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備考幹貨】農業區位因素分析、十個特殊氣候分布地區、高考地理中常考的十六大農業問題

2024-05-25三農

【農業區位因素分析】

1.影響農業的自然因素

2.影響農業的社會經濟因素

【高考曾這樣考過】

[2023·全國甲卷,36(2)(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衣索比亞人口超過1億,農業人口約占80%,以小農戶為主,農業是經濟支柱。該國土地資源豐富,幹濕季分明,絕大多數耕地只在濕季種植作物,灌溉農田比例小;工業基礎及道路、供電等設施薄弱。近年來,該國引進灌溉農機具,但推廣緩慢,下圖示意衣索比亞地形。

(1)指出衣索比亞推廣灌溉技術對農業發展的重要作用。(4分)

(2)說明衣索比亞難以大規模引進灌溉農機具的社會經濟原因。(8分)

答案(1)緯度低,光熱條件能滿足農作物全年生長,但大部份地區只在濕季種植作物。推廣灌溉技術,可以充分利用水資源,實作全年種植農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農產品總產量。

(2)國內基礎設施(道路、電力等)落後,購買力低,工業基礎薄弱,技術人員缺乏。進口灌溉農機具價格高,適應力差(缺乏適合當地自然環境條件的裝置),維修難(零部件需進口)等。

因為專註所以專業

優質內容值得傳播

推薦轉發評論留言

歡迎標註來源轉載

解析第(1)題,結合地圖與區域背景,較易得出衣索比亞「緯度低,光熱條件能滿足農作物全年生長」的結論。結合文字材料可以知道,衣索比亞「大部份地區只在濕季種植作物」。因此,綜合分析可以推知,該國「推廣灌溉技術,可以充分利用水資源,實作全年種植農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農產品總產量」。第(2)題,根據「衣索比亞人口超過1億,農業人口約占80%,以小農戶為主,農業是經濟支柱」「工業基礎及道路、供電等設施薄弱」可以推知,近年來,衣索比亞引進灌溉農機具,但推廣較慢,是由於「國內基礎設施(道路、電力等)落後,購買力低,工業基礎薄弱」。由於灌溉農機具主要依賴進口,因此,技術人員的培養需要一個過程,據此可以推知「技術人員缺乏」。另外,進口灌溉農機具由於遠距離運輸等原因,造成「價格高」。同時,進口灌溉農機具較少進行地理適應力改進,因此,「適應力差(缺乏適合當地自然環境條件的裝置)」。另外,進口灌溉農機具維修一般都需要生產國配備零件等,因此「維修難(零部件需進口)」。

十個特殊氣候分布地區

一、馬達加斯加島大陸東岸熱帶雨林氣候形成原因:

1.位於東南信風迎風破;

2.馬達加斯加暖流增溫增濕;

3.受地形擡升多地形雨。

二、南美洲東南部熱帶雨林氣候形成原因:

1.位於東南信風迎風坡;

2.巴西暖流增溫增濕;

3.受地形擡升多地形雨。

三、中美洲熱帶雨林氣候:

1.位於東北信風迎風坡;

2.墨西哥灣暖流增溫增濕;

3、受地形擡升多地形雨。

四、澳洲東北部熱帶雨林氣候形成原因:

1.位於東南信風迎風坡;

2.東澳洲暖流增溫增濕;

3.受地形擡升多地形雨。

五、幾內亞灣北部熱帶雨林氣候形成原因:

1.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偏轉為西南季風,帶來大量暖濕氣流;

2.幾內亞灣暖流增溫增濕。

六、東非高原沒有成為熱帶雨林而成為熱帶草原氣候原因:

1.東非高原海拔較高,氣溫較為偏低低,空氣對流不旺盛,蒸發弱,降雨少;

2.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偏轉為西南季風後,經過剛果盆地後再到達東非高原,所含水汽已經明顯減少。

七、非洲西南部熱帶沙漠狹長分布原因:

1.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終年盛行下沈氣流,降雨量少;

2.受本格拉寒流影響,其降溫減濕作用使該地降雨量變得更稀少;

3.該地位於東南信風的背風坡,降雨較少。

八、南美洲西海岸熱帶沙漠氣候狹長的原因:

1.由於南美洲離岸風的吹拂;

2.秘魯寒流的常年的西北方向運動,沿岸的氣候多為荒漠;

3.安第斯山脈的南北縱橫阻擋了東部盛行西風,使得氣候更加幹燥。

九、非洲西海岸熱帶沙漠氣候狹長的原因:

1.副熱帶大陸西岸,受副高影響;

2.沿岸本格拉寒流,降溫減濕。

十、印度河流域成為熱帶沙漠原因:

1.冬季副熱帶高壓控制降雨少;

2.夏季西南風無法到達(地形);

3.歷史上對印度河的過度開發,導致生態破壞。

1.某地農業區位遠離市場的原因

①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

②農產品保鮮、冷藏術的發展。(如海南是中國冬季瓜果供應、美國南部陽光種植花卉和蔬菜供應北方市場等)

2.非洲糧食問題突出的原因

①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②自然條件惡劣;

