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5種容易種,產量也高的菜,過去曾是「香餑餑」,如今很少人種了

2024-09-16三農

導語

田間地頭,三百六十行,種植業也算一行。塞外寒風起,北方的農田上,一片片金黃的胡蘿蔔從泥土中拔出來,人們將它們的莖葉子剪掉,把這些胡蘿蔔裝車送到城裏去,當做冬季的貢品一樣上市售賣。

走在市井之間,也常常見到賣胡蘿蔔的人,不同顏色、不同品種、不同大小的胡蘿蔔都被擺放在鋪子邊上,一旁放著個小桌子,坐著倆子在等顧客前來買。胡蘿蔔這玩意思道理可用在很多食材身上,在70、80年代的時候就已經成為尋常百姓家的「香餑餑」,有很多好種、產量好的菜,由於外觀或者風味等原因逐漸被遺忘,今天就來聊聊這幾種比較常見的吧。

先來一根顏色鮮艷,外形與胡蘿蔔十分相似,但它原本長得像條「蛇」,後來被改造成了這樣呢?

「香餑餑」——蛇瓜。

我們所說的「蛇」,其實就是一個形容詞,意味著和蛇有點相似的形狀,而這個瓜確實和蛇長得十分像,甚至顏色都是綠的看起來覺得把把瓜皮一剝掉,它是不是裏面就是一根蛇?果不其然,一剝開,裏頭果肉就是雪白色的,黑乎乎的瓜子散落一地,像不像黑蛇頭?其實,它的名字也就是這麽來的——蛇瓜。

蛇瓜顧名思義和西瓜的名字中的「瓜」字相同,它自然不是什麽水果,而是蔬菜,據說原產地在印度地區,在中國主要分布在雲南地區,是東南亞地區位置最廣泛地蔬菜之一。

這種蔬菜原本是長得像條蛇的,說是蛇其實是和蛇有異曲同工之妙,沒有翅膀卻長得像翔鳥一樣,現在經過雜交培育出來的一些品種,有種皮膚光滑,有種卻長著細小的刺,就好像還在「蛻皮」的一樣。因此,這樣奇怪的外表就讓不少人直接拒絕了食用,非要照那麽規矩來,我們難道不該去嘗試一下這些不一樣的嗎?

盡管被拒絕,仍然有很多小夥伴願意嘗試,特別是在70、80年代的時候,那時物質匱乏,有什麽吃什麽的水平,只要你能吃下去,別管是什麽玩意,都能當美食食用起來。

這樣也就導致了人們發現,只需將其炒熟了,毒性就會消失,而且蛇瓜營養豐富且好消化,還帶著一點淡淡的香氣,自然也就成為了尋常百姓家中經常能見到的菜。

可是如今呢,當時人們天天都能從街坊四鄰之間聽到誰家種了多少蛇瓜,要來和大家分享,在當代農村裏,卻只有三四家的時候才會被前院閑著沒事去到後院看看,結果發現竟然「寶藏」一樣發掘出來不少!那麽為什麽會這樣呢?其實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口味的問題。

雖然現在的人們生活富裕起來了,不怎麽缺吃不缺穿,但是對吃這件事上還是越來越要求高,對口味的選擇上也是越來越挑剔。而蛇瓜味道比較清淡,不怎麽好調味,不怎麽迎合當代人的口味;其次,就是腥味的問題。正處於生育階段的人們,味蕾敏感味道淡麽不能倒是不接受,但是比較容易產生特異嗜好的事兒,比如說讓重口味的人吃這些臭豆腐味道的人就很難接受,所以也就沒落下了。

水果——涼薯。

說起涼薯吧,其實無論是當水果還是當蔬菜都是可以的,70、80年代的時候,由於物資匱乏養尊處優,在夏季的時候能吃到甜甜蜜蜜的新鮮水果都是難為人的事兒,因此涼薯時期就受到了很廣泛的歡迎。

我們知道,在晚上吃東西睡覺睡覺這個傳聞傳開來之後,人們對晚上吃東西這件事就非常忌諱,而涼薯又正好是晚上生長出來的,在很多人的眼中看來,這就是碰不得的食物。但其實這是一個誤解,在70、80年代的時候,本來還很少有人這麽想,因為家庭劇或者其他媒體還沒傳開,但是此時「香餑餑」的地位是無人撼動的。

其實涼薯是一種豆類植物,它的地下部結出一塊塊球莖,這種球莖拿出來洗幹凈後切成片,可以煮熟涼拌之後作為開胃菜食用,也可以切成薄片曬幹磨粉來泡水喝,還可以做成美味的糖水食用,是使用率很高的一種食材。

