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班的課程,往往在成績提升上體現的更為「高效」,不僅成績提升明顯,而且思維強度較小,各類做題技巧降低學生思維強度,引導學生進入思維舒適圈。
比如數學的幾何證明,課內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思維,這個過程很有壓力,是一個小陡坡。但培訓班的教學模式,卻並不需要學生自主思維形成邏輯鏈,而是將所有可能出現的邏輯鏈整理分類,安排記憶和套用,培訓班的孩子會在不需要思維的情況下,能夠更快速的做題。
但學習的本質,並不是片面的追求提分分數,利用思維能力掌握知識體系是本,成績只是知識體系建立效果的檢測,忽略思維能力提升成績至上本末倒置。成績只在升學中才有最終的效果,而平時的學習分數是用來暴露問題,而不是掩蓋問題。
這種學技巧去思考的舒適圈待的時間越長,學生就會越不適應課內思維引導式教學,對於培訓班依賴性越強。
但對於培訓班而言,短期的成績提升,可以獲得家長和孩子的認可,增加生源的續費率,而長期學習的成績下降,同樣也可以增加續費率,因為孩子越來越不具有自主思維能力,需要外力的灌輸。
但比較有趣的是,一些孩子在越補越差後,家長覺得過高的培訓費投入不值得,讓其回歸課堂,在經歷短暫的不適應後,成績反而不降飯升。
培訓班的目的是獲得收益,並讓客戶滿意,教學上降低思維強度註重技巧,讓不願意思考的學生認可,而學生的反饋又會影響家長,短期提升,長期離不開更契合其最大化收益,培訓班的目的是讓學生離不開自己,才有持續的續課,而學生逐漸失去自主思維能力,反而更契合培訓班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