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鄉愁墨點丨貢米村:稻花香裏品鄉愁

2024-09-10三農

位於遵義市紅花崗區西北郊的海龍鎮貢米村,村內良田千畝,土壤肥沃,陽光充足,盛產水稻,為遵義市主要產糧區。村裏生產的大米品質優良,頗負盛名,明朝洪武年間便有「貢米之鄉」的美譽。

【遵義府誌】載,明洪武二十一年至正德四年(1388—1439年),播州府為朝廷設茶倉,商人將海龍「油粘米」(以茶換大米)送往朝廷,深受好評,鄉人謂之「貢米」。

雖有沃土良種,但因交通不便,種出的大米等農產品一度無法外銷,村裏勞動力紛紛外出務工,良田肥土一度陷入荒廢。

為此,貢米村村支兩委堅持「一村一特」「一村一品」戰略,帶領大家共同奮鬥,接續發展海龍貢米產業,重新喚起了村民種糧的積極性。

貢米村依托貢米的品質優勢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堅持「嚴標準、高品質、走出去、富全村」基本原則,全力營造貢米產銷文化氛圍,將海龍貢米打造成為遠近聞名的「遵義特產」。

2020年,「海龍貢米」成功申報「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如今,海龍貢米產業日漸壯大,村裏發展蒸蒸日上。2023年村民人均收入達2.4萬元,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500萬元。農民們世代耕種的水稻,煥發出嶄新的生機,帶給他們致富的新動力。

貢米村1300畝連片梯田,不僅出產優質大米,也是孕育薅秧歌的搖籃。其孕育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歷史的海龍薅秧歌。

【遵義府誌】中有載:「盛夏,男女遍布田間,背雙手,弓雙腳,邊歌邊走唱‘薅秧’。」每到薅秧時節,田間就能聽到悅耳的歌聲。

作為一種勞動歌,海龍薅秧歌吸收相容了包含四川號子在內的多種民間音樂元素。經長期的傳唱打磨,形成了海龍薅秧號子的特色和規模,從一兩個簡易上口的「平腔、蛤蟆腔」發展到具有五六十種曲譜的勞動歌,不斷豐富、充實。

上世紀70年代,文旅部曾開展「全國民曲民間文化十大整合工程」工作,經過收集整理,海龍薅秧歌被納入【中國歌謠整合·貴州遵義卷】,正式出版。幾十年間,海龍薅秧歌在省市的很多活動上表演,讓人們了解到這項起源於田間的藝術。

作為一種生產生活方式的伴隨物,已融入了海龍壩民眾的風俗習慣之中。

海龍薅秧歌的第三代傳承人馮世剛在村裏組織了一支三十多人的唱歌隊,年紀最大的有八十多歲。雖說沒有固定的練習時間,但大家有空的時候都會幾人聚在一起唱上幾曲。平時只要有人找到他學海龍薅秧歌,他都會竭盡所能教授他人。從2013年開始,馮世剛每周都會到海龍鎮中心小學,教四百多名學生唱海龍薅秧歌。

一縷縷稻花香,一抹抹鄉愁濃,來貢米村的田野走走,望見一處處新變化,感受一曲飄香的樂章。

全媒記者:石影

來源:遵義市新聞傳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