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人類為了拯救魚,在水裏給它們建了個樓梯!然而魚卻爬不上去?

2024-05-26三農

導語

「為了讓魚類順利完成它們的洄遊旅程,人類給水中建造了‘魚梯’,然而魚卻無論如何都無法爬上去,在這個大城市內,人們竟然給魚類修建了樓梯」。
這段文章引起了網友的關註,紛紛留言說:「這樣做不就好像是白忙活麽」、「為什麽一定要在這座城市內建成魚梯,需要做出改變,讓魚能夠自己爬上來~」等等。

魚梯是什麽?
為什麽會在城市內建起魚梯?
魚又為什麽爬不上去呢?

一、水利工程發展的必要性。

在人們的生活中,水利工程所占據的比重越來越大,這不僅是因為水利工程是指人們利用水資源進行生產和生活的一項物質技術,同時也是人們在對水資源進行開發、管理和保護的「綜合性學科」。

中國幾千年來,就一直存在著水利工程建設的先進技術,同時也發展出獨具特色的水產養殖技術,尤其是在水灌、排灌、提灌等方面,為中國的農業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受到歷代統治者的高度重視和突破性的發展。

但是隨著大城市和大型農田向水資源充沛的湖泊和河流發展,用於灌溉和供水的水利工程的數量越來越多,中國的水利工程建設也經歷了從數量到品質的變遷,逐漸走向國際的發展方向。
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設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這些問題在對人們生產和生活有利的同時,也對當地動植物的生存環境產生了不利的影響,這也給不少動植物的遷移帶來障礙。

例如魚類,魚一般是在季節變換的時候,透過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進行洄遊,是人們生活中的重要食用動物,也是海洋生態系中的關鍵物種,因此,保護洄遊魚類的洄遊生態環境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中國,有著豐富的魚類資源,其中就有珍稀魚種,但是由於許多水利工程的開發建設,導致魚類遷徙路線常被切斷,在人類的日常的工農業生產活動中,許多有利於水產資源的良好環境得不到保護,造成了中國河流和湖泊魚類資源的減少。

在黃河中,就有77種魚類,它們在黃河中進行洄遊,一旦洄遊通路被切斷,其中的族群數量就會急劇下降,甚至會導致它們的滅絕,如日本鱘、中華絨螯蟹、何首烏魚等,這些魚類都曾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的瀕危物種名錄中。

而在長江中,鰱魚和鱅魚的數量也相應減少,而且由於長江中的汛期比較多,每年的6至8月間是魚類從長江上遊到下遊繁殖產卵的季節,這個時間段正好是長江流域地區水庫閘壩不斷封堵河道的時期,這就更加影響魚類的繁殖和生存。

在海洋中,鯊魚也是洄遊的重要魚類,存在著許多洄遊路線,其中澎湖群島附近的「澎湖鯨鯊」就是台灣最大的鯨鯊種類,也是罕見的珍稀魚類,但是在台灣周圍的水域,各種漁船非法捕殺鯨鯊,導致「澎湖鯨鯊」的族群數量已經瀕臨滅絕,這些都需要人們提高環保意識,進行保護和拯救。

二、魚梯的設計理念。

為了拯救這些洄遊魚類,人類開始著手解決魚類遷徙路線被切斷的問題,為此,人們仿照電梯的原理,造出了「魚梯」來保護這些洄遊魚類,使他們能夠順利完成洄遊路程。

魚梯采用了不同的設計和形制,但是它們都是根據魚類的生態習性、水流情況和周邊環境來設計的,魚梯的精髓在於它可以幫助魚類逐級上升,從而使魚類可以順利透過,達到繁殖的目的。
在魚梯的設計方面,首先要考慮的是魚類的生態習性,不同的魚類在河流中的停留時間也不一樣,部份魚類可以在水域中生活一輩子,而且它們沒有遷徙的特性;
部份魚類則會洄遊到海洋深處,每到繁殖的季節,它們就會來到河流中進行產卵,到了秋季,魚卵就將被隨波逐流,留到適合生長繁衍的水域中。

