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一周前,網友還在冷嘲熱諷!這一次,浙江省政府狠狠地打臉了網友

2024-03-31三農

提起"教授"這個頭銜,人們腦海裏往往浮現書齋裏的學者形象——襟袖飄然,沈迷鉆研,置身於理論的海洋之中。而"農民"一詞,則讓人聯想到手握鋤頭、滿身泥土的勞作場景。

誰也沒有想到,在新時代的浙江,這兩個看似南轅北轍的詞語,竟然能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讓"農民當教授"不再是議論紙上空談的口號,而是切切實實的新理念新實踐。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農業生產實作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總體上使農村面貌煥然一新。但與此同時,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在實踐中還存在一些不足,離農民的真正需求仍有一定距離。

很多前沿的農業科研成果,由於種種原因滯留在書本和試驗田,遲遲未能轉化為助農增收的實用技術。有些農民雖勤勞務農,但對新理論、新技術了解還很薄弱,依然停留在老老實實種地的傳統水平。

在新時代的今天,這樣的現狀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們熱切期盼,能夠得到更多有針對性、切合實際的科技支持,而不是被層層嚴格的學歷、資歷限制所困擾,與真正的專家智慧和前沿研究隔絕。

為了打破這一困局,一場由農民主體、專家參與、政府引導的創新實踐在浙江悄然興起。

農民的"補習班"

走進浙江農村,你會發現一些熟悉的場景:農民們手把手地跟著專家學習最新技術,邊實操邊討論;專家們也不再局限於書斎,而是走進大地,深入基層一線。理論與實踐的互動交流,正在重新定義"教授"和"學生"這兩個詞語。

這就是浙江"農民當教授"理念的一個生動寫照。在這個過程中,農民既是學生,又是教授;專家們也兼具"教授"和"學生"的雙重角色。

新理念下的"補習班"不再是單向輸出,而是平等交流。專家們從農民身上學習實踐經驗,並將理論知識與之對接,及時調整最佳化研究方向;農民也在專家的指導下掌握了諸多最新技術,進一步開闊了視野和思路。

這樣的互動模式,旨在切實加強科技同農業生產的緊密結合,促進理論和實踐的高度統一,讓農業生產向著規模化、集約化、科學化、生態化方向穩健發展。

一張幸福底色更濃的"畫卷"

若從更高的視角俯瞰浙江這片熱土,你會發現它正在一步步繪就一幅農村振興的新畫卷,其中知識的力量是最鮮亮的底色。

在這幅畫卷中,我們看到專家們與農民並肩作戰,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撒著新鮮知識;看到曾經被學歷門檻所困擾的農民們,如今也能接受系統培訓,獲得與專家對話的平等資格;看到一些創新型農場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正在成為新型農業科技成果的集中地……

而在知識的光芒下,鄉村振興正在穩步推進。農村不斷向著人才集中、產業集聚、功能完備的新型現代化小城鎮化邁進,很多知識分子也願意紮根鄉村,為田園綜合體建設貢獻智慧。

當然,這條征途並非一蹴而就。需要政府不斷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激發基層主動性;需要高校、科研院所加大科技供給力度,加快成果轉化;還需要農民自身主動作為,勤於學習新知識……只有各方通力協作,知識與實踐的雙輪驅動,農村振興之路才能越走越寬廣。

一次徹底打臉的"尷尬時刻"

正當浙江的新實踐碩果累累之際,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讓這項工作的卓越成績得以展現。

一位默默耕耘的養殖戶因為養殖技術失誤,使整個家庭的經濟命脈瀕臨斷絕。眼看蝦苗大量死亡、血本無歸,他和妻子幾乎陷入絕望。就連他們的90後女兒也一籌莫展,不知如何解決這個棘手難題。

正當一家人犯愁之際,聰明的女兒靈機一動,在"浙裏辦"網上政務平台留言求助。沒想到,僅僅幾個小時,浙江農業農村廳的專家就主動找上門來,精準診斷並及時解決了問題,挽救了這個家庭的經濟命脈!

這件事一經在網上曝光,立刻引發熱烈反響。無數網友被浙江政府的高效率和專業水準折服,紛紛叫好稱贊。而官方的回應則更加謙遜有加:"農業關系著農民的生產,我們非常重視,所以問題都是立即回復,最晚也是當天回復!"只是一句樸實的話,卻讓人感受到浙江政府的紮實作風和對百姓的誠摯關懷。

有意思的是,就在這件事發生的一周前,浙江農業農村廳廳長曾在新聞釋出會上提出"讓農民當教授"的理念時,還遭到了一些網友的質疑和冷嘲熱諷。一些人嗤之以鼻,認為這不過又是一個紙上談兵的口號。

但是,眼下事實已經狠狠打了這些人的臉。短短幾個小時內現場解決了養殖戶的燃眉之急,可見浙江將專家智慧送到了基層第一線,切實讓"農民當教授"理念落到了實處,而不是停留在空談層面。

對於這個尷尬時刻,我們也沒有太多言語可說。只是靜靜地期盼,還在懷疑這一理念的人,是時候重新反省了。

前景是美好的,路也一定會更加寬廣。讓我們拭目以待,期待浙江"農民當教授"的新實踐,在知識的滋潤下結出越來越多的碩果,成為全國農村振興的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