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研究生數量超過本科生?比學歷貶值更可怕的,是學歷倒掛

2024-09-22教育

學歷貶值愈演愈烈,疊加對畢業後就業的未知恐懼,越來越多人正在考研。

研究生數量超過本科生,這在過去是不可思議的天方夜譚,但如今,在一些學校已經成為現實。

蘭州大學日前公布2024年的在校研究生首次超過本科生總量。無獨有偶,浙江工業大學的數據也顯示,錄取研究生新生5382人,首次超過本科生新生5342人。

哪怕是清華這樣的大學,也很難例外。

2023年12月,清華大學的數據就顯示,該學年本科生新生人數3760人,而碩博研究生人數則高達12069人,上海復旦大學2023年10月統計本科生總人數15164人,而研究生人數則高達36690人,兩者差異懸殊。

這也意味著,當你走在清華復旦的校園裏,隨機從你眼前走過的,很大機率都是碩博研究生,而不是普通的本科生。

過去我們說學歷貶值,背後潛台詞是中國的就業市場已經無法容納這麽多的高等教育群體;但今天學歷倒掛現象愈發突出,這也表明,就業市場的惡化,要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嚴重。

為什麽越來越多人選擇考研?

首先最直觀的因素,就是因為本科生實在是太多了。

根據今年3月1日教育的統計數據,2023年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經達到60.2%,隨著國內本科教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本科畢業生,往往也意味著大學學歷的含金量降低,在就業市場中,已經不再具備競爭力。

尤其是疊加今天這樣一個極其內卷的就業市場,學歷貶值甚至是倒掛,也就成了一種必然。

除了本科生太多,就業市場不景氣之外,對專業選擇的「功利化」,也讓很多本科生猝不及防。

根據北京教育委員會的數據,理工學科的碩士招生數是文史哲學科的近百倍,這也表明,就業市場重理工輕人文,而碩士生自然也就跟著就業機會隨市場變化。

當然了,考研本身,也是為了應對當下的宏觀經濟環境。

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16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已經高達18.8%,這是自去年以來的新高;且這還是修訂後的結果,排除了在校生之外的數據。

青年就業,尤其是對剛畢業的大學生而言,最近幾年就業市場的慘淡,可謂用「史上最難」來形容。

就業市場眼下已經萎縮,同時畢業生每年依然高達千萬人,這些人受過高等教育,自然不甘脫下長衫,與其此刻投入到就業市場中,不如回到學校再進修,暫時逃避職場的競爭壓力。

國內就業市場黯淡的背後,本質上還是消費降級的結果。

一個人的消費就是另一個人的收入,同時也是他們的就業;當所有人開始消費降級的時候,對企業來說,除了降價促銷之外,另一個更有效的辦法就是最佳化人力。

在宏觀經濟周期的影響下,這也反過來促使更多本科生讀研,除了爭取更高的學歷之外,也是為了就業緩沖期,今天讀研的人當中,一半是真能幫助就業,另一半則是逃避心態。

但讀研本身,可能也無濟於事。

從現實的意義角度來看,一方面是許多專業根本無需讀到研究生的程度;另一方面,隨著教育成本的高漲,讀研的成本,也未必真的就能夠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獲得更高的報酬。

更重要的是,在一段可見的未來裏,就業市場恐怕依然無法提供這麽多的工作崗位。

考研讀博當然是一個出路,但考研讀博之後呢?

最近幾年,中國研究生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2023年,中國研究生教育招生人數已經是七年前的一倍,教育部數據顯示,去年中國普通本科招生478.16萬人,研究生招生130.17萬。

總體而言,本科生數量仍高於研究生,但在一些985和211高校,本研倒掛的現象也非常突出,在中國排名前列的高校當中,清華、北大、浙大、復旦,今年的研究生新生人數都超過了本科生新生人數,而今年出現本研倒掛的大學數量更是超過了40所。

從本科學歷貶值,一路卷到研究生博士生,但真實的就業市場,顯然也不單單是唯學歷論的。

本碩倒掛,最終可能還會反過來導致就業市場愈發內卷。畢竟未來十年,中國的高校畢業生依然還會維持在一個每年數千萬人口的大關。

如果眼下就已經如此內卷,那麽未來十年的青年就業率,更是不敢想象。

當宏觀上的難,照料個體的困境和現實,最終我們就會發現,原來宏觀經濟的好壞,和我們每個人的際遇息息相關。

從學歷貶值到本碩倒掛,青年就業市場越來越難,但這又是消費市場的低迷甚至是萎縮導致的,整個宏觀層面的消費至今難以恢復。

最終青年就業要想迎來一個春天,可能還需要等待下一個周期。

身處周期內,我們唯二能做的,就是要麽卷,要麽躺。

end.

作者:羅sir,關心經濟、社會和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發展背後的邏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