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練琴,有難度的內容,用這兩個步驟解決

2024-03-23教育

對於練琴中那些有難度的內容,我發現用以下兩個步驟,不僅可以有效解決問題,還能在這一過程中,練得更加輕松。

但是,不是所有的練習內容,都要用到這兩步。而是要根據具體的內容特點,進行靈活調整。

一、根據內容的長短,先進行「拆分」,便於減輕練習負擔

很多情況下,我們之所以會覺得某一片段,或者某一首作品太難,是因為它的篇幅較長。

內容多,資訊量大,也是難度增大的一個原因。

所以練會有難度內容的第一步,便是根據內容的長短,進行「拆分」。

對於篇幅較長的作品或片段,我們要先將其「拆」成若幹個「小片段」。

什麽樣的算是「小片段」呢?沒有具體的標準,主要是和自己每天的練習時間,做好「匹配」。

如果每天的練習時長,只有15分鐘的話,那麽你「拆」出來的「小片段」,內容長度卻足有兩個樂段,那這還是不合理,內容仍然過長。

如果每天有兩個小時的練習時間,但「拆」出來的「小片段」,卻只有一兩個樂句的長度,內容量明顯又過少了。

「拆分」是有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根據自己的練習時間,合理地「拆分」。

對於篇幅較短的作品或片段,則沒有必要再「拆分」了,可直接進行第2步。

二、必須從較慢速度開始練起

無論是「拆分」過後的內容,還是本身就不多的內容,只要有一定的難度,則必須要放慢速度,從你能反應過來的速度開始。

每個人的反應能力不一樣,所以各自的「起始」速度,也會不盡相同。這沒必要比較,一切按照自己的程度來。

之所以我們感覺一個片段有難度,是因為在練的過程中總是出錯,或是自己演奏出來的效果,總達不到預期。

而出錯與達不到預期,還是因為目前自己的頭腦與身體,都不具備按照作品的原速度演奏的條件。

眼睛上,讀譜還較慢,所以「傳遞」到頭腦中的資訊,也會較慢。

頭腦面對陌生的樂譜內容,「處理」資訊的速度自然也會較慢。

那麽再次「輸出」到身體,到手指上的練習「命令」,也會較慢了。

一系列的「較慢」明確表明了頭腦對於新內容的不適應,所以放慢速度開始,則非常有必要。

這還只是針對頭腦而言。

對於學琴者的身體來說,因為還沒有經過一定強度的重復練習,或者之前沒有放慢速度,進行有效的、準確的練習,所以在指法上,以及身體的演奏動作上,暫時沒有形成「記憶」。

想要讓身體也獲得「記憶」,就要和頭腦一樣,在慢速度中慢慢感受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