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帶娃出行的家長,為何難以消除原罪感?

2024-10-01教育

當打工人熱議並經歷著調休,對國慶長假翹首以盼時,之於一位學齡前兒童家長的首要聯想,必然是帶娃出行的各項計劃。與此同時,往日帶娃出行的艱辛記憶,也如洪水般湧現。似乎無論提前多久做好身體和精神上的準備,帶娃出行,總難避免原罪感。

毫不誇張地講,兒子三歲以前,每次帶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我都是極其緊張的。出行前,我會反復檢查他的剛需用品是否齊備,除水杯、尿布、備用衣物外,最重要的就是能分散他在不安環境中註意力的玩具、零食。

第一次帶他搭乘飛機時還不到兩歲。按規定,兩歲以下幼童沒有單獨的座位,需要以大人懷抱的方式,共享一個位置。那次出行,我頭一次見到了嬰兒安全帶。登機前托執行李,安檢,抵達衛星廳,本已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望著這條陌生的安全帶,我選擇待在原地被空姐救援。

那次兩小時的航程,是我經歷過的最漫長的飛行時間。為了不讓兒子影響到其他乘客,我選擇了靠過道的位置,這樣他的腿部能有稍大一些的活動空間,因為不舒服發出的抱怨也會少一些。考慮到氣壓變化會造成耳部不適,我提前準備了在家從不讓吃的零食,為的是能依靠咀嚼緩解不適,還減少了飲水量,避免帶他去狹窄的洗手間。飛機降落前二十分鐘左右,因為感受到重心向下,逐漸回歸地面,已經在逼仄的空間裏待了一百分鐘的他可憐巴巴地問我:「媽媽,不要這個帶子可以嗎?我不會跑遠的。」由於空姐多次路過時,都有過執法式口吻的叮囑,也出於安全考慮,我只能拒絕了他的哀求,並承諾下飛機後給他一個山楂棒作為交換條件。

飛機飛行過程中的各種挑戰其實還是可預見的,控制好小孩的音量和行動空間後,剩下的就是靠責任心驅使的精力上的堅持。但還有很多隱形歧視是難以預料的。

兒子三歲以後,有一次我們從成都機場出發,在我特別留意提前值機選座的情況下,機場行李托運櫃台工作人員突然告訴我,因為種種原因,在已經滿員的情況下,我和兒子被分別安排到了相隔十五排以上的兩個座位。我錯愕了五秒鐘,立刻抱起還在生病咳嗽的兒子,質問舒適地坐在櫃台後面的人:「你們是打算讓他全程一個人坐?」對方看到小朋友後回避了我的問題,但仍堅持航班已經滿員,他從系統裏無法調整座位,讓我上飛機以後自行去找其他乘客換座位。但這都還不是讓我感覺最難受的時刻。

正當我憤怒又無可奈何的時候,排在我後面辦理行李托運的一位女士,突然故意用周圍五米範圍都能聽清的音量說:「怎麽還辦不完啊,人家都說了換不了,小孩聽不懂大人也聽不懂嗎?」

不出意料,登機後沒有任何機組人員主動提供幫助。我用幾乎乞求的語氣跟我座位旁的男乘客解釋了原因,希望他能理解,並換到往後十幾排的座位。好在對方欣然答應,危機暫時解除。我一邊對往後排走去的男士道謝,一邊牽著兒子,讓他坐進來之不易的中間座位。在幫他系安全帶的時候,我跟隔壁靠窗的乘客無意間有了一次眼神接觸,她上下打量了下我兒子的年齡和狀態,初步確認這不是一顆噪音定時炸彈後,戴上了耳機。

在初為人父母的這幾年時光裏,我也嘗試過其他的交通工具,高鐵是相對友好的。推嬰兒車的乘客,能在等候檢票時,被允許從專門的入口提前檢票上車,六周歲以下兒童如不需要單獨座位,也不用購票。

飛機上活動空間有限,管好自己約等於萬事大吉。高鐵旅行時間相對更長,需要準備的繪本、玩具數量,以及潛在的環境不可控因素會等比例增加,這代表著不論帶小孩的群體如何周密準備,想要保持絕對安靜,依然困難重重。後來我逐漸理解,很多車廂裏平板電腦連續播出的【小豬佩吉】動畫片的聲音,可能已經是精力不支的家長們,能在車廂裏維持的最低音量。

「這裏不可以摸……」

「這裏不可以進去……」

「不要撿水池裏的石頭……」

……

不知何時起,這些話語也成了我的育兒常用語,我生怕兒子無意識下做出的某個行為,引來別人的輕視,生怕他不可預見的哭聲,打擾他人休息。帶孩子外出的我,心理上總有一種無法消解的原罪感,仿佛只要我們現身任何秩序井然的場合,就內建恐怖分子標簽。一旦此標簽因為哭鬧等行為被坐實,一場成年人施以成年人的道德譴責極刑,就會馬上降臨。

在還不識字的學齡前兒童的眼中,很多規則都是依靠常見的圖形標識所構成的。比如在公園入口處,醒目的黃色指示牌上有一個斜杠符號和一只小狗,小朋友見後,立即就能明白小狗不能進入這個公園。曾經我對這種由禁止清單所組成的社會管理方式,深以為然。

直到有次去國外旅行,在酒店排隊辦理入住,大廳休息區裏有一排一米高的地櫃,裏面放滿了圖多字少的漫畫童書。兒子突然跑來拉著我的手問:「媽媽,沒有說不能做,是不是就可以做?」我楞住了,因為這是個哲學問題。他又追問:「這裏沒有畫不能伸手的圖,我可以拿一本櫃子裏的書看嗎?」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我的原罪感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了孩子的心理。

鼓勵生育、發展托育、個稅減負……每當這些議題進入我的視野時,我都對這種自上而下的關懷心存感激。但放之社會大眾,卻仍有一歲女童被陌生人單獨「教育」的事件發生。我們每個人曾經都並不是完美的小孩,但這並不影響我們自由地獲得包容和關愛。

(作者為深圳金融行業從業者)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欄目期待您的來稿。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薩卅

責編 溫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