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大學不及格率高?教學歸因應慎重

2024-10-01教育

近日,浙大城市學院人文學院教師蔡淵迪公開發表的一篇題為【關於我所負責三門課卷面不及格率高的說明】的文章,在高教圈引發關註。蔡淵迪在文章中稱,因其所負責的【古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一)】以及【中國古典文獻學】三門課程的卷面不合格率都在30%以上,被學校要求就此問題作解釋並提供整改方案。(8月13日【澎湃新聞】)

對於為何這三門課不及格率高,蔡老師給出的主要理由是:相關課程的課時安排少,而他為保障課程教學品質,沒有因課時數少而降低教學難度與考試難度。他稱,本校「古代漢語」課總計48課時,「中國古代文學(一)」(內容為先秦兩漢部份)課總計32課時,「中國古典文獻學」部份總計32課時。並提出質疑:「請向其他院校調研,有幾個學校這三門課的課時是只有這麽一點的?」

如果這是三門課程不及格率高的主因,那就屬於「神仙打架,百姓遭殃」了。主講老師堅持課程標準給學生授課、確保教學品質值得肯定,但應該就「課時少」的問題,在學校排課時就據理力爭,否則就會出現要麽降低教學難度,要麽保持教學難度、出現學生不及格率高的問題。一門課程安排多少課時數,要結合課程內容、標準進行科學設計,要充分尊重授課教師的意見,不能用其他教學內容擠占專業課程教學課時。

大學教師給學生評分低,導致不及格率高,被學校要求說明原因,可能源於學校「希望」教師不要那麽嚴格要求學生,影響學生的績點成績,以及未來的就業、考研。從現實看,由於課程評分直接關系到學生畢業、就業以及升學,大學教師要做一名「嚴師」並不容易。據媒體報道,在有的大學,還存在學院領導向教師施壓修改學生分數,以及有學生向老師」要分」的現象。

就此事而言,蔡老師是一名堅持教學標準的老師,如果他在考試時「放學生一馬」,將不及格率「控制」在較低比例,那麽也就「相安無事」。而對於不及格率如此高,也會有學生質疑,是上課老師教得不好,考試難度大,讓不少學生掛科。學院要求任課教師作出說明,也是想搞清楚「不及格率高」的原因。

與以往老師把不及格的原因主要歸於學生上課不認真不同,蔡老師在文章中指出主要原因是「課時不夠」,並用學生重修提高考試分數為依據,他說,「以這些年的教學經驗來看,一個考試不到40分的學生,在重修特別是畢業前重修時,卷面都會提到60分以上,我的試卷難度並未降低,也沒有對行將畢業的學生有特殊的照顧。」

然而,以「重修」來補「初修」課時不足的問題,對學生來說,雖然透過重修,掌握了這些課程所要求的專業知識,但是,這畢竟給他們留下了掛科、重修的記錄,也一定程度影響他們的評優、就業與升學。當前,存在兩種不同的對待課程學習、成績的態度,一種是課程成績不及格、重修將影響到就業,因為用人單位會看課程學習情況;一種是就算課程得高分,但沒有掌握專業知識,沒有真才實學,會影響就業。前者要求給學生好看的分數,後者則強調保障課程教學品質,要貨真價實。

顯然,提高人才培養品質,建設高品質高等教育體系,要求做到後者,而不是前者。這就需要充分尊重教師的教育教學自主權,嚴把教學品質關。就此事而言,其關鍵在於,要根據課程標準,保障課時數,讓教師和學生能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值得註意的是,近年來,中國大中小學都存在不斷增加新的教學任務,由此擠占一些基礎必修課程課時的問題。在大學,就可能出現降低課程要求的應對措施;而在中小學,則可能擠占學生的課間與課後時間用於「補課」,這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的。

目前,浙大城市學院人文學院院長繆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正在就此事與蔡淵迪溝通。期待雙方的溝通,能就怎樣保障課程教學品質、教師的教育教學自主權,以及學生的權益達成共識。(濟南日報 作者: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