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2024年華中地區高校人事人才與評價改革研討會舉行

2024-09-26教育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領會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人才發展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人才發展專委會」)於2024年9月24日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召開華中地區高校人事人才與評價改革研討會。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李建威、人才發展專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王雲海、常務副秘書長吳報華、學術秘書秦冠英以及來自湖北、河南、安徽、湖南、江西5省共36所高校80余位人事人才工作者參加會議。研討會由學校人力資源部部長郭上江主持。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李建威致歡迎詞。李建威代表學校向各高校人事人才工作領導及同事的到來表示歡迎與感謝。他表示,面對新時代高等教育的新形勢和新要求,人事人才工作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與挑戰。如何協同推進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評價,實作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需要人事人才工作者共同努力。希望以此會議為契機,各高校人事人才工作者共同探討人事人才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交流經驗和想法,凝聚智慧,為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貢獻人事人才工作者的力量。

郭上江分享了地大人事人才機制體制改革的經驗,並詳細介紹了學校人才引進與培育體系、崗位管理、人才考核等實踐工作,提出了「最佳化機構設定、重塑人才體系、多元考核評價、推動績效改革」四個抓手,深化評價改革,推動教師評價回歸學術本位和育人本位。

人才發展專委會學術委員副主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王雲海教授從論壇舉辦、課題研究、培訓調研、相關成果等方面介紹了人才發展專委會開展人才研究的情況。

常務副秘書長、中國教育線上副總編、學術橋總編吳報華介紹了學術橋作為人才發展專委會秘書處的職責與任務,核心是做好新時代人才服務工作,推動專委會的人才研究工作開展,尤其在人才引進、評價方面開展的服務實踐。學術橋作為國內領先的人才服務平台,其專家庫涵蓋海內外50萬專家,有力支撐開展了以「職稱晉升外審、人才引進、人才計畫遴選、聘期考核、國際評審」等十大類30多種場景的人才評審工作。同時在促進人才有序流動、海外高端引才、各類人才活動的組織策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新時代人才工作發揮了一定作用。

學術秘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秦冠英副研究員介紹了人才發展專委會重大課題CUSS計畫(中國高校學術人才發展與評價追蹤調查 China University Scholar Survey)的總體進展、階段性成果和未來設想等情況。

與會高校人事人才負責人分別作經驗交流。本次研討會邀請了武漢大學人才與專家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徐幹城、華中科技大學人才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楊軍、華中農業大學人力資源部副部長趙希慶、鄭州大學人事部部長吳超、湘潭大學人事處處長王協舟、江西財經大學人事處處長塗艷分別做經驗交流。

徐幹城圍繞武漢大學人才引進情況、引進體系作了報告。學校透過實施「常規教師、弘毅學者、預聘-長聘」三軌並列的引才體系,針對學科特點,設定科學的人才引育指標及人才激勵晉升政策,以人才推動世界一流高校建設。

楊軍分享華中科技大學海外引才路徑實踐和模式創新,學校透過赴海外邀約、舉辦東湖論壇、建設海外人才工作站等方式,不斷拓展人才引進渠道,加強人才精準引進。

趙希慶從華中農業大學的人才隊伍建設、青年人才評價改革措施、青年人才發展等方面開展交流。透過完善青年人才引進體系、職稱評聘制度、強化綜合評估等綜合措施,營造更有利於青年人才成長的良好生態,更好地支持青年人才全面發展、脫穎而出。

吳超分享了鄭州大學在新時代人事人才工作的探索與實踐,學校透過構建人才強校戰略的實施路徑,在人才引育、人才評價、人才激勵等方面開展改革探索與實踐,加強學科人才建設,推進一流大學建設。

王協舟分享了湘潭大學的人才評價改革經驗。針對地方綜合性大學的特點,透過回歸一個核心、樹立兩個目標、堅持三個原則、落實四個抓手等思路與方法,明確人才發展導向,健全人才培育機制,推動教育評價改革。

塗艷分享了江西財經大學的人事人才評價改革的探索與實踐。學校透過設定「百人會戰」、「敏毅學者」等引才賽道,吸引優秀高層次學者來校工作。同時深化學院分類管理和實施崗位動態管理機制,最佳化教師任務體系,發揮制度激勵作用。

與會代表紛紛表示,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是當前高校人事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透過本次研討會,學習到了不同型別高校的經驗和做法,對未來工作啟發很大,收獲很多。希望人才發展專委會多舉辦不同型別、不同區域高校人才發展與評價的研討會和調研會,共同推進大學教師隊伍的高品質發展。

作者:李玉媛、劉暢、龍濤

來源:人才發展專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