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回應歐盟關稅霸淩,忌動口不動手

2024-10-07三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

沒有意外,歐盟惺惺作態了半天,還是對中國電動車動了手。其中最狡獪的成員就是西班牙,總理佩德羅·桑捷斯訪華時甜言蜜語一堆,結果投了棄權票,雖然這一票就算改投贊成,對結果也沒影響,但深刻體現了未來5年歐盟對中國的姿態——你有可能得到我,但你永遠得不到我。

也好,讓我們擺脫情感纏結,在商言商地用談判視角看問題。

一言以蔽之,歐盟要的是「技術轉讓型的中國投資」於本土落地,仿效當年美國汽車業不敵日本時的因應方案,想要市場準入,就來美國設廠,以保護競爭力江河日下的美國車企,並保住本地就業。

在德國首都柏林,一名男子走出一家大眾品牌汽車經銷商店。資料圖:新華社

中國車企在歐洲設廠以服務本地消費者,本身並不是壞主意,壞就壞在歐方用關稅脅迫的方式要求中國買單。日本政府當年的輸誠,雖沒有擊垮競爭力強悍的日本車企,但為美國「301大棒」的野蠻有效性開啟了一大惡例,形成了美國人心中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大棒有理,打你無罪。

換言之,若這次中國學習當年的日本,為蠅頭小利或「吃虧就是占便宜」的心態而委屈求全,依了歐方,這將對未來的中歐關系埋下各種惡果。

況且,這一次的故事有點不同,中歐當前在電動車技術上的差距,遠大於美日當年的技術差距,驕傲的美國也並沒有要求日本技術轉讓,因此中國絕不可為了歐洲市場而承諾技術轉讓,讓霸淩者低成本掠奪中方努力積攢出來的技術果實。

我最近才在台媒發表了一篇台半導體廠技術轉讓給印度塔塔集團的合作案,這家廠商(力積電)就是受到景氣轉淡,以及不敵大陸同行競爭,連連虧損下才只好「變賣祖產」,其處境與如日中天的大陸電動車廠完全不同。

當然,從談判角度來看,沒什麽是不可交易的,重點在於互換籌碼是否等值(或等價)。

例如,中方可要求歐方,以共同研發為契機媒合雙方企業,並享受歐方的政府補貼,研發出來的新技術彼此共享專利。由於研發基礎是中方的技術成果,合作以求精進,因此中國政府無需補貼。如此一來,「政府補貼」就不應被視為貿易障礙,而是新版「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此一規則,中方是重要參與者。

簡言之,以優勢技術促成新的國際規則,是值得中方考慮的戰略,既解決當前的問題,也為將來的國際貿易規則鋪路。不容易,但值得一試。

歐方不可能接受嗎?未必。義大利前總理德拉吉受邀為本屆歐盟委員會寫了一份報告——【歐洲競爭力的未來】,就能作為中國尋思歐洲戰略的線索。

歐洲央行前行長、義大利前總理馬利奧·德拉吉資料圖:Pool圖片

德拉吉的報告,歐洲的訃聞

關於歐洲的未來計劃,歐盟邀了三份稿,其中有兩份都是義大利前總理的手筆,除了德拉吉,萊塔(Letta)也寫了一份。不過德拉吉的報告更引人矚目,因為該報告裏的建議,歐盟全做不到,形同訃聞,但也正由此可見歐洲之病難以自愈。

德拉吉的報告長達400頁,是一份詳實的「歐盟困境指南」,必將成為未來研究「歐盟衰亡史」的寶貴史料。

越了解歐洲現況的歐洲人,讀了就越想哭,德拉吉分析得鞭辟入裏,命中要害,但就像電影【女人香】裏的那段經典台詞——「現在我走到了人生十字路口,我一直都知道什麽是正確的道路,無一例外,我都知道,但我從未選擇那些道路,你知道為什麽嗎?因為太他媽難了。」

若用一句話概括這份400頁的報告:歐洲只有變成美國,或中國,才能與中美競爭。

德拉吉指出,歐洲應克服三大挑戰:縮小與中美的創新差距;如何使脫碳與競爭力相容;如何增強經濟安全並減少依賴。

第一題,有賴於松綁大企業合並的監管,催生歐洲的跨國大企業,以強化創新能力。

第二題,有賴於將競爭力與壓低清潔能源價格掛鉤,讓減碳成為一門好生意。

第三題,有賴於建立自主供應鏈,以擺脫地緣政治依賴。

簡言之,歐盟應投入巨資,以政府幹預的形式「重燃成長」,包含創新、自主、脫碳產業工業化。德拉吉給出了10個產業——即能源、關鍵材料、數位化和先進技術、能源密集產業、清潔技術、汽車產業、國防、航天、制藥業、運輸——的具體改革路徑,以作為報告中最有價值的頁面。

德拉吉的宏偉願景,需要三個條件:團結的歐洲,龐大的資金,以及集權而強大的領導人。

首先,歐洲團結?不存在的。只有歐盟發生嚴重危機才能勉強將成員湊到一起,但即便是俄羅斯所帶來的所謂安全威脅,也不過促成了極為短暫的歐洲共鳴。而隨著烏克蘭的一路敗績,與制裁的無效,歐洲馬上又分裂,且分裂得比以往更嚴重。

其次,錢,錢,錢,什麽都需要錢。須知,即便是著名的馬歇爾計劃,每年也只花費歐洲1-2%的GDP,而德拉吉喊出的數位是相當於歐盟GDP的5%的公共與私人投資(最多8000億歐元/年)。錢哪裏來?歐盟委員會發債,可能是一個途徑,但這意味著成員每年要多撥款給歐盟,誰願意出?誰又敢買歐盟債券?

