仿的孩子們一起下河遊泳,追逐嬉戲。但母親沒忍心告訴他的是,也許在他成年之前,都將生活在這裏。

雨過天晴,孩子們下河嬉戲。

這也是柏劍不允許家人陪同孩子集訓的原因,他擔心其他見不到父母的孩子心裏有落差。

暑期,退伍大學生誌願者擔任「教官」,帶孩子們訓練,也負責管理紀律。晚飯前,佇列裏一陣騷動,有「教官」罰孩子們做蹲姿練習。柏劍沒有作聲,但他決定晚上和誌願者們聊一聊。

柏劍說,這些孩子的童年是灰色的,甚至被父母家暴過,過於嚴厲不適合他們。但軍訓又很有必要,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他不急於和新來的孩子建立聯系。「他們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有距離感和排斥感。」但他總是不經意地摸摸孩子的頭,擁抱他們。

多年前,他在背一個200斤的男孩做遊戲時,腰受了傷。又在一次和孩子們打籃球時,左腳踝韌帶斷裂。但他還是會加入孩子們騎馬打仗、角力、下河遊泳的遊戲,緩緩和他們建立信任和默契。

有時,他會從這些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過去。他的老家在遼寧的一個貧困山區。家裏五個孩子,他最小。哥哥姐姐把唯一讀高中的機會留給他。村裏和他同齡的孩子,大多初中就輟了學。

小時候的柏劍每天上學要跑10裏山路,老師發現了他的長跑天賦。他靠這項體育特長,考上了遼寧錦州師範專科學校,成為鄉裏第二個大學生。鄉親們幫他湊齊學費、生活費,他才把書念完。助養這些孩子,始於他的一個執念——孩子必須得上學。

參加暑期集訓的50多個孩子,最終有12人留在了「夢想之家」。柏劍的篩選標準是,家庭條件困難、孩子能吃苦,以及家長和孩子都明白,留下來意味著什麽。

9歲的女孩宋靖媛留著寸頭,借著手電筒的光,給我看腳上透明的水泡。她輕描淡寫地說:「二姑(柏劍的二姐)覺得我和我弟弟表現不錯,打算跟‘老爸’商量把我們留下。」

她和7歲的弟弟來自河南鄭州,父親失業,母親做客服,家裏還欠了外債。她敏銳地感知到家庭變故:家裏冰箱東西很少;父母很久沒有給她和弟弟買過零食;最近的一兩年,他們的脾氣越發急躁。

她相信父母條件變好後,會把她和弟弟接回家。她覺得留在「夢想之家」,是她唯一能為家裏做的事。

「他們失去了愛我的資格」

因為有過童年創傷的經歷,「夢想之家」的孩子們內心更加敏感,和難以擺脫「被拋棄的感覺」。

柏劍讓孩子們做過一個實驗。每個人揣一只氣球在懷裏,看能堅持多少天不爆破。最終,58個孩子中,只有幾個人堅持到第二天。

「氣球實驗」是為了讓孩子們體驗母親十月懷胎的不易。柏劍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沒有父母是不愛自己的子女的。」

每年過年,柏劍都聯系家長,希望他們盡量把孩子接回家過年。但每年留下來過春節的孩子都超過半數,他們的父母不是失聯,就是組建了新家庭。

8月6日,有五個從北京來的家庭到「夢想之家」鐵東區的住所探望,帶來了米面油。孩子們穿著統一服裝,坐在閱覽區等待。

15歲的王晉悅卻在人群中,穿針引線縫補一條黑色短褲。她已經在這裏生活了三年。我問她:「為什麽不去二姑那領新的?」她遲疑片刻說,不想給這個家添麻煩。

在柏劍眼裏,她的成績最不用人操心。王晉悅在柏劍任教的中學讀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全年級350人,她排在130名左右。僅憑文化課,她也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但王晉悅時常為與母親的關系感到痛苦,她靠寫日記來排解苦悶。她覺得,這個家挺大,大家都很忙,不能因為自己不開心而麻煩別人。

王晉悅膚色黝黑,眉宇間透著英氣。她的老家在陜西鹹陽的農村,父母務農為生,家裏重男輕女。三年前,她和大兩歲的姐姐被母親送到「夢想之家」練體育。但因為母親身體不好,此後也沒生過男孩。

母親曾是她最信任的人。但當她和其他孩子發生矛盾,或者感冒發燒,渴望母親來接她時,母親的回答總是冷冰冰一句:「成長的過程就是這樣。」

母親多次承諾要來看她,但從未兌現過。王晉悅安慰自己:母親可能沒錢;農活太忙了。但失落的次數多了,她不再相信。這對母女每隔兩三個月通話一次,母親常問她,訓練怎麽樣?學習怎麽樣?從沒問過她開不開心?吃的怎麽樣?想不想家?

