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新教材將於2024年全面使用,溫儒敏總主編給語文老師5點建議

2024-07-20教育

今年秋季,新教材即將投入使用。作為教師,我們如何理解新教材的修訂,又該如何用好新教材?

在第三屆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研討會上,教育部相關人士表示:

當前,新教材還在緊鑼密鼓編寫中,預計要在2024年(今年)秋季可以投入使用。

為什麽要修訂新的教材?2022年教育部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設定實驗方案】對課程方案、課程標準、課程內容、評價方式等均作了調整,涉及學前至九年級課程新變化。目前使用的教材多為2011版新課程標準的產物,已經不能適用於當前對培養未來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

去年10月18日,統編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會議上發表講話,就語文統編教材的使用和語文教師業務提升問題與參會人員進行了交流,下文整理出了他的5點看法。

減輕使用統編教材帶來的壓力

統編教材改動比較大,老師們拿到新教材,看到許多課文是新的,體例和教法是新的,改革的力度大,擔心跟不上,用起來困難。這可以理解。

但也要看到,這套教材的「新」,並非以革命的姿態把以前的教材教法全部顛覆,它是「守正創新」,是在原有基礎上的變化革新,是那種大家經過努力就跟得上的「創新」。所以不必焦慮,要以積極而又正常的心態來使用教材。

特別是高中語文統編教材,改革的振幅大,推開使用的步子應當穩一點。不能指望新教材一用,教學就來個天翻地覆。使用新教材,采用新教法,這是時代要求,大家對語文教學都有這樣那樣的不滿嘛,要借新教材的使用去改進教學。

但也不必把以往的語文教學說得一無是處,那並不符合事實,別把語文老師弄得「灰頭土臉」。其實我們就是那樣一步步走過來的,要尊重歷史,有所繼承,有所揚棄,有所發展。

使用新教材,改革我們的語文教學,一定要立足於各自的學情,根據自己所在地區、學校或者班級的條件,在原有基礎上去逐步調整、改進與更新。新教材的使用能否讓我們的教學更上層樓,關鍵是教師,老師的思想和業務水平必須跟上,吃透教材,才能用好教材。而這需要時間,不可能靠幾次培訓就解決問題。

使用新教材,我不贊成一哄而起搞「運動」,不贊成形式主義,不贊成「一刀切」。辦學條件好的,改革步子可以大一點,條件差的,也可以分步實施,創造條件去改,能改一寸是一寸。

今年秋季學期開學之後老師才拿到教材,時間這麽緊張,現在對新教材還來不及熟悉和消化。應當容許先嘗試采用新方式教一兩個單元,積累了經驗後,再把新教法推開。全國那麽大,地區差異也大,辦學的條件不同,要給學校和老師一定的選擇權。

使用新教材,不只是教學方法要變化和適應,最主要的還是教學觀念要更新。

要理解新教材「新」在哪裏,為什麽要這樣變化,有什麽學理支持。建議大家備課時,認真研讀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和新教材對照著讀,以加深對教材編寫理念和設計意圖的理解。

因為新的高中語文教材是按照高中語文新課標編寫的,如果說有創新,那是新課標要求之下的「新」;如果說新教材存在某些缺失,可能是課標的精神「轉化」為教材內容的過程中出現的缺失。

新的初中和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寫,主要依照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但也顯然接受了高中語文新課標的某些新理念。所以初中和小學老師也有必要研讀一下高中新課標。把新教材和新課標對照研究,才知道教材哪些方面發生變化和創新,這些變化、創新是源於哪些理論、政策的要求。這樣,我們對於如何用好新教材,站位就會高一些,而不至於「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現在全國的中小學老師都在著手研究如何實施新教材提出的那些新的理念和教學方式,這種研究和討論是必要的,有些問題和困擾的解決會有一個過程。我想講幾點意見,澄清一些誤解,讓新教材使用和教學改革更加切實可行。

如何理解「學習任務群」

按照新課標要求,新教材是以「學習任務群」來整合單元教學的。這樣有什麽好處呢?好處是突破單篇閱讀精講細析的固定模式,更加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建構「語文核心素養」。

把過去比較零散的課文教學分為若幹「學習任務群」,並且以任務群來組織單元教學,這樣做,教學的目標就會比較集中而且清晰,我們的教學就不至於面面俱到,也可以避免什麽課都大致是那一套程式的「同質化」弊病。