其三,集權而強大的領導人?哪兒來的「天命人」?德法現在兩個領導人都在吃土了,遑論在體制上將歐盟重新黏合成美式聯邦制。歐洲建制派與極右翼的鬥爭,已經成了持久戰,德法現狀就是歐洲亂局的最佳寫照。

由於以上三項歐洲都做不到,所以報告一出,立即就有歐洲輿論哀嚎,德拉吉證實歐洲衰退不可逆轉。「因為太他媽難了。」

既然德拉吉報告如此正確,實作又如此困難,那就代表歐洲在現實中必須尋求與中美兩國的合作,而中方不宜從歐洲整體的角度切入,應在不團結的歐盟成員中擴大自己的朋友圈,協助此一朋友圈盡可能實作德拉吉的願景,自成一個親華且繁榮的小歐洲。

誠然,這不容易,但透過貿易爭端與技術優勢,中國有條件重塑歐洲格局,前提就是別再將歐洲視為一個整體,因為歐盟委員會不可能成為中國的「友岸」,也沒能力團結歐洲。

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拍攝的歐盟委員會總部大廈一角。資料圖:新華社

貿易戰對歐洲不利

只要中方寸土不讓,貿易戰對歐洲較為不利。當前歐盟委員會采取邊打邊談的策略,就是假設中國會讓步,如果中方的因應是「邊讓邊談」,那麽歐方的「邊打」就形同擴增談判籌碼——既然你會讓,那我不打白不打。此其一。

關稅只是第一道難關,歐盟若想參照美國的極限施壓模式,未來還會以國安為由,徹底禁止「車用連網」裝置中的中國制品,包含半導體、系統軟體、通訊零件等等。不要忘了中東才發生的「低科技恐攻」,這事件是歐盟排除中國相關連網制品的最佳口實。因此,就算中方要讓,也填不飽歐盟的胃口,關稅談完了再談車用裝置,讓到最後會變成中國車企只能給歐制電動車「貼牌」,別以為這很荒謬。此其二。

中方的籌碼絕對不止歐洲食品或奢侈品進口管制,還包含關鍵礦物的出口管制。

此前談美國「301大棒」時我就提過,美國對中國的石墨征稅,為何有寬限期?因為美方現在找不到平替。美國如此,歐洲又何嘗不是?因此,石墨的出口管制也是籌碼,它攸關歐洲鋰電池產業的發展。而這只是一例。此其三。

在電動車領域,如果中國將某些歐盟成員列為友岸國家,那麽合作天地寬,如何抵銷或避開歐盟的強制性關稅,方法不會沒有,只要有利於該國的技術與產業發展,同時有利於中方反制歐盟委員會的蠻橫保護主義,那就是雙贏,值得讓。只是怎麽個讓法,要計算清楚利弊得失,謀定而後動。

從德拉吉報告中可看得出,綠色轉型對歐洲十分重要,它攸關新的產業成長動力,也攸關能源成本的降低,加上歐盟本來就為自己設定了時間表,壓力自然比中方大得多。況且,在歐洲人眼裏,當前美國的貿易政策才是綠色轉型的最大障礙,現在若完全隔絕中國的技術成果,歐盟的脫碳願景將孤立無援,既達不到新產業目標,也達不到脫碳目標,能源成本亦難以降低。

還有一點,可能是最重要的,即中國不能讓電動車議題中的歐洲隊友「失望」,如德國(車企),可以說是花了很大的力氣警告歐盟,對華發起貿易戰後果不堪設想,如果此後發現中方竟然一讓再讓,不但沒什麽後果,還反證了法、意等國對華強硬有理,那麽就後患無窮,以後誰願意與我們站在同一陣線?

總而言之,歐洲自認在中美賽局裏自己是搶手貨,將此視為手上最大的籌碼,所以其姿態必然是「你有可能得到我,但你永遠得不到我」,將小惠包裝成大恩,用五毛跟中國換一塊。這可不是我們所樂見的新規則與國際秩序,即便只為了避免被當成提款機,中方也不能無償讓步,或得不償失。

有行業中人分析,即便被課征高關稅,中國電動車還是有利潤的。個人建議不要用這種阿Q思維看問題,因為關稅不會是唯一的門檻,所有能壓低整車成本的環節,都有可能被釘選為政府補貼的產物。我們現在面對的早已不是一個講道理的世界,而是凡事都可政治化、什麽都能武器化的世界。

因此,在談判桌上纏結車價問題,意義實在不大,人家要的是你的投資與技術,就是不想要你制造的車。歐盟願意持續談判的意思就是,假裝給中方一點希望,反制就不會太用力,用意不是達成共識,而是讓你別還手。既如此,再談一年都不會令中方滿意。

總之,因應歐盟關稅霸淩,切忌動口不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