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大連櫻桃授粉藥私配私賣亂象調查:黑作坊批次生產假藥,網上銷售

2024-03-15三農

視訊 | 大連櫻桃授粉藥私配私賣亂象調查。 新京報我們視訊 出品

近日,遼寧大連多名櫻桃種植戶反映,因使用私人調配的「授粉藥」導致自家櫻桃大批次減產,損失慘重。

種植戶口中的「授粉藥」,又叫櫻桃坐果劑,是一種植物激素和營養元素組成的混合藥劑,使用後可以刺激櫻桃無需授粉直接形成果實,並使櫻桃膨大,提高櫻桃樹產量。

新京報記者在當地調查發現,不少商戶、農戶私自調配櫻桃授粉藥後售賣,更有小作坊流水線生產並透過網路銷售私配的授粉藥,其所生產農藥瓶身標簽上未標註農藥登記證號。而調配授粉藥的原藥料,也存在標註與備案不符的情況。

依照【農藥管理條例】規定,農藥登記證應當載明農藥名稱、劑型、有效成分及其含量、登記證號以及有效期等。

北京市中聞(西安)律師事務所律師譚敏濤表示,中國實行農藥生產授權制度,只有經過國家有關部門授權後,相關企業才能進行農藥生產,「個人批次生產這些農藥,而且對外進行銷售以及經營屬於違法行為。」

3月14日,新京報記者將相關線索及證據舉報給大連市農業農村局,目前,大連市農業農村局執法隊正會同相關部門進行聯合執法查處。

使用私自調配的授粉藥後,櫻桃樹減產

2月下旬,大連多名種植戶帶記者看了他們受「藥害」的櫻桃樹。

瓦房店市一櫻桃大棚裏,大部份櫻桃樹果子稀疏,樹下鋪了一層黑色落果。與之不同的是大棚裏兩棵正常結果的樹,一簇有二三十顆果子。

左側為用了私配授粉藥的櫻桃樹,右側為用正規授粉藥的果樹。 新京報記者 閆沫琛 攝

種植戶張偉(化名)向記者介紹,果樹出現不同結果情況,是因為用了兩種不同的授粉藥。正常樹用的是農資公司的授粉藥,出問題的果樹用的是私人調配的藥,是張偉從另一位種植戶手中購來的。

大連市普蘭店區,李清(化名)家的大棚中400多棵櫻桃樹的花枯萎發黑,「被‘燒死’了。」果柄也比正常的更細,果核又黑又小。李清介紹,今年果樹開花之後,他用了農資店私配的授粉藥,隔十幾天後,再次重復用藥。這批樹2023年產值80多萬元,「今年損失近半,已經沒辦法補救。」

左側為正常櫻桃花,右側為用私配授粉藥後的櫻桃花。 新京報記者 閆沫琛 攝

新京報記者拿到了二人所說的授粉藥,從外觀看,它是由礦泉水瓶罐裝的褐色或黑色液體,瓶身沒有任何標簽和標識。

根據【農藥管理條例】,農藥生產企業應申請農藥登記、農藥生產授權證,經營者應申請農藥經營授權證。需要有與所申請生產農藥相適應的技術人員,廠房、設施,品質管理和品質檢驗的人員、儀器和裝置等。農藥登記證應當載明農藥名稱、劑型、有效成分及其含量、登記證號以及有效期等。依照【農藥管理條例】第四十四條規定,未附具標簽的農藥,應當按照假農藥處理。

新京報記者在當地買到的某品牌正規授粉藥方案,由五樣原料藥組成,包括赤黴酸、對氯苯氧乙酸鈉、14-羥基蕓苔素甾醇、氯吡脲、萘乙酸。每種藥獨立包裝,包裝上有配制方法和使用說明,均顯示幾種藥為植物生長調節劑。

種植戶買來的私配櫻桃授粉藥。 新京報記者 閆沫琛 攝

其中幾位農戶帶領記者找到今年賣給他們授粉藥的劉某。

瓦房店市的劉某有多重身份,他既是種植戶,也是農資經銷商,自稱幹這行13年,從沒出過問題,「今年翻車了」。他賣給了15家農戶,全部出現問題,「賠都賠不起」。

劉某表示,藥是他私自調配的,主要原料是「920農藥」(赤黴酸),加上一些調節劑,「主要配料跟往年沒有區別,但其中一種換了。」他猜測可能是這個原因導致藥出現問題。

劉某告訴記者,去年,他購買原料農藥的成本只有6000元左右,配出的授粉藥賣出價是100元一套,一共賣出400多套,收入4萬多元。

為何私配的授粉藥會導致減產?遼寧省農科院果樹所張琪靜研究員分析稱,自制的藥在劑量上容易掌握不好,「我們提倡小劑量、少次數地在合理範圍內使用,如果過量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反而會抑制櫻桃生長。」

山西農業大學果樹研究所櫻桃團隊負責人聶國偉表示,氣候、植物栽培條件、藥物配制比例等都會影響授粉藥的施用效果。「比如今年連陰天比較多,影響到藥的發揮,會造成減產絕收等嚴重後果。」

聶國偉表示,目前,國內沒有授粉藥配制的行業標準。

「黑作坊」批次生產授粉藥

新京報記者暗訪發現,大連多地存在個人、農資商店、小作坊私自調配授粉藥並出售的情況。

大連金州區一名農戶在家中賣授粉藥,記者在其家中見到成箱的沒有外標簽的藥,店主建議記者先買兩套,一共4瓶,共計200元。而農資店中正規的授粉藥一瓶大約貴出二三十元。