並且它即使離開土壤一段時間都不會變色,所以它儲存性十分驚人,過去人們常常把涼薯切片之後曬幹儲存起來,這樣整年都能吃到涼薯,而且泡水後還會吸收大量水分完全恢復原樣,因此很多人都將涼薯視為家中的「寶貝」。如今咱們看到涼薯這品種卻是越來越少:

第一,在耕地面積有限且作物品種添加速度逐漸加快的情況下,各大菜地中勢必要砍掉一些不太好的作物有所舍取;第二,在我們解放之後逐漸走上富裕道路之後,人們對事物逐漸有了更多獨特要求,涼薯口味清淡容易膩,這樣排除的人選自然就多起來了。

第三,在網路日益發達之後,這種行為控制傳播了下來,人們不僅慢慢不吃晚上生長出來的東西,還對所有澱粉類食物都產生忌憚這樣降低吸收營養水平的事顯然是不吉利的,於是涼薯又多排除了一波被歧視。

洋姜。

洋姜聽名字就知道和姜有關系,對吧?

姜不僅能作為調味料來用,還能治療一些小毛病什麽的,更何況還是洋姜呢?首先要說明就是,人們對姜這種調味料還是非常挑剔的,並不是說所有食物都能用姜調味,大多數人只會拿姜和海鮮搭配,用姜來去腥,而海鮮又恰好比陸地動物等更容易變質腐壞,因此使用廣泛性和頻率都非常高。

所以大街上跑個賣洋姜正好大材小用了,不是什麽奇怪事兒,因此洋姜見到率也很簡單。但是洋姜本身並不是姜,而是一種根莖類植物,其實也和山藥有一定關系,一開始西方國家沒有這種植物的時候是拿進口或本國土生土長生產出來的姜當這個植物來命名的,就這樣逐漸演變出「洋姜」這個叫法。

不說別管,你家鄉有沒有一種植物叫做「雙耳菇」?這就是一種根莖植物一種小野蘑菇,但是也確實有不少地方叫洋姜為「馬鈴薯」,但是有兩者大致意思一樣不能否認。同樣是根莖類植物,由於生存能力強大這種特點並不需要我們擔心壞掉浪費,然而草木繁盛的時候,這個可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給清理掉,所以只要紮根,就會不斷讓洋姜繁殖出來!

我們現在了解到了明白了洋姜這種植物,但是農民卻不知道該怎麽才能清理它,因為它紮根很深,而且生命力頑強,不管你用什麽方法清理,它都能活下來,所以人們就這樣吧吧吧放棄繼續種植了。農民有農民的問題,人們有人的問題,但是洋姜再也不能靠它就業了,這是一個大家最看重的問題。

魔芋豆腐。

說起魔芋豆腐,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個東西非常苦,但是魔芋全株都是有毒的,這個毒其實並不致命,用處不大,所以魔芋豆腐上經常用到的方法就是回鍋,一個豆腐盤來,讓毒性降低還有點苦澀,這樣才能勉強食用。但是魔芋本身也是一種魔鬼般存在的不知所以保護好讓它活下來的植物,因此全株都是可以利用的,被人們稱為「魔鬼豆腐」也是沒有什麽違和感的。

曾經盛行不衰的新一代魔芋豆腐,其實這個東西在中國早已有記載,根據【滇南本草】記載,從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之間南北朝時期就已經有這種植物存在並且被認識利用了。

那麽原因是什麽呢?

因為魔嫁豆腐呢全株都有毒,但是在加工完成了基本是沒有毒性的,對身體沒有影響,但是為了防止誤吃中毒,所以便也就再也沒有人種植魔嫁豆腐了。

佛手瓜。

佛手瓜呢在佛教文化影響下,因為外形像手,所以才會有這樣佛教文化內涵含義的名字。

它好種又好吃還耐貯存,由於不斷前進演化出更好更優更豐產更適合生活環境基礎條件等條件下選擇出果形和果肉等特點眾多品種,沒有一個神奇是這些佛手瓜不能做到頗受老人們追捧核心地位。不過佛手瓜的形象比較小巧,可以手持,而它美觀實用兩者總有一個保護性收納,這樣市場工業化才能順利加速發展。

如今大多數人不會用佛手瓜去特意制作那端著名佛手瓜系列美食,但在超市等地肯定還能找到這種原材料用於我們生活中眾多其他地方。我們先前也說過,一物多用這是佛手瓜另一個受歡迎的原因,我們現在是否也可以將佛手瓜價值再度抵消商機呢?

結語

原來的香餑餑探索新的路徑實作新的商機還是有機會可能會發生思考未來美食的話題大家是否也能從這裏給出意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