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生豬價格過了8月份21元的高點之後,就開啟了一路震蕩下跌的模式。截止到目前,全國生豬均價已經跌至19元/公斤。養豬的盈利水平也由之前最高時的800元/頭,降至現在的500元/頭左右。
當下的養豬利潤來自於行業紅利,並非自己的能力!
客觀來說,500元的頭均盈利水平,對於生豬養殖來說已經算是難得的「高利」。但是養殖戶的擔憂來自於,這種「高利」行情恐怕不能持久。據豬好多數據監測顯示,進入9月份以來,生豬價格已經累計下跌了1元/公斤,養豬的利潤空間眼看著在一點點變小,甚至在不遠的未來,養豬可能又會重回「虧損」時代!
據官方數據顯示,中國能繁母豬存欄量自2024年4月跌至最低的3986萬頭之後,從5月份開始已經連續增長了3個月,到7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達到了4041萬頭,相當於3900萬頭正常保有量的103.5%。而能繁母豬存欄量對應的是10個月後的肥豬出欄量,由此可以推算,明年5月前後的生豬出欄量依舊處於高位。
此外,從新生仔豬數量看,過去幾個月,規模豬場新生仔豬數量也連續3個月高於4000萬頭,這直接決定了未來4-5個月內的生豬出欄量。 由此推算,今年四季度一直到明年春季後生豬市場會持續放量,供應壓力較大,疊加春季的消費淡季特征,可以預期,明年的豬市又是競爭激烈的一年!
但是像牧原這樣的頭部企業已經提前做出了應對,就在前不久的行業會議上,牧原直接 提出了11元/公斤的成本目標。
所以,毋庸置疑,養殖競爭的核心永遠是——降本降本降本!
誠如牧原董事長秦英林曾提醒養豬人的那句話: 當下的養豬利潤來自於行業紅利,並非自己的能力! 那什麽是養豬的能力?
「豬價低於成本線,企業成本有1塊錢的優勢,那就比別人少虧1塊錢。豬價高於成本線,企業比別人就多賺1塊錢,這就是養豬的能力!而降本的核心是提高效率!」
硬體+管理!大豬企的降本之道
但是養豬還能從哪些環節提高效率實作降本呢?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先清楚當前影響降本的最大阻礙。
秦英林曾說過,在眾多的降本因素中最關鍵的是疾病,同時,疾病也是影響基因表現的最大障礙!
數據顯示,在非洲豬瘟防控方面,有10.7%的場能實作一次性拔牙成功,豬群損失5%以內, 平均每頭肉豬損失50元以上; 在藍耳病防控方面,如果藍耳陰性場出現藍耳流行,受胎率降低8.89%,窩均產活仔數降低4.81頭,窩均產健仔數降低2.33-8.2頭;哺乳仔豬成活率降低25-40%,透過封群、馴化、保健各種措施變為陰性穩定場, 平均到每頭肉豬損失100-150元。
而在原料、精準營養方面,按照業內人士的測算:
原料價值采購: 透過價值采購使噸均飼料成本降低200-300元,斤成本降低0.25-0.33元,折算到每頭肉豬造肉成本降低60-80元。
母豬階段精準營養: 綜合可以提高仔豬斷奶窩重3.6kg以上,每頭仔豬斷奶成本降低14.4元,按PSY28估算,每頭母豬帶來400元的收益,折算肉豬斤成本降低0.06元,頭均成本下降14-15元;
肉豬階段精準營養: 綜合降低肉豬斤成本0.12元,每頭肉豬成本降低28.8元。
很容易看出,疾病是對成本影響最大的「變動項」!