瓦房店一家農資店店主張某售賣一種名為「霸氣櫻桃哥」的授粉藥。他告訴記者,授粉藥是他自己兌好的,不會有問題,「要是有問題能賣到現在嗎?」店鋪沒有開門,記者根據店鋪招牌上的電話,找到店主張某後,張某讓記者到指定地點拿藥。

在普蘭店區「大連鑫燁農資有限公司」農資店,店主李某稱,在他那裏只能成箱拿,有人最多拿10箱。

記者發現,店裏售賣的私配授粉藥帶有包裝,看起來和正規農藥相似。但其外層貼上的「包裝」上沒有任何農藥登記、生產授權證號和配料表,記者查詢後發現,其登記的生產廠家地址也不存在。

在普蘭店區南山路上,記者找到了一家「黑作坊」,批次生產授粉藥。

該作坊位於臨街商鋪,但外面無任何商鋪標牌。記者進入鋪面後看到一間茶室,茶室旁有一道暗門,暗門外用不透明的簾子遮蓋,拉開簾子才能看到作坊全貌。

暗門內是一道生產流水線,各類機器正在運轉中,地上堆滿了調變授粉藥的各類原料和包裝瓶,有工人正準備往瓶子上貼「標簽」,整個屋內充滿了刺激氣味,而正在進行生產的工人們身上沒有任何防護措施。

「黑作坊」裏的私配櫻桃授粉藥生產線。 新京報記者 閆沫琛 攝

記者觀察,該作坊沒有營業執照、農藥生產授權證書等正規生產農藥所需的證件,所生產農藥瓶身標簽上也未標註農藥登記證號、農藥產品標準號。

工人介紹,「這裏開了將近二十年了」,得知記者要買藥後,打電話叫來了老板娘。

老板娘向記者表示,自家生產的這些藥不線上下銷售,「基本上都是網路銷售,往省外發的。」

隨後,記者在網路平台找到老板娘所說的網店名稱,在溝通中,客服稱,店鋪每年發貨5萬多套,批發價100元一套,零售150元一套,「我家是源頭,很多家都在我這裏拿貨。」

記者從網上購買到該作坊生產出的櫻桃授粉藥,其外觀與正規農藥類似,外標簽上帶有使用說明等,但並沒有成分、農藥登記證號。

作坊生產的櫻桃授粉藥。 新京報記者 閆沫琛 攝

【農藥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農藥經營者不得加工、分裝農藥,不得在農藥中添加任何物質,不得采購、銷售包裝標簽不符合規定、未附具產品品質檢驗合格證、未取得有關授權證明檔的農藥。

記者調查發現,小作坊、農資店、農戶等自行調配並對外售賣的授粉藥,沒有任何規範的原料配比或安全評估,原料來源也存在標註與備案不符的情況。

據普蘭店一位知情人介紹,當地調配「授粉藥」大多會用到一款名為「防落素」的原料。記者從知情人處獲得此款「防落素」,查詢發現,其生產廠家為遼寧丹東市紅澤農化有限公司。

該公司官網顯示,「防落素」是一種提高坐果率、促進植物增加產量的植物激素。此款「防落素」產品包裝盒上寫有「高效安全的植物激素」字樣,記者查詢包裝上的登記證號後發現,該登記證號對應的農藥是一種「低毒的有機銅殺菌劑」,主要功能是提高作物抗病能力。

根據【農藥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農藥生產企業不得在農藥的標簽中標註虛假、誤導使用者的內容。

未經授權生產銷售農藥涉嫌違法

當地為何存在私配授粉藥情況,張琪靜研究員表示,私配授粉藥有市場,是因為「種植戶長時間使用私人調配的藥,已經形成風氣,大家受益了,一時也很難接受正規的藥。」

近幾年,張琪靜也在透過講課、指導等方式,向農戶普及正規廠家生產的、成分明確的授粉藥,「但一些人出於掙錢的目的,不把這些介紹給別人。」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王寶剛表示,「私自調配授粉藥的行為主要是一些利益因素在裏邊,需要把這種私自生產銷售行為遏制住,不能說誰都可以配這個藥。」

王寶剛表示,授粉藥的私自調配銷售會牽涉到食品安全的問題。「正規廠家生產的授粉藥是沒有問題的」,他表示,授粉藥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生長調節劑,根據以往的研究,使用生長調節劑後,果實內部會進行代謝,到果實成熟時,藥含量水平已經達到比較低的狀態,但私配藥容易出現激素過量的情況。

針對私配農藥涉及的法律風險,北京市中聞(西安)律師事務所律師譚敏濤表示,中國實行農藥生產授權制度,只有經過國家有關部門授權後,相關企業才能進行農藥的生產,「個人批次生產這些農藥,而且對外進行銷售以及經營屬於違法行為。」

【農藥管理條例】第五十二條規定,未取得農藥生產授權證生產農藥或者生產假農藥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生產,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的產品和用於違法生產的工具、裝置、原材料等,違法生產的產品貨值金額不足1萬元的,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1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10倍以上20倍以下罰款,由發證機關吊銷農藥生產授權證和相應的農藥登記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月14日,新京報記者將相關線索及證據舉報給大連市農業農村局,目前,大連市農業農村局執法隊正會同相關部門進行聯合執法查處。

新京報記者 閆沫琛 雷燕超 趙敏 實習生 周芷若

編輯 劉倩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