使用新教材,備課就應當根據「學習任務群」所提示的「任務」去組織教學,把握某個單元或者某一課的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讓每個單元教學有哪些「幹貨」,都做到心中有數,這將有助於克服語文教學的隨意性。

采用「學習任務群」的單元教學,更重要的,是為了減少灌輸式講解,減少「刷題」,多勻出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帶著問題學,拓展閱讀面,擴大閱讀量。這對於解決語文教學長期以來存在的「讀書少」的問題,會有幫助。

采用「學習任務群」的單元教學,應當多往「學習活動」方面靠攏。

備課就不能滿足於準備好講稿,而要考慮如何讓學生在某種學習情境下帶著某些「問題」(課題)去讀書、思考和探究。老師要轉變角色,由主要擔負講授,轉為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即「活動」中學習。

不是講授不重要,也不必限定講授,而是把教學的落腳點放在安排好學生的自主學習。有些課也可以多講一點,有些少講一點,都可以,但都力求圍繞自主學習的「任務」去設計。

教材的「學習提示」和「單元學習任務」的編寫方式是新的,和以前常見的習題不太一樣,學生的自主學習如何安排,其中都已經有所提示或者建議,備課要關註教材中的「單元學習任務」是如何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的,這種「活動」不能離開語文,主要是讀書、思考和合作探究。

其實,課標中對各個「任務群」的教學功能、目標都有要求,有些屬於「上位」的要求,似乎比較原則,備課時也應當特別關註,讓教學設計的方向更加明確。

比如,課標在論述「語文核心素養」時,提到要「透過語言運用,獲得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的發展」,還提到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與鑒賞品味」。諸如直覺思維、形象思維、審美情趣等,是新提法,我們以前教學中較少關註的,新教材也在努力體現,備課時就應該多考慮。

設計「文學閱讀與欣賞」類的課,就要考慮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形象思維和審美情趣。比如古詩詞教學,不能滿足於了解「作者原意」和「藝術手法」,更應當重視激發學生自主閱讀中所獲得的審美感受,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去欣賞。所謂「溯源性審美」,不能取代「生成性審美」。

整本書閱讀的教學重在「目標管理」

這是新的課型,到底怎樣做才有好的效果?還需要在實踐中積累總結經驗。統編初中語文的「名著導讀」,每冊指定必讀2種書,三年一共12種。這也是「整本書閱讀」。

高中教材原來也考慮讀4部以上的名著,後來考慮高中的學業負擔重,還要面對高考,就把閱讀的量減少,一共才讀2部——【鄉土中國】(費孝通)和【紅樓夢】。

「整本書閱讀」是作為「任務群」專設2個單元的,都安排在必修。教材中的「整本書閱讀」設計是提示性的,主要包括「閱讀指導」和「學習任務」兩部份,比較簡單。「學習任務」主要引導閱讀和思考,供學生選擇其中一二,不必全部完成。

現在大家都在討論如何教「整本書閱讀」,我想老師們會總結出好的辦法。我的理解,「整本書閱讀」旨在引導學生透過閱讀整本書,拓展閱讀視野,建構讀書的經驗,形成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

「整本書閱讀」的功夫在課外,應以課外閱讀為主,課堂上可以安排一些交流分享活動。老師也可以給一些引導,主要是讀「某一類書」的方法引導。

比如,讀【鄉土中國】,要求學生註意概念和大小綱目,註意理論推導。讀【紅樓夢】,要求整體把握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註意從自己感觸最深的地方入手去探究、體驗與欣賞,等等,都是方法的引導。不要和一般課文教學那樣去多加講解,更不能以教師的講解代替或限制學生的閱讀與思考。

我最近寫了【鄉土中國】導讀,主要是提供讀這類書的方法,定位在初步接觸社會科學論著,擴充套件知識面,這個標準不宜定得太高,只要堅持讀完,對書的內容及表達方式有大致了解,對社會科學研究有些體驗和印象,就可以了。

如果還能探索一下閱讀這類書的門徑,甚至引發對某些問題的思考探究,那就更好。老師可以給一些閱讀方法的建議,主要讓學生課外自主閱讀,沒有必要和單篇課文教學那樣精雕細刻,也沒有必要布置很多「活動」和「任務」。閱讀可以促進寫作,但讀書又不能處處指向寫作,也不要老是想著考試,那會敗壞讀書的興趣。