③亂墾濫伐,過度放牧,加劇了幹旱和土地沙漠化

3. 沙漠水稻品質好的主要原因

晝夜溫差大,利於水稻中的養分沈澱、環境的天然無機,無汙染,病蟲害少、沙質土,透氣性好、 緯度高,積溫少,春種秋收,生長周期長,有機質積累多。但沙土滲水快,不易保水。——襯膜保水技術

4.海水稻的特征

抗風、抗澇、抗病蟲害、耐鹽堿;需要淡水少,節約淡水資源;不需施用肥料、農藥、不需除草, 天然有機,需要勞動力少,硒等有益的微量元素含量高。

5.是否在非洲支持推廣水稻種植

(1)支持——水稻單產高,增加糧食,減少進口量;勞動力豐富利於種植。

(2)不支持——種植經驗不足,生產技術落後;水利設施不完善;機械化程度低;水稻種植需水量大, 易造成水資源不足;產生土壤荒漠化、土壤次生鹽堿化等生態環境問題。

6.農產品保鮮成本低的原因

①在秋冬季采摘上市,低溫利於保鮮;

②產量小、銷路好,庫存時間短,保險成本低。

7.農產品品質好的原因

①(緯度低)熱量資源豐富,熱量充足;

②(氣候幹旱,降雨少)光照時間長,光照充足;

③(深居內陸,晴天多)晝夜溫差大,利於糖分(養分)積累;

④灌溉水源充足(雨水補給,高山冰雪融水補給);

⑤開發歷史悠久,農業發達,種植經驗豐富;

⑥冬季氣溫低,農作物病蟲害少;

⑦太陽紫外線放射線強,病蟲害、菌類少;

⑧距工業發達地區遠,無汙染。
8.條帶狀砂磚的作用

①砂磚夜晚吸收露珠並保溫,白天釋放水汽,為沙丘上植被的生長提供了一定水分和溫度條件,有利於固沙 植物的生長;

②鋪設砂磚可以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風速,攔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止沙丘前移。

9.鵝卵石、砂石覆蓋對農作物的作用

①保濕(覆蓋物空隙較大,利於地表水下滲、減少砂石覆蓋層下的土壤水分與空氣同光照的接觸, 減少水分蒸發、夜間降溫利於大氣中水汽凝結,改善土壤水分狀況):

②固土(增加地面粗糙度,減弱風力和麗水對土壤的侵蝕,保持水土,減少土壤的養分流失、保 肥);

③白天受到的太陽放射線增強,夜間降溫快,增加晝夜溫差;

④抑制雜草、改變林內和林外裸地地面風速;

⑤增加土壤與大氣之間的水汽交換;

⑥降低樹林葉面光合作用效率。

10.在冬季溫度低的地方砂土覆蓋

利於保暖防凍害、增強地面反射,使瓜果獲得更多光照或熱量, 色澤艷麗,著色均勻。

11.草料覆蓋對農作物的作用

①保水(截留水分、減少土壤水分蒸發);

②保土(減緩風蝕、減少水土流失);

③提供有機質,提高土壤肥力;

④遮光、春季使土壤增溫變緩;

⑤夏季減小土壤溫差,冬季保溫;

⑥抑制雜草的生長、草料分解腐爛過程中,可能滋生蟲害。

12.地膜覆蓋對農作物的作用

保水、保土、保溫、增肥、抑制雜草

13.天膜覆蓋對農作物的作用

(1)避雨栽培:降低園中土壤水分和空氣濕度,可減少灰黴病等的發生、減少化肥用量(無公害,生產成本降低)、提高座果率,增進品質、穩定產量,提高收入。

(2)不足:光照減弱,營養積累少,影響瓜果著色和成熟期推遲。

14.農業技術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發揮的作用

①改善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

②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

③改變農業生產方式;

④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15.農業永續發展措施

(1)自然因素:引進良種、開辟水源、種植飼料、改良土壤等等。

(2)社會經濟因素: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①市場:加強宣傳、開辟國內和國際市場、塑造知名品牌;

②交通運輸:改善交通並提高農產品保鮮、冷藏等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大為擴充套件,即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減小;

③科技: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農產品生產、加工、儲運的科技含量;

④透過培育良種、改良耕作制度和放牧制度:

⑤改進農業生產結構,延長產業鏈,促進農產品深加工;

⑥加強農田基本建設,防治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汙染等等);

⑦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推行生態農業。

答題一定要因地制宜、趨利避害。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避免慣性思維。

16.如何分析某一作物生長的氣候條件

(1)從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兩個方面去分析;

(2)從光照、熱量、降雨、晝夜溫差、氣象災害等方面去分析;

(3)從春、夏、秋、冬4個季節的氣候條件分段分析。

例:試分析華北地區棉花生長的氣候條件。(棉花是春種夏長秋收)

①有利條件: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利於棉花生長;秋季雨水少,天氣晴朗,有利於棉花收摘。

②不利條件:播種期適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註:本文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自我們都愛地理、中學地理研究、中學地理課、匠心地理、輕輕松松學地理、高考地理、講地又講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這般學地理等各地理公眾號或文中浮水印等,在此一並致謝!若參照不當可以隨時文末留言聯系註明來源或刪除,點選閱讀原文,獲取更多內容。

順手點選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點贊

這是我們堅持不斷

持續不停更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