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雲南水富:做強「竹」產業,推進生態富民

2024-01-12三農

近年來,昭通水富市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發展綠色富民竹產業,持續推動林竹資源價值轉化,助力農民增收致富。2023年,全市竹產業面積達25.2萬畝,竹類品種20余個,竹產業總產值實作3000余萬元;種竹農戶戶均增收萬元以上的達150余戶,竹產業成為當地農戶的「綠色銀行」。

該市太平鎮、兩碗鎮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宜竹子生長,相關部門結合實際,透過政策支持、示範引領、標準化發展,積極引導山區農民科學種竹,改良中低產竹林並進行精細管護,實作精耕細作、規模發展、科學種植,逐年擴大竹產業規模,使產量產值持續增長。

為了推廣科學種植竹產業技術,水富市專門派出林業局林業科技幹部下沈基層抓好技術指導服務,並示範帶動村民抓好竹產業發展。透過政策引領,昭通市「鯤鵬計劃」人才、林業科技員譚幫敏專門成立水富鑫達農林科技綜合開發有限公司,以公司+集體經濟+農戶的方式,由村民土地入股,她出技術和資金的方式,帶動村民一起發展。

「種竹是一門技術活,清林、打塘、栽植、管護等每個環節都需持續不斷地管護,一年要進行2至3次除草,成林後留筍養竹……」譚幫敏每年到各村開展現場技術培訓,手把手教群眾如何種植方竹,不斷提高村民科學種竹和管護技術。

三角村是水富市最偏遠的苗族聚居村落,過去,村民發展缺乏產業支撐,2020年,三角村開始大面積種植竹子,使全村竹產業組織化、規模化、規範化程度大振幅提高;該村鑼鍋自然村7個小組130戶種植方竹10000余畝,成功建立兩碗鎮內的第一個「萬畝方竹示範基地」。目前,全村669戶群眾已發展竹產業超過35000畝。

為了做強該村竹產業,三角村總支書記馬光均牽頭成立村集體經濟有限公司,公司按5:5的利益分配比順利流轉林地5000余畝種植方竹和筇竹,以「黨組織+村集體+公司」的發展模式進行管理。2020-2022年,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均超20萬元,2023年收入41.17萬元,實作了集體經濟薄弱村向示範村的改變。

「竹產業已成為三角村的支柱產業,預計2年後達到全面豐產期,豐產後年經濟收入可達1億元,群眾人均可增收3萬余元。」馬光均如是說。

為了方便群眾采筍,水富市有關部門積極想辦法幫助群眾打通采筍道,夯實竹產業的基礎設施,解決運輸問題。

「2023年,我們整合資金700萬元,以每公裏補助10萬元的形式給各村建設采筍便道路,目前,由群眾投工投勞已修建了采竹便道路67.5公裏。」市林業局局長楊值雄說。

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作,水富市做強「竹」產業,推動竹資源優勢轉變成更多的生態經濟紅利,不斷賦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進生態富民,竹產業帶動群眾收入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雲南網通訊員狄廷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