等你考上好大學就能回家了,是母親常常「鼓勵」她的話。但王晉悅覺得諷刺,反問道:「我考不上大學,你就不想要我,永遠不讓我回家了?」對話總是不歡而散。

王晉悅問我:「她要是不想要我,為什麽要把我生下來?」沈默片刻後,她自言自語說,「她失去了愛我的資格,也失去了我愛她的資格。」

也許是對於「愛」和「信任」的失望,王晉悅覺得,只有學習能給她帶來安全感。因此,她比別人學得更加拼命。別人午休,她寫作業;上廁所時,也揣著古詩詞小冊子看幾眼;偶爾有愛心人士請孩子們吃飯、看電影,她選擇留在家裏寫作業。

每天下午田徑隊訓練,使她錯過晚課和課後輔導時間。但她當天帶回去的試卷,第二天總能準時上交,並按時背誦老師布置的古詩詞和英語課文。

8月6日,高中階段的孩子在上英語課。

王晉悅夢想成為一名作家,她稱自己是「含淚奔跑的人」。她渴望考上大學,去一個遠離家鄉的地方,能夠獨自掌控命運。

但母親對孩子的影響,遠不止於此。小金子是紀錄片【人生第二次·缺】中的「夢想之家」的主人公之一。2021年,小金子11歲,那時他性格活潑好動,總在不經意間說出與他年齡不相符的話: 「世上只有媽媽最不好,沒媽的孩子像個寶」…「這世界誰不迷茫,誰知道自己是誰。」

小金子5歲時,父親腦溢血癱瘓在床,母親離家出走。年邁的爺爺無力撫養,才把他送到柏劍身邊。

柏劍說,紀錄片播出後,小金子的母親找過來。那時她組建了新的家庭,想來做一周的義工,陪伴兒子。據柏劍觀察,母親除了給小金子買吃穿等生活用品,她每天起床很晚,常常刷手機,和兒子的交流並不多。

但母親走了之後,孩子馬上變成另一個人。「跑步不積極,學習也不積極。」

一次集訓,教官要求孩子們蹲下,小金子堅持說自己腿疼,蹲不下去,兩人僵持不下。晚上,柏劍把小金子叫到一旁,抱著他的腦袋問,「兒子腿還那麽疼嗎?」他蹲了下去,並承認白天只是不想服從。

與這些心靈受創的孩子相處,柏劍習慣小心翼翼。在他們面前時,他甚至不敢和4歲的親生兒子太過親近。他擔心「那些小不點看見會不舒服,以為我的親兒子來了,就不搭理他們了。」

「文化課」焦慮

對於這裏的孩子而言,「文化課」是他們升學的最大「短板」。

多數孩子因為家庭變故耽誤了學業,跟不上學校的進度。柏劍說,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在鞍山市民政局和教育局的幫助下,辦理了學籍,可以到公立學校讀書,但孩子們在學校「跟聽天書一樣」。

2021年,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聯合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規範高校高水平運動隊考試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明確,從2024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報名條件,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含)以上技術等級稱號者方可報考高水平運動隊,且文化考試成績全部使用全國統一高考文化課考試成績。

這意味著,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報名條件縮緊,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的體育生只能參加體育單招和統招考試。柏劍說,過去體育生有三條升學通道,現在大部份人只有兩條路可以走。

為了提高孩子們的文化成績,柏劍邀請了浙江大學、東北財經大學、遼寧師範大學、渤海大學的學生誌願者參與教學。每天上下午各有三節課程,根據孩子們的基礎,分班授課。

8月7日,大學生誌願者在教低年級孩子學語文。

從去年開始,他找到四名長期誌願者,每天晚上給孩子們補課,每月提供兩三千元的補貼。

徐愛華是高年級的英語老師,今年4月從教育系統退休後,她就來「夢想之家」做義工。她發現孩子們的英語基礎薄弱,甚至要從字母和音標教起,遠達不到考上重點高中的水平。

佳怡和可心分別是國家一級運動員和國家二級運動員,明年將參加體育單招考試。考試包含語文、數學、政治、英語四個科目,每科150分。

佳怡說,以前文化課成績達到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180分,就能上一本院校。她本該今年上大學,但200多分的文化課成績,她並不滿意,想透過復讀考上海交大。

