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南修舉辦艾草種質資源鑒定暨首期采收活動

2024-06-08三農

「鐮刀再高一些,每一株保留15cm左右的根茬。」「大家按照地裏的標牌分類收割、稱重、標記,工作人員做好數據統計。」6月6日,南修區艾草種質資源鑒定暨首期采收活動在南修虎頭村種質資源圃舉行。

重慶中醫藥學院、重慶市藥物種植研究所、南修區科技局、南修區農委、河圖鎮政府相關負責人,重慶市艾產業研發與服務中心課題組專家和虎頭村村民共30余人參加活動。

課題組專家指導村民采割。張源攝

采收現場。張源攝

采收小組由課題組成員和當地村民組成,在課題組專家的指導下,根據預定計劃對每個艾草種質資源品類按照統一的采收面積、固定的采割高度、精準的數據標註進行樣品采集,為課題組在實驗室對植株進行品質分析、產量測定、生產性狀測定提供了可靠樣本。

采收小組標註植株資訊。張源攝

艾草植株號牌資訊。張源攝

「重慶大多以野生艾草為主,沒有適合本土種植的艾草品種,導致重慶艾草種植產業產量和品質均不穩定,於是我們在全國範圍收集艾草種質資源進行良種繁育,篩選培植出適宜重慶本土的優良新品種在全市種植區進行推廣。」重慶市藥物種植研究所楊成前介紹,研究所為支持重慶艾草產業發展成立了艾草專班團隊,並組建了重慶市艾產業研發與服務中心,在艾草種質資源收集與評價、良種選育、種源繁育、規範化種植、產地加工與貯藏、產品研發與生產、品質檢驗檢測與品質標準等方面開展深入研究。中心現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5人,在全國收集艾草種質資源86個,建設良種繁育基地10余畝。

楊成前表示,下一步,中心將成立重慶市艾產業聯盟,整合行業資源,繼續從產業、科研入手,全面推進艾草產業全鏈條發展,因地制宜選育高含量、高出絨率的新品種,並在艾葉及產品相關品質標準建立、艾相關產品開發、專利獲授、大健康產品備案授權、艾相關醫療器械(二類)生產授權、產品研發及中試生產線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規劃技術支持建立艾草規範化種植基地2萬畝,力爭到2035年全市艾產業產值超10億元,為富民增收提供助力。(張源、張小滿(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