別忘了,「整本書閱讀」可以多少起到「磨性子」作用,「讀書養性」,培育毅力,涵養心智,祛除浮躁。總之,「整本書閱讀」的教學不必搞得太復雜,重在「目標管理」,不要太多「過程管理」,能堅持完整通讀幾本書,就很不錯了。處處安排寫作或者討論,「過程管理」太細,反而可能敗壞讀書的興致。

語文老師要「讀書養性」

新教材實施「學習任務群」單元教學,所謂「課」的構成原則也產生了變化,不再以單篇課文或者課時作為「課」的基本構成單位,而是根據「任務」來設 「課」。以往一篇就是一「課」,現在也還有一篇作為一「課」的,但更多的情況是一組課文為一「課」。因此教學的方式也會變化,不再一課一課地教,而是一組一組地學,即所謂「群文教學」。

「群文教學」有利於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但也不要理解為「群文」學習就比單篇教學更「高級」,也不是「群文教學」要取代單篇教學。

在新教材中,單篇教學和「群文教學」是並存的。比如有些古文,有些比較深奧的經典,就仍然設計為單篇教學。註意,「群文教學」也應當有精讀、略讀之分,一課之中的兩篇或者三篇課文,總有一篇是要精讀的,老師要舉例子,給方法,給讀書和思考的方法,其他則讓學生泛讀。

下面,重點講講老師讀書的問題,這是關鍵。要想用好新教材,老師必須跟上去讀書。

語文老師要當「讀書種子」,這是一種理想,一種責任,同時又是我們面臨的很實際、很緊迫的職業要求。為什麽這樣說呢?因為有「三新」,也就是「新高考」「新課程」和「新教材」,必然會給老師提出更高的業務要求,在未來幾年,老師專業素養的提升會成為硬指標,讀書少的問題會顯得很突出。

統編中小學語文教材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讀書為要」,大量增加讀書的份量。問題是,老師是否能跟上這個「量」,能跟上這個「節奏」?初中階段光是「名著導讀」指定必讀的12種,推薦自主選擇閱讀的24 種。我們初中語文老師讀過的有多少?恐怕不會樂觀,有些老師連其中一半也未見得讀過。

高中語文新教材改動很大,對讀書的要求非常高。特別到了高二,實施「專題研習」型的教學,一個專題,三五篇課文,要學生順藤摸瓜,找出很多相關的資料來讀,涉及多方面相關知識,老師就必須具備比學生寬廣得多的知識面,要讀很多書,才能應對一個「研習」單元。新教材要求學生多讀書,老師一定得自己先多讀。靠以前那點的「庫存」,看來是不行了。這是「倒逼」我們去讀書。

再說說高考,也正在「倒逼」我們老師讀書。

這幾年高考語文命題的確在變化,開始考閱讀面和閱讀速度,命題所依賴的材料範圍也大大拓展。現在不只考文學,還涉及哲學、歷史、考古、經濟、科學等方方面面。最近看到一篇報道標題有點嚇人,說2019年高考語文,考的都是沒有讀過的,讀過的全都沒有考。

這也可以說是部份事實,體現一種改革和變動。考知識和能力的「遷移」嘛!如果我們當老師的還是老一套,我行我素,不讀書或者少讀書,看來是很難應對改革中的高考的!

但是現在很多老師讀書的狀態不見得好。他們也讀書,但讀的主要是與職業需要相關的實用的書,屬於「職業性閱讀」。明後天要上課了,今天趕緊找有關材料來讀。或者要評職稱了,立竿見影讀一些「救急」的書。此外,就很少自由的讀書、個人化的讀書了。

有些老師一年到頭除了讀幾本備課用的書,其他很少讀,頂多讀一些暢銷雜誌,大部份時間都是網上的「碎片化閱讀」。無聊的自媒體有一種「魔力」,捆綁住很多老師,他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騰出來的那點時間,也被網路和流行閱讀占據了。

現在從網上獲得資料很容易,所有課文的設計教案都可以從網上得到,似乎不用自己讀書,拼貼拼貼,也能湊乎上課。但這種課是沒有「溫度」的,學生怎麽可能會喜歡?又怎麽可能教好語文?