還有一部份孩子,文化課和體育兩條路都走不通。

趙勇是柏劍助養的第二個孩子。他在中長跑上不具有優勢,於是練的競走。但臨近中考的那一年,鞍山市取消了招收競走專業的體育生。因此,他早早進入社會。

如今趙勇43歲,經營著一家手機維修店。他記得,1996年初中畢業後,柏劍介紹他做廚師學徒,但他覺得太枯燥,沒有前景。柏劍又讓他學美容美發,後來開了一家美發店。但美發店經營慘淡,只開了三年。他才自學了手機維修。

結婚之前,趙勇會把收入交給柏劍,用在孩子們身上。買房也選在距離「夢想之家」不遠的小區。趙勇說,當初父親半身不遂,母親下崗,全家靠奶奶一人的薪資生活。如果不是柏劍幫他,可能他已經成了小混混。他說,柏劍一直就是他的父親。

「我性格很剛烈,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求助於人,但為了他們,該低頭得低頭。」 柏劍說,眼神裏有懇切和無奈。

有女孩處在成長發育期,體重增加,不再適合練體育。柏劍便想辦法為她們另謀出路。也有男孩馬拉松跑不出成績,柏劍懇求朋友免費教他們學跆拳道。

柏劍明白練馬拉松太苦了,孩子難免有抵觸情緒。但只要這條路還行得通,他會鼓勵孩子們走下去。

被改變的人生

「夢想之家」的一樓是一家洗車店,從側門進來,空間狹小局促,掛滿孩子們參加馬拉松比賽獲得的獎狀、獎杯和成串的獎牌。

順著鐵架樓梯往上走,二樓被區隔出孩子們的圖書角、電腦區、閱覽區、宿舍和食堂,由上海睿遠公益基金會出資裝修。

視野上方張掛著一張地圖,上面張貼的每一面旗幟代表從這裏走出去的孩子們闖蕩的地方。柏劍統計過,走出去的孩子中,80%以上都上了大學。他認為,「上大學也許不能改變什麽,但至少使他們人生的機會變多了。」

「夢想之家」孩子所取得的榮譽

事實上被改變的,不止孩子們的人生,還有柏劍的人生。

1998年,他騙母親說自己在城裏買了房,讓她把家裏的十幾頭牛都賣了,到鞍山和他一起生活。母親歡欣鼓舞地進城後,才知道兒子借住的60多平房子裏,住了10多個孩子,頓時傻了眼。

但母親沒有責怪他,留下來洗衣做飯,照顧孩子們的生活。還動員柏劍的哥哥,每年麥子熟了給他運糧食。大姐做床上用品生意,承包了孩子們的被褥、被套。原本在天津工作的二姐一家回到鞍山,做孩子們的後勤保障。三姐夫曾是架子工,掙得多每月轉五千元給柏劍,現在開了一家食雜店,也會定期給他打錢。

「夢想之家」一直以來沒有長期的資助人。柏劍說,如果有,那就是他的家人。

他放棄了一個普通人生活的秩序感。結婚5年,他和妻子羅文彤沒有單獨過完一天。妻子平時住在柏劍助養的大女兒家照顧兒子,每半個月和柏劍團聚一次。

羅文彤曾是全能運動員,退休後做過清華大學的跳水隊助教,後來從事國學教學。2018年,她和柏劍相識於一門親子教育心理學的課程。當時柏劍因和孩子們打籃球,跟腱斷裂,走路不便,羅文彤幫忙攙扶過他。

起初,對於融入這個大家庭,羅文彤十分恐懼。2019年年初,她跟隨「夢想之家」一起去了雲南大理集訓,閑暇時間教孩子們國學,才逐漸感到被接納。同一年,她和柏劍結婚,不要房子,不要彩禮,只渴望過「小日子」。每次發生矛盾,媽媽都會勸她說,「你看他那麽忙,別給他添亂了。」

