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2023年「大商所農保計劃」系列報道之二——「保險+期貨」讓寺峪口村生豬養殖更有信心

2024-06-02三農

去年9月,在「大商所農保計劃」的支持下,陜西證監局、陜西證券期貨業協會、西部期貨與人保財險渭南市分公司共同助力的陜西首單村級生豬「保險+期貨」價格險計畫在渭南市臨渭區橋南鎮寺峪口村落地。

本計畫為村集體經濟——寺峪口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養殖的1100頭生豬提供了價格保險,保障金額約208萬元。「小計畫」卻有「大效果」,保險到期後,產生賠付13.68萬元,總賠付率達到136.8%,農戶自繳保費賠付比例達到912%,帶領合作社農戶戶均增收830元,不僅有力保障了當地養殖產業的平穩發展,同時讓過去從未接觸過「保險+期貨」的村民充分認識到了其風險管理作用,得到了當地政府及生豬養殖戶的廣泛歡迎和認可。

「第一書記」大力推廣,農戶積極嘗試

寺峪口村位於清明山腳下,該村是陜西證監局、陜西證券期貨業協會的幫扶村,全村有6個村民小組、5個自然村、527戶、1600余人,主導產業為核桃、花椒,該村村集體經濟——寺峪口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業務為生豬養殖,所雇員工大多為村上的脫貧戶,合作社生豬存欄規模為1200頭,規模較小,易受生豬價格劇烈波動、飼料成本上升、「豬周期」等因素影響,養殖利潤難以保障。

在陜西證監局駐寺峪口村第一書記馬松亮的牽線搭橋下,西部期貨首次在陜西省內開展「保險+期貨」業務,該村村民也首次接觸「保險+期貨」。一開始,村民們對該模式效果存疑,投保較為猶豫。於是,馬松亮帶領期貨公司及保險公司的業務人員深入一線,多方奔走,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地向村民不斷普及「保險+期貨」的基礎知識和保障特點,最終打消了村民的疑慮、安心地參與計畫。

寺峪口村會計、合作社總經理劉從德對期貨日報記者說:「第一次聽說‘保險+期貨’這個計畫,我們都不知道是啥東西,養豬最怕每年價格劇烈波動,要不要參與這個計畫我們心裏也沒底。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西部期貨的熱心幫助和我們駐村幹部的耐心解釋下,我們想大膽試試。」

「保險+期貨」獲當地政府及生豬養殖戶認可

由於計畫行程中生豬期貨價格出現持續下跌,本計畫在結束時產生賠付13.68萬元,總賠付率達到136.8%,農戶自繳保費賠付比例達到912%,為養殖戶挽回了一定的損失。

從保險投保到理賠結束短短幾個月,劉從德便感受到了「保險+期貨」計畫的優勢。在該計畫的賠付活動上,劉從德談道:「真心感謝‘保險+期貨’計畫,讓我們心裏踏實多了,現在我們都信心滿滿!」

在收到本計畫賠付款後,寺峪口村村書記張雙紅代表全體村民激動地表示:「希望以此為新起點,未來充分利用‘保險+期貨’這一新模式,保障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農民增產增收。」

陜西證券期貨業協會秘書長任江虹在計畫賠付儀式上表示,協會將繼續鼓勵轄區內期貨經營機構開展「保險+期貨」業務以及提供專項資金支持。

在馬松亮看來,「保險+期貨」為穩定寺峪口村生豬養殖收益提供了有力保障,幫助村集體對抗了生豬價格波動風險,擴大了集體收益,真正成了農民收入的「穩定器」,助農民挑上了「金扁擔」。「能利用自身專業知識,為村集體引進‘保險+期貨’計畫,讓村集體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增強村民的獲得感,讓我對今後駐村工作更有信心。」馬松亮告訴記者。

值得註意的是,相比於存欄較大的養殖主體,中小養殖戶抗風險能力更加羸弱,更加需要「保險+期貨」這一工具來管理風險。但即使有交易所補貼,其余保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所以,引入政府財政資金支持,透過政策手段對「保險+期貨」進行補貼,形成標準化、規模化的「保險+期貨」產品,對擴大覆蓋範圍、真正做到願保盡保具有重要意義。而在本計畫的10萬元保費中,村集體只需承擔1.5萬元,其余保費為大商所補貼約5萬元、陜西證券期貨業協會捐助2萬元、陜西省政府財政補貼1.5萬元。

西部期貨相關計畫負責人馮磊表示,西部期貨將繼續擴大「保險+期貨」計畫規模和試點範圍,充分發揮自身及風險管理子公司的專業優勢,做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金融服務,幫助陜西省內涉農主體有效管理價格風險,擴大支農、扶農、助農、惠農的工作力度,以踐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這一義不容辭的光榮使命,為「金融高品質發展助力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添磚加瓦。(期貨日報 呂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