教語文是要有心境的,語文課人文性很強,教師的學養以及人格素養就格外重要。講學養,既是教書的需要,也是教師自身精神成長的需要。因此,無論多麽忙,最好有「自己的園地」,哪怕是一塊不大的「自留地」。不要一窩蜂都在應對現實需求,評級呀、教學檢查呀,還有沒完沒了的各種事情。

當然這些都要應對,誰也不可能完全超越,但要保留一份清醒,一點距離,免得被動地全部卷進去。喜歡讀書,有自己某一方面的專業愛好,能多少進入相關領域,有一定的研究,有些發言權,這太重要了。在這狀態中,會有成就感,同時也讓自己保持思想活力。「在狀態中」,還能幫助抵制職業性疲倦。

面對資訊過量現象,要有自覺,讓自己具備一點資訊傳媒素養,知道現代資訊傳播的規律。對資訊時代帶來閱讀方式的一些重大的變化(比如傳播渠道方式),既要接受它,又要「看穿」它,不是被動面對,不是被裹挾。要培養自己有「定力」,這裏說的「定力」,包括應對和過濾復雜過量資訊的能力,實事求是的態度,尊重規律,以不變應萬變的眼光,還有平常心。

因此,我要特別提到一個詞——「讀書養性」。要營造一個「自己的園地」,養成讀書和思考的習慣,把讀書當作一種生活方式。讀書可以養性,可以練腦,這不僅是能力,也是涵養,是素質,是一種高雅的生活方式。閱讀可以拓展視野,可以接觸人類的智慧,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可以讓人在精神氣質上超越庸常的環境。

「讀書養性」和讀書的實際目的不矛盾。讀書為考試、為謀生謀職,都是必要的、合理的、實際的,但也要樹立更高的「養性」的目標,讓這個目標把考試、謀職等實際的目標帶起來。

老師讀書的三個「圈層」

接下來我們討論比較具體的,想圍繞如何讀書,提一些建議,供大家參考。

首先就是讀書的計劃和書單。讀書總不能抓到什麽是什麽。必須有一定的計劃性,而不能采取網上閱讀的那種姿態,只跟隨潮流、或者完全由著性子來讀。如果沒有計劃,又沒有足夠的毅力,是不可能堅持讀書的。

每位老師的書單不可能都一樣,但建議都能包括三個基本的部份,是套在一起的三個「圈」。

最外圍的那個「圈」,是通識的部份,凡是上過大學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都應當讀過的那些書。主要是中外文化經典,是最基本的書。閱讀的目的,是接觸中外經典,感受人類智慧的結晶。這個部份的書目量不一定很多,比如三四年能通讀十來種,就很不錯了。

往裏邊的第二個「圈」,第二部份,是與自己從事專業或者職業相關的書目。比如,學物理的,可以給自己安排讀點化學、數學、生物以及資訊科學等方面的書,還有就是與物理學有關的鄰近學科領域方面的書,也可以讀點類似科技史、科技哲學以及教育類等領域的書。學文科的,也要讀點理科的書。語文老師讀書的面應當比其他學科更寬一些。這樣做的目的是打基礎,拓展專業視野,觸類旁通,活躍思維。

再往裏邊的第三個「圈」,是核心部份。這一部份的書目主要圍繞自己的專業,或者自己特別感興趣,希望有所研究的那些專業的書。

當然,這三部份書目之外,還可以是一些消遣的、娛樂的,但不應當是主體,也不必計劃太強,不用專門設定一個「圈」,隨意讀一點,調節一下就可以了。

大部份老師都上過大學,如果大學四年,真正完整閱讀的書很少,大都是為了考試潦潦草草應對式的閱讀,那麽現在當老師了,就應當把大學期間應當讀而沒有好好讀的那些基本的書重新讀一遍。我看這比很多培訓管用。

很多老師可能會這樣說,也想讀書,可是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呀。中小學老師的確非常忙,非常累,我真心希望這種狀況能有所改變。但我們不能等,只能自己擠時間。時間就像海綿,擠一擠還是有的。據說現在國人每天用手機看微信等平均要花費2個多小時。我看其中大都是被無用的資訊占去了,能不能少看手機呀?少看手機就有時間讀書了。

時間與精力有限,大家都忙,這個不用抱怨,只要有這份心,總能擠出時間給自己充電加油。特別是青年教師,要有讀書充電的三年、五年或者十年計劃,有大致方向,持之有恒,可能就「終成正果」,當個研究型的語文老師。

這是值得追求的目標。語文老師的業務水平提升,說到底,還是要多讀書,爭取成為「讀書種子」。我建議各種組織也能鼓勵和帶領全國老師多讀書,讓更多的老師成為「讀書種子」,那麽就能用好新教材,切實推進語文教學改革。這是我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