除了對家人的虧欠,120多個孩子衣食住行,也一直是柏劍最操心的事兒。

暑期集訓一個月,柏劍粗略算過,開銷將近10萬。場地是房主免費提供的,但一日三餐和生活用品都要花錢。他的薪資遠不夠開銷。

這個大家庭主要靠抖音帳號每月接到的兩三條隱性廣告和愛心人士的捐助維持,捐贈以米面糧油、學習用品等實物為主。每隔幾個月,「柏劍和孩子們」的公眾號上會公示愛心捐贈明細。

柏劍說,自媒體平台能獲得關註,得益於2023年11月千萬粉絲博主「B太」到這裏拍了一個短視訊。在此之前,他曾同時辦過20多張信用卡,有三四台POS機。有幾次,他未及時還款,銀行卡被凍結。

回想起來,柏劍最開始助養孩子時,沒感覺壓力大。1995年,他大學畢業被分配到鞍山市第二中學做體育老師,每月薪資193元,學校的單身宿舍是空教室改造的,能容納下十幾個孩子,他靠中午在教學樓賣盒飯,每月盈利2000元左右。

直到1998年,學校出於安全考慮,不允許在職工宿舍生明火做飯,柏劍陷入了財務危機。關系好的同事,都被他借過錢。孩子太多,教師宿舍住不下,他只能出去租房。但由於孩子們太過吵鬧,經常被鄰居投訴,每隔一個月,他就要搬一次家。

與此同時,被送來的孩子越來越多。最開始,是同事、老鄉介紹的。2000年,他帶著這些孩子參加大連國際馬拉松女子接力賽,同時獲得冠軍和兒童馬拉松的金銀銅牌。當地電視台報道的「柏劍和他的訓練隊」引發關註,有陌生的家長找到他當時教書的鞍山二中,甚至把孩子放到學校門口就離開了。

2020年年底,柏劍開始在自媒體平台上分享孩子們的生活,更多異地的困難家庭向他求助。年過五旬的柏劍不得不勸退他們中的大多數。

每天,柏劍4點起床,23點左右休息,圍繞著孩子們運轉了29年。回望自己「苦行僧似的」生活,柏劍笑著說:「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有自己的使命,他的使命就是不辜負這些孩子的信任。」

離開「夢想之家」

「夢想之家」不是一所學校,而是一個家。就算孩子們長大成人,柏劍和這個家依舊如影隨形。

25歲的楊碩去年大學畢業後,在浙江省做專職消防員。這份工作是柏劍托人介紹的,剛剛結束消防員三個月入職培訓,他被分到中隊成為一名戰鬥員。

楊碩記得,5月份離開鞍山前,他和柏劍聊過。從一本院校運動專業畢業後,他想回遼寧做一名體育老師,距離柏劍和父母近一些,能夠幫忙分擔。但柏劍勸他,應該去大城市闖一闖,留在老家收入並不樂觀。

楊碩很信任柏劍。他的老家在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小學六年級時,老家發洪水,父親剛做完手術,母親患有內風濕,他被送到柏劍這裏。每次面臨選擇,他都會讓柏劍「把關」。

由於從小就過集體生活,他比同齡的孩子更加小心翼翼,也懂得察言觀色。在大學裏,老師交代給他事情,他怕自己沒理解清楚,都會電話詢問柏劍。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也會和柏劍分享喜悅。

了解了專職消防員工作後,楊碩想和柏劍再談一次。24歲的他,已經超過了報考正式消防員的年齡,這意味著,他沒有編制,年齡大了可能面臨淘汰。楊碩覺得,作為「沒有傘的孩子」,自己更加害怕生活的風險,和渴望穩定。

晚上10點,趙勇還在看著8歲的兒子寫作業。他感慨雖然學習苦,但他也不願兒子再走自己的老路——練體育。年輕時高強度的訓練,導致趙勇的腳踝容易慣性扭傷,膝蓋關節也出現了勞損。走路或者站立時間太長,都會隱隱疼痛,走路一瘸一拐。

趙勇內心復雜,既希望兒子在苦難中有生存能力,又小心地呵護著,想把「甜」留給兒子。

而柏劍眼裏的「甜」,是在2008年,他當選為北京奧運火炬手,到倫敦傳遞聖火時,孩子們省了幾個月的零用錢,給他買了一雙500多元的運動鞋。以及2019年,在他的婚禮上,孩子們悄悄準備了一首【感恩的心】。

現在,如果有成年的孩子不再主動聯系柏劍,他也不會再聯系對方。柏劍說,在「夢想之家」時,或許是那些孩子最沒有選擇、最不自信的時候。他希望他們忘記,過好現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