而一些高等漁類,如旌旗魚、跳水魚、鮪魚等遊速較快的魚類,它們就會在鯨鯊和巨型紅軟珊瑚群中尋找食物進行洄遊,因此,人們在建設魚梯的時候,就要考慮到不同魚類的遷徙高度,建造出一種適用於大部份魚類的魚梯設施。

其次,水流情況。
水流是酉水域中的脊梁,在魚類遊泳的過程中,不同的水流對魚類的遷徙高度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一方面,流速適中,魚類可以順利透過,但是流速過大,很容易讓魚類受傷,流速過小,又會因為流量減小,部份魚類無法適應水流環境,從而影響它們完成洄遊遷徙。

最後,周邊環境。
在周邊環境的考慮上,也就是魚梯需要建造在哪裏,要考慮到魚類遷徙的路線,從而建造在魚類經過的地方,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魚類順利透過的效率,而不需要魚類的遷徙路線發生偏移。

在建造魚梯的時候,就是要提供一個逐級上升的水平面,這樣,就能保證魚類順利透過,完成洄遊的目的。
人們根據不同的水域環境和自然地形來建造魚梯,魚梯的型別也有不同,在國外常見的魚梯型別有三種:「池式魚梯」、「凹槽魚梯」和「擋板魚梯」。

這三種魚梯設施各自有著不同的優勢,在中國也有著不同的地質條件,人們也會根據不同的自然環境建造魚梯。

三、魚梯的型別和使用情況。

「池式魚梯」不同於普通的魚梯,它不是單純的立體樓梯形式,而是在河道中開辟出一片由水池組成的池塘,然後透過人工手段,使水池中的水位升高,從而使魚類順利透過。

這種魚梯也有著不小的優勢,它可以根據不同的開采情況進行建造,同時,還可以保證池塘中的水位不會受到不同季節造成的影響,這樣,就能夠保證魚類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順利透過池塘。

同時,在「池式魚梯」的建造中,人們還會根據不同的地質條件和流速值,在池塘中建造不同的流速控制設施,這樣,就能夠保證水流平穩,從而進一步保證魚類的安全透過。

「凹槽魚梯」則是一種立體的樓梯形式,它會隨著水位的波動而發生變化,這樣的魚梯形式更加適合建造在水位波動較大的水域中,這樣,就能夠讓魚類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順利透過。

「擋板魚梯」則是一種簡單的設計,它是以長條的隔板為主體,隔板之間相互連線,同時和河道的地形進行結合,這樣就能夠保證河道的水流不受影響,魚類也可以在此基礎上順利透過。

在長江中,有著不少電站和擋河壩這對魚類的遷徙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許多魚類的遷徙路線都被切斷,族群數量也不斷減少,在長江中,就有著「兩道島」電站,一共有8道攔魚架,人們為了恢復魚類的遷徙路線,對魚梯設施進行改進和升級,增加了3種不同的魚梯。

在國內透過魚梯設施也是有的,如台灣周邊的澎湖群島就被聯合國列為世界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同時,還是珍稀魚種「澎湖鯨鯊」的聚集地,這些鯨鯊種類都是屬於洄遊的魚類,而且只會生活在海洋中,是非常珍貴的魚類。

後來,由於當地漁民為了賺錢,並沒有認真保護珍貴魚類,致使這些魚類的珍稀程度大幅降低,甚至有些鯨鯊種類數量瀕臨滅絕,從而導致澎湖群島的環境大幅惡化。

為了拯救這些鯊魚的生存環境,台灣澎湖縣當就曾計劃要在當地建造魚梯設施,但是由於環保法規的限制,並不能進行建設,於是,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澎湖縣漁業衛生所就在附近建造了兩條魚梯設施。

結語

人們在水利工程建設中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不能忽視,這對人們生活有著很大的影響,人們在今後的生產活動中,還需要減少對環境的破壞,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同時,還需要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
在魚梯設施的建設中,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魚類的遷徙路線,透過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還可以更加準確的為魚類提供遷徙路線,從而提高魚類的遷徙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