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教育圓桌小記者中國農業大學參觀「雙博物館」

2024-03-24教育

北京正在建設「博物館之城」。3月23日上午,北京青年報教育圓桌融媒體工作室小記者團到中國農業大學,來了一趟「雙博物館之行」:先後參觀了該校收藏有350萬號昆蟲標本的昆蟲博物館,和展出1500多種飼料原料的飼料博物館,了解廣博的昆蟲學知識、昆蟲與農業的關系、飼料與食品安全的關系,受益良多。

兩座「小而精」的博物館都位於中國農業大學西校區。小記者們的第一站來到昆蟲博物館。這裏於去年底首次開放,擁有全國高校第一的標本館藏量,達到350萬號,來自世界上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些奇特少見類群的標本甚至連國家動物博物館都未曾收藏。這些標本不僅幫助昆蟲學者們發現了眾多新物種,還見證了中國昆蟲學的發展史——館藏最老的標本采自於160多年前!小記者們在該博物館誌願服務團團長、植物保護學院2020級本科生楊皓然的帶領下,一邊興致盎然地參觀一邊用手機或本子記錄,依次了解昆蟲的結構、習性、分類,以及昆蟲文化、昆蟲學發展史。學擬態蜜蜂的昆蟲、看成蟲長度超過半條手臂的中國最長竹節蟲廣西佛䗛、聽各種鳴蟲的叫聲……小記者們得以一探蟲裏乾坤。

參觀後,小記者們還有幸采訪了昆蟲博物館館長、植物保護學院昆蟲學系主任劉星月教授。為什麽要收集如此多昆蟲標本研究它們?研究昆蟲與保障農業是什麽關系?使用農藥的時候如何做到只殺害蟲不傷害益蟲?……這些稚嫩又好奇的問題得到了劉星月教授通俗而又專業的解答。

結束這裏的參觀後,小記者們步行前往下一站,在校園裏第一批盛開的桃花和玉蘭花中感受到了濃濃的春意,也被周末熱鬧的大學校園氣氛深深吸引。第二站中國飼料博物館是世界上首家關於飼料的永久性公益博物館。從2016年11月開館以來曾接待了數十個國家的嘉賓來訪。在講解員李老師的帶領下,小記者們在這裏看到,先秦的甲骨文中就有了描述「飼料」的專門文字、西漢時期的飼料配方與制作、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曾擔任中央農事試驗場場長、如今中國是世界第一飼料大國,以及1500多種五花八門的飼料原料……明白了飼料業事關千家萬戶和國計民生,也明白了「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的科技含量。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雷嘉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雷嘉

編輯/葉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