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歷時12年!全球負利率周期終結,爭議仍在延續

2024-03-21三農

當地時間周二(19日),日本央行宣布2007年以來首次加息,結束了本輪負利率時代。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為了提振經濟和擺脫通縮泥潭,多家央行加入了這場前所未有的政策試驗中,日本成為了最後一家放棄負利率的主要央行。隨著一個時代的結束,有關負利率的政策與效果,市場的爭議仍在繼續。

貨幣政策新嘗試

回顧歷史, 丹麥是第一個采取負利率的國家。 當時歐洲多國陷入債務危機,面對經濟持續疲軟,在歐洲央行開始降息後,丹麥央行在2012年7月將其存款利率降至零以下,以捍衛丹麥克朗匯率。

2014年,歐洲央行成為第一家使用負利率的主要央行 ,開始向商業銀行存放在央行的準備金征收利息。日本央行在2016年加入了負利率的隊伍,瑞典和瑞士央行緊隨其後。

過去,負利率僅是停留在理論上的討論,旨在用來進一步對抗通縮恐慌,刺激經濟。加拿大皇家銀行(RBC)認為,中性利率理論長期以來一直影響著央行政策立場。近幾十年來,各國中性利率一直處於下降狀態,房地產泡沫之後,美國消費者去杠桿化,加上政府財政政策反應不力,意味著貨幣政策只能承擔大部份重任,因為經濟增長讓位於通脹過低,成為了首要問題。結果是,除了大規模資產購買計劃等替代的政策工具外,各國在利率降至零之後,跨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新冠肺炎疫情一度強化了有關負利率的預期,全球進入新一輪緊急降息周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1年刊文表示,負利率政策成功地緩解了困境,而沒有引發對金融穩定的重大擔憂。

事實上,外界對負利率的擔憂來自多方面。首先是銀行、家庭和企業是否會因應新政策而大規模轉向現金,從而削弱央行利率與其他利率之間的聯系。其次,銀行是否會抵制降低貸款利率,甚至減少貸款以防止利潤下降,再次,負利率政策能否提供有意義的貨幣刺激。潛在的重大風險是銀行盈利能力下降帶來的金融穩定風險,以及對金融市場和貨幣市場基金運作中斷的擔憂。

IMF認為,根據迄今為止的證據,這些擔憂在很大程度上沒有實作。負利率政策已經證明,刺激通脹和產出的能力大致相當於可比的常規降息或其他非常規貨幣政策。有觀點認為,負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可以達到傳統貨幣政策的90%,並引導貨幣市場利率、長債收益率和銀行利率下降。

IMF強調,即使現有的「長期低利率」環境確實造成了嚴重的金融穩定問題(導致金融機構追求收益或過度承擔風險),負利率政策本身似乎並沒有加劇問題。例如,銀行風險承擔的增加似乎並不過分。對於只有少數央行嘗試的原因,可能與體制、制度和法律約束有關,而一些金融系統可能更容易受到負利率政策的副作用影響。例如,擁有大量中小銀行的國家,更依賴家庭存款作為主要資金來源,往往不願意采用負利率。

政策利弊討論遠未結束

隨著全球負利率時代結束,有關的討論仍在繼續中。

德意誌銀行策略師瑞德(Jim Reid)在本周釋出的報告中表示,該政策的好處是降低了各領域的借貸成本,減輕了金融危機後的去杠桿負擔,防止了過多的存款囤積和預防性儲蓄,可以說有助於確保通貨緊縮不會根深蒂固。但他表示,不利的一面是, 這可能會鼓勵資產泡沫以及對低效實體的貸款和投資,從而可能釘選低生產率。

有證據表明,大型公司從超寬松政策中受益最多,這可能會導致市場集中度的提高,從而削弱競爭。瑞德寫道,負利率也阻礙了儲蓄,並消耗了銀行的盈利能力,影響了信貸的可用性。

全球最大資管公司貝萊德執行長芬克(Laurence Fink)此前曾評價負利率是「全球最大的危機」,對儲戶、退休人員、養老基金和保險公司造成了損害。老債王格羅斯(Bill Gross)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瑞德表示,負利率會鼓勵經濟中資源的次優分配。最終,更大的問題可能是政策制定者允許泡沫的增長,從而導致金融危機。「它可能帶來了長期經濟成果和更少的債務負擔,但也存在著太多的隱患。」

其次,是與通脹目標的關系。 鮑威爾近年曾提及低自然利率帶來的挑戰,即在經濟衰退或壓力時期,美聯準在達到0的利率下限後,必須恢復使用政策利率之外的其他替代工具。如果實際自然利率保持在歷史低位,那麽創造政策空間的唯一方法就是提高通脹目標。這是近年來經常討論的問題,德銀預計美聯準最早有可能在2025年開始公開探討這個想法。

人工智慧的影響也不能忽略,瑞德認為這是一個長期動態,影響重新評估未來的利率水平。 低生產率一直是潛在經濟增長率的拖累因素,如果人工智慧兌現其最樂觀的展望,推動更高的潛在增長,那麽央行可能會開始對生產力繁榮的經濟和政策重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