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富春江水位回落,「江心小島」村民回家:謝謝,安置點和守家園的每一位

2024-06-29三農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俞倩瑋

「回去趕緊餵雞鴨。」

「渾身黏答答的,到家先洗澡。」

富陽東洲街道新民小學安置點門口,村民們拎著大包小包,排起長隊,等待著接泊的班車。

他們不時看看天上不算熱烈的太陽,但眉宇間還是透著笑意,聊天的嗓門有點大。

今天(6月29日)雨停了,富春江水位逐漸回落,前些天從新沙島和五豐島轉移至安置點的村民,終於可以回家了。(輪渡駛向岸邊,公交馬上接駁,富陽新沙島村民大轉移,潮新聞現場直擊)

安置點裏打包收拾行李的村民 俞倩瑋攝

分組排隊上車 俞倩瑋攝

大包小包踏上回家路

村民笑著向工作人員致謝

見慣了汛期大風大浪的村民,在轉移離島這件事上,顯得很淡定。

安置點的幾日裏,生活井然有序。

但是,提到能回家了,他們一下激動起來,迫不及待做著準備。

天色剛亮,家在五豐島的村民何阿姨就起床了。

簡單洗漱後,她開始疊被子收拾床褥,連同生活用品,用力塞進包裏。

「抓緊時間弄好,急著回家啊。」記者到時,不到10點鐘,村民們大多已經收拾好行李吃完飯,坐在床邊等。

「你吃了嗎?我這兒有。」何阿姨從兜裏翻找著,遞給記者零食。

這些都是安置點給大家準備的食品,有白桃夾心口味和芝士夾心的麵包、小餅乾等等。

「開車到五豐島的登船碼頭近1小時,工作人員怕我們路上餓了,所以準備了吃的,很貼心的。」何阿姨說。

回家第一件事,何阿姨打算裏裏外外打掃一遍。

10點半左右,第一班接送村民的公交車駛入。

現場的村民分成組,每個人身上都貼著號碼牌。按次序,排隊挨個上車。

「慢一點,不要急,」工作人員拿著喇叭維持秩序,行動不便的老人由誌願者攙扶上車。

分組排隊上車 俞倩瑋攝

人群中,有幾個老熟人的身影。

鄭校長看起來很疲憊,薄汗掛在額頭,聲音有點沙啞。她笑著和記者打招呼:「今天回去可以好好睡覺了。」

作為安置點的「管家擔當」,新民小學校長鄭燕紅連日來奔走在安置點各個角落。

她和管理團隊一起,從發放餐食、清潔衛生到放電影、開少兒課……樁樁件件都要操心。

東洲街道的工作人員小陳守在便民服務角給村民發放麵包。

「等他們撤了,我們還要留一會善後,整理、打掃等等。」小陳將零食打包好,交到村民手上。

「你們辛苦了啊!」一位村民拉著小陳的手,連連道謝。

「應該的!」小陳笑著回答。

逆行返島的守護者還在工作

村民回來,要讓他們舒心放心

陳家埠渡口,公安、醫護人員、民間救援隊等多支隊伍在此等候。

新沙島村民已經陸續被安全護送回家。

乘船回家的新沙村村民 俞倩瑋攝

13點,記者趕上了最後一班船。同船的村民,大多是騎著電動車從安置點出來的。

「聽村幹部說,家裏一切都好的,我們就放心了。」一位村民閑聊起來。

不到10分鐘,輪船抵達新沙村碼頭入口。

新沙村上船碼頭處的橫幅 俞倩瑋攝

一張紅色大橫幅映入眼簾:歡迎村民回家!

迎風而來一股潮濕的味道,村道兩岸依舊能看到暴雨過後的痕跡。農田裏的莊稼部份仍浸泡在水裏,但比起幾天前,水已經退去不少。

坐著擺渡車進到村裏,幾乎家家都已經敞開大門透氣。院子裏曬著毛毯、地墊,陽台上晾了衣服。

「村民要回來了,要讓他們感到舒心放心。」淩晨4點,村書記姜國林就和幾位工作人員起床打掃村子衛生,清理道路上的雜草樹枝、碼頭淤泥。

新沙村黨總支書記姜國林 俞倩瑋 攝

清掃之後,姜國林也沒顧得上休息。一早上,他的電話響個不停,一直忙著部署工作:安排巡查任務、接送分工、安全保障……

在他的辦公室,長椅上還堆疊著臨時鋪的被單、被子,以及沒來得及洗的衣服。

桌子上散落著零食、蘋果、泡面、藥品。

新沙村黨總支書記姜國林 俞倩瑋 攝

他看起來有點浮腫,眼睛裏布滿血絲,頂著大大的黑眼圈。

「我就一個人在這,家人都去安置點了,我也就直接待在辦公室了,沒回家。」

人員大轉移後,包含姜國林在內的10位守護者返島,兩兩搭檔,每小時輪換一次,及時巡查防洪堤排澇站情況。

他們中有副書記、副主任這樣的村幹部,也有排澇站負責人,最大的71歲了。

「都有經驗,也非常認真。」姜國林稱贊起他的幾位搭檔。

沒聊幾句,一通電話打過來,姜國林又要忙著去第一區塊巡查堤壩。

他站起來,手扶著腰,兩腿叉開走路。

「您這是怎麽了?」

「腰痛,老毛病了。」

他有點艱難地騎上電瓶車,朝著遠處開走。

天氣悶熱,汗水一直往下淌。

不只是姜國林,村民順利回家後,這些守護者們仍在忙碌——

江面上,消防、狼群救援隊的人員一趟趟往返;島上,區裏派駐的工作人員和村幹部,忙著清理積水。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