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大變局!有企業減產50%!豬業去產能大潮已來?

2024-01-03三農

2023年,對養豬人而言,是一個漫長的寒冬。有機構透過測算,在2023年經營最為艱難的十大行業中,生豬養殖排行第二。

確實如此,2023年的養豬業歷經了諸多變局,養豬人的日子都不好過。即將迎來2024年,養豬人該如何布局謀求新生?

12月9日,由南方農村報社主辦、農財寶典新牧網承辦的第13屆中國農牧業風雲會暨2023農財寶典新牧網年會在廣州舉辦。會上, 七位資深行業人士圍繞「瞭望2024:變局與布局」 議題進行交流探討。

出席本次圓桌論壇的嘉賓有:

宋松林(正業生物總經理)

張祥斌(溫氏股份副總裁)

李雙斌(史記生物董事長)

何新強(東進農牧董事長)

黃如渠(廣墾畜牧副總經理)

鄭新平(福建省畜牧業協會豬業分會會長)

樊福好(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研究員)

供過於求、消費疲軟是造成養豬業虧損的主因

樊福好:非洲豬瘟讓養豬業發生了巨大變化。產能過剩是目前行業面臨的主要困境。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各位奔走在養殖一線,請您們以切身的經驗和體會,分析造成變局的原因。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研究員樊福好擔任主持人

何新強: 這是當下非常復雜的問題,復雜的問題要簡單化才能想明白。今天的難主要是虧損、生產過剩、需求不佳,供過於求是主要矛盾。

東進農牧董事長何新強

非瘟疫情使得養豬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養殖結構、養殖模式。養豬人忘記了養豬的初心,只想著賺錢,養豬變成賺錢的機會,各方資本都一窩蜂來養豬,所以導致現在就虧錢了。簡言之,非瘟吸引了瘋狂的逐利群體進入養豬業,改變了養殖業的一切,今天的結果就是這幾年改變的結果。

福建省畜牧業協會豬業分會會長鄭新平

鄭新平: 主要原因還是非瘟,非瘟前期豬大量減少導致豬價暴漲,進而資本大量進入養豬業,造成現在產能過剩。另一個原因是消費力下降,人口老齡化,出生率下降,牛肉、禽肉、海鮮等替代品消費增加,都會導致豬肉消費量的下降。

溫氏股份副總裁張祥斌

張祥斌: 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企業煉內功的時候。面對禽流感、非典、非瘟等每一次的變革,溫氏都是積極應對,不斷提升競爭力。而且養豬業的現狀是市場經濟的自然現象,最終體現的就是供求關系和盈利。因此,不要把今年的虧損當作是行業危機,當前的困難不是以後的困難。這是正常現象,倒逼行業發展。

史記生物董事長李雙斌

李雙斌: 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消費水平在下降,不過高品質的豬肉還是有市場的。中國消費者喜好鮮肉,而鮮肉對品質要求更高,這有賴於價值育種。

正業生物總經理宋松林

宋松林: 主要原因表面上看是供求關系影響的。展開分析目前供需端的支持性因素和限制性因素會發現,短期來看供應端的支持性因素多於限制性因素,需求端則相反。

具體來看,目前供應端主要支持性因素有三個方面:一是技術進步,尤其在非瘟影響下,生物安全、育種、疫病防控、智慧裝備等技術突飛猛進;二是資本驅動;三是人才激增,目前養殖行業的碩博人才數量可能遠超飼料、動保行業。限制因素也有三個方面,一是疫病;二是環保;三是飼料成本大幅上升。

目前需求端主要支持性因素是國內人口基數大,總體消費量大;限制性因素是年輕人口占比下降,人均消費量下降,以及受短期宏觀經濟形勢影響消費力的下降。

廣墾畜牧副總經理黃如渠

黃如渠: 產能過剩和消費低迷是主要原因。大集團都在養殖同種型別的豬,這與消費者追求豬肉品質、風味好的豬肉是相矛盾的。對此,未來養豬業應該從追求數量轉向提升豬肉品質。另一方面,要培養豬肉消費群體。

主動去產能、練好內功是破局秘訣

樊福好:現如今,養豬業整體呈現「供應端過剩,需求端疲軟」的狀態。不僅「內卷」嚴重,而且消費者的需求也在變化,豬肉消費占比越來越低。未來,在座各位嘉賓會如何布局

黃如渠: 最主要的還是要去產能,主動淘汰落後產能。如降低母豬飼養規模,不滿負荷,保持90%的運作狀態即可;主動關停老破舊豬場。如果養豬持續虧損幾年,會越來越多人逃離養豬,養豬會回歸理性,良性發展。

樊福好: 現在大家都號召養豬人去產能,然後聲音最大的往往卻不去產能,這是一個矛盾。

何新強: 現在的問題是供求關系,不去產能是沒辦法的。造成今天的局面是因為有暴利,因此必須要調整結構,自覺減少供應量。不主動減產的結果是被動減產,被動離開養豬業。我們公司早已主動調整產能,從4萬頭縮減至2萬頭。同時,我建議,該減的要減,準備上量的再等一等。

事實上,消費者對動物蛋白需求量並不低,安全才是消費者考慮的首要因素。所以養豬企業要最佳化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減少數量,提高品質。更重要的是,推動需求的增長,未來豬肉消費還是會增長的。在此呼籲大家一起努力,把吃豬肉的感覺找回來,把產品做得安全健康。樂觀相信,豬肉消費量不會下降。

鄭新平: 針對家庭農場,建議養殖200-300頭母豬規模的豬場要找準定位,盡量做成專業育肥場。其次,不能單打獨鬥,要抱團取暖發揮自己的優勢。

張祥斌: 所有企業都要練內功,提升技術,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消費者吃得起豬肉。因此企業要努力降本增效,同時減少非瘟的發生。

李雙斌: 在資本與成本競爭的時代,進行育種創新非常有必要。如果不進行技術和產品的升級,不免會被淘汰。若主動變革,還是有很大生存空間的。透過種豬更新,提升生產效能和繁殖效能等基因的品質和健康度來淘汰落後產能,還是很有市場機會的。

困難是暫時的,相信養豬業的春天一直在

樊福好:請在座各位用一句話,與行業人士共勉。

黃如渠: 適度規模,練好內功,積極應對復雜且不確定的2024年。

何新強: 所有的困難都是暫時的,對行業未來要樂觀!

鄭新平: 做好最壞的打算,爭取最好的結果,堅持生豬產業的高品質發展。

張祥斌: 做好自己的事情,練好內功,行業共生,增加消費。

李雙斌: 高品質發展,停止擴張。

宋松林: 未來的形勢很難準確預測,如果養得開心就繼續養,如果遇到很大的、難以克服的困難,該放手時就放手,該享受生活的時候就去享受生活。

樊福好: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