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一個語文老師的教學改革:用【詩經】打造學生的知識結構

2024-02-01教育

小明是一位初中的語文老師,他教了十幾年的語文,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非常了解。他發現,很多學生雖然能夠背誦課本上的知識點,但是卻不能理解和運用這些知識,也不能把不同的知識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讓學生感到枯燥和壓抑,也影響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

小明想到了一個例子,就是【詩經】中的一首詩【關雎】。這首詩是很多學生都熟悉的,它的內容是這樣的: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小明問了他的學生,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麽?他的學生都能夠回答,這首詩是描寫一個男子對一個女子的愛慕之情,用了很多美好的比喻和修辭。小明又問了他的學生,這首詩的結構是怎樣的?為什麽要用這樣的結構?這首詩的語言特點是什麽?這首詩的文化背景是什麽?這首詩和其他的詩有什麽異同?這首詩對我們今天有什麽啟示和價值?這些問題,他的學生就不太能夠回答了,有的只能說出一些模糊和表面的答案,有的甚至一臉茫然,不知道該怎麽說。

小明很苦惱,他覺得他的學生沒有真正學會學習,他們只是把詩歌當作一堆死的文字,而不是一種活的表達。他們沒有把詩歌和自己的生活、思想、情感聯系起來,也沒有把詩歌和其他的知識、文化、歷史聯系起來,更沒有把詩歌和自己的創造力聯系起來。他們缺乏一種知識結構,一種能夠讓他們理解、分析、評價、創造的知識結構。

小明決定改變他的教學方法,他想讓他的學生學習形成知識結構,而不是只是記憶知識點。他開始采用以下的步驟:

引入:小明先用一個有趣的問題或一個生動的場景,引起學生的註意和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比如,他可以問學生,你們有沒有喜歡的人?你們是怎麽表達你們的喜歡的?你們覺得古人是怎麽表達他們的喜歡的?你們知道【關雎】這首詩是怎麽表達一個男子對一個女子的喜歡的嗎?

探究:小明讓學生自己去閱讀和分析詩歌,找出詩歌的主題、結構、語言、文化等方面的特點,用自己的話解釋詩歌的意思和美感。小明不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和猜想,鼓勵學生互相討論和交流,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比如,他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每組負責一個方面的分析,然後在全班展示和分享。

拓展:小明讓學生把詩歌和其他的知識、文化、歷史、現實等方面進行聯系和對比,拓展他們的視野和思維,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比如,他可以讓學生了解【詩經】的背景和影響,比較【關雎】和其他的詩歌的異同,探討【關雎】對我們今天的啟示和價值,甚至嘗試用自己的方式改編或創作一首類似的詩歌。

總結:小明讓學生回顧和反思他們的學習過程和結果,總結和歸納他們的收獲和感受,評價和改進他們的方法和策略,形成和鞏固他們的知識結構。比如,他可以讓學生用一句話概括【關雎】的主要內容和特點,用一張圖表或一幅畫展示【關雎】的知識結構,用一篇短文或一段視訊記錄【關雎】的學習心得。

透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小明發現,他的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興趣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他們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主動的參與者,他們不再是孤立的記憶者,而是聯系的理解者,他們不再是重復的模仿者,而是創造的表達者。他們學會了學習形成知識結構,也學會了用知識結構來學習。他們的語文成績也有了明顯的進步,他們的綜合素質也有了顯著的提高。

小明的故事還沒有結束,他還有一個更大的挑戰,那就是如何讓學生從小就學會學習形成知識結構的習慣。他知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很多學生已經習慣了應試的學習方式,他們覺得只要考試能夠得高分,就是學習好了,他們沒有興趣和動力去探索和創造知識,他們也沒有時間和空間去體驗、享受知識。小明想,如果能夠讓學生從小就培養學習形成知識結構的習慣,那麽他們的學習效果和興趣就會更好,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也會更強。

小明開始嘗試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實踐,他希望能夠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一個更自由和開放的環境中學習,讓學生在一個更多元和互動的方式中學習,讓學生在一個更有趣和有意義的內容中學習。他開始采用以下的策略:

個人化:小明尊重和關註每個學生的個性和興趣,他不強制學生學習一樣的東西,而是根據學生的喜好和需求,提供不同的選擇和機會,讓學生自己決定和規劃自己的學習目標和路徑,讓學生自己評估和反饋自己的學習進度和效果。比如,他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不同的詩歌主題和風格,然後自己尋找和閱讀相關的詩歌,自己設計和實施一個詩歌計畫,自己展示和分享自己的詩歌成果。

計畫化:小明鼓勵和指導學生以計畫為單位,進行跨學科和跨領域的學習,他不把知識劃分為孤立的科目和章節,而是把知識整合為有聯系的主題和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實際的問題和完成有價值的任務的過程中,學習和運用各種知識和技能,形成和展示自己的知識結構。比如,他可以讓學生以【詩經】為主題,進行一個跨文學、歷史、音樂、美術、科技等多個學科的計畫,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探索和呈現【詩經】的魅力和意義。

情境化:小明創造和利用各種情境,讓學生在一個更真實和生動的環境中學習,他不把學習局限在課堂和課本上,而是把學習延伸到生活和社會中,讓學生在一個更貼近自己的情境中,感受和體驗知識的來源和套用,激發和滿足學生的學習動機和需求。比如,他可以讓學生參觀和體驗一些與詩歌相關的文化遺產和藝術作品,讓學生與一些詩人和詩歌愛好者進行交流和對話,讓學生參與和組織一些詩歌活動和比賽。

協作化:小明促進和支持學生之間的協作和互動,他不把學生視為孤立的個體,而是把學生視為一個有機的群體,讓學生在一個更多樣和包容的氛圍中學習,讓學生在一個更平等和互助的關系中學習,讓學生在一個更開放和分享的平台中學習。比如,他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工和合作,互相學習和幫助,互相評價和反饋,互相啟發和激勵,互相欣賞和尊重。

透過這樣的教育理念和實踐,小明發現,他的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態度都有了很大的改變,他們不再是被動的適應者,而是主動的探索者,他們不再是孤立的競爭者,而是聯系的合作者,他們不再是重復的執行者,而是創造的領導者。他們從小就培養了學習形成知識結構的習慣,也從小就享受了學習形成知識結構的樂趣。

小明的故事給我們帶來了啟示和希望,他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可能的教育未來,一個讓學生學習形成知識結構的未來。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勇敢和堅持地追求和實作這樣的未來,讓我們的學生成為更好的學習者和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