而為了盡可能的減少豬病對成本的影響,牧原建設了「天網工程」旨在抵禦151種病毒、181種細菌和27種寄生蟲,構建起高健康水平的豬群。除此之外,包括牧原的在內的很多大型豬企都建立了應對非瘟的「空氣過濾系統」。據行業媒體調研,截止目前,TOP52豬企中有33家已經裝配空濾系統,覆蓋山東、吉林、河南、安徽、江蘇等非瘟發生的高風險地區。其目的就是防範非洲豬瘟等各種病原體透過氣溶膠傳播,降低豬場疾病感染風險。
而在包括飼料技術創新、種豬育種進步、健康管理和養豬生產管理提升等多項降本策略中, 健康管理是利潤挖掘潛力最大的領域 ,占據了創新挖潛的54.5%,而生產管理也占據著重要的位置。
那麽,除了安裝「空氣過濾系統」等硬體措施,對於更多的規模場來說,還有什麽辦法可以實作降低疾病風險,提升健康管理水平胡 生產管理水平 ? 從模式上來看, 批次化生產或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批次化生產,是生產模式更是高效管理手段
母豬批次化生產以母豬的生理周期為依據,主要透過生產管理的調節和生殖激素的合理套用,做到批次配種、批次產仔和批次斷奶。母豬批次化生產同時依據母豬群的規模和豬場的生產條件,按不同型別的模式計劃組織母豬分群生產來實作處於同一生長水平的生豬進行集中飼養,使得生豬能在同一段時間內依次完成配種、妊娠、分娩、斷奶、疫苗接種,同步轉群和出欄,並進行集中肥豬銷售,實作「全進全出」飼養模式,從而實作提高豬場生產水平這一最終目標。
那麽批次化生產模式是如何幫助豬場有效降低疫病防控壓力的?又是如何幫助豬場實作高效健康管理的?
1.種源和育種方面
種源和育種是豬場的重中之重,在引進種豬時結合批次生產管理的理念制定符合本場生產情況的計劃,使後備豬快速入群,減少非生產天數,提高後備豬利用率。在批次時間安排下,提前制定育種方案,在育種數據記錄、選配和測定工作上充分發揮批次生產的管理優勢。
數據顯示,批次化生產模式下,做好後備母豬的科學管理,將後備母豬配種日齡從常規240-260日齡縮短至220日齡配種, 可以使得後備母豬頭均降低450元左右的飼養成本。
2.豬場環境和疾病防治
批次生產管理做到全進全出,空欄時間一致,可實作對圈舍徹底的清潔﹑消毒﹑幹燥,從而殺滅和凈化病原微生物,降低疫病傳播風險、阻斷疫病傳播。同批次統一免疫接種,批次內豬群免疫抗體整齊度高,避免交叉感染,對疾病防控更有利,減少保健用藥。批次生產中每個豬群中豬的情況基本一致,有利於快速準確地對豬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
4.飼料、飲水和空氣方面
各個階段的豬群對飼料種類、飼餵量和飼餵次數等要求不同,對飲水和空氣的要求也不同。透過批次生產管理將每個階段的豬分群後,統一同一區域豬群對飼料、飲水和空氣的要求,對飼料、飲水和空氣進行精細化控制,實作精準營養,提高飼料利用率,以提高豬場效益。
5.提高勞動效率,改善員工福利
與連續生產相比,母豬批次化生產的流程化管理使查情、配種和接產工作時間更集中,可減少查情和配種工作量,減少夜間接產工作量,也有利於免疫、去勢、保健等工作安排。
6.在數據管理方面
批次生產管理對規模化豬場的數據記錄和管理高效且詳細,有利於後期數據分析從而更好的指導生產活動。
從豬場收益角度出發,合理、科學的批次化不僅不能增加成本,反而可以創造利潤。 批次生產不僅僅是一種生產模式,更是一種管理手段!
但是,批次化模式在套用中如何更科學、更高效?後備母豬如何做到早期精準入群?如何減少母豬的非生產天數?到底是18天批更好還是28天批更好?在執行過程中如何提升人效?這些和批次化生產效率息息相關的專業問題都需要科學的解答。
基於此,豬好多網、北京豬好多科技有限公司將攜手全國各大高校、科研院所、集團豬企、規模豬場等,將於 2024年11月27-29日,在江西南昌舉辦「2024母豬產業大會暨第二屆規模豬場母豬批次化生產產業峰會」。 圍繞中國生豬產業發展形勢、母豬高效繁育策略、批次化生產技術創新與高效套用等話題,匯聚行業專家、一線生產實踐專家、企業代表,共同分享真知灼見,與規模豬場、一線養豬人聚勢共進,助力豬場實作持續盈利!
後記: 在非洲豬瘟和各種傳染病的壓力下,批次化生產是更符合當前國內豬場的管理模式,利用批次生產的規律,全面提高各個環節的生產水平,充分發揮批次生產管理在規模化豬場的巨大優勢,為豬場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