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愛,為之深遠,愛之強烈,值得致敬。
但是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會因為寬容過度,而變成縱容,反而助長了孩子的畏難心理,遇到困難就找各種理由來逃避,這樣的教育看似是深愛,實則是坑害。
各種家庭教育或心理學育兒中,都倡導父母要無條件接納孩子。不過很多父母卻把無條件接納用錯了力度,但凡是孩子提出的都一概接納。
這不叫接納,這叫溺愛和縱容。
無條件接納的前提是,遵從底線,需要無條件接納的是孩子的感受、情緒、以及現狀,而不是孩子提的每一個任性的要求全盤接納,這叫糊塗和縱容。
在父母咨詢中,就有這樣的案例,孩子因為不喜歡學校和感覺學習困難和壓力大,就對父母說自己身體不舒服,然後隔三岔五的請假。
父母對孩子的請假也是有求必應,只要孩子說自己不舒服,父母雖然心裏有點不願意,但又心疼孩子,心想:這孩子都難受成這樣了,必須得請假呀。
於是在孩子但凡有請假的需求,父母都本著不讓孩子難受的原則,需要請幾天就請幾天,完全尊重孩子的意願,接納孩子。
父母打心眼裏也因為孩子請假而著急,但一想到在學校讓孩子心情不好,身體受損,本著健康和快樂第一的原則,就對孩子的請假來者不拒。
原本,父母看見孩子的需求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因為孩子請假父母太好說話,或者根本不問請假的深層原因。
是因為聽課困難?還是壓力太大,在學校不適應?還是身體不舒服?還是有情緒卡點,或者在受了什麽委屈,心裏不爽?
假是請了,孩子也回家了。可是父母卻並沒有跟孩子詳聊,也沒有挖掘孩子請假的背後原因。
於是,就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直到第N次頻繁請假,請假時間也從一兩天變成了三四天,再變成一兩周,最後直接變成休學6個月。
請假的時間越長,耽誤的課程越多,然後孩子遇到的問題越棘手,於是在死迴圈中幹脆休學一個學期都不去了。
孩子的休學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形成的,而是有著潛伏期和爆發期到最後的失控期。
在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時的潛伏期,是父母最應該及時幹預的,這個時候幹預不僅能更快解決問題,成本也最低,耽誤孩子時間也最少。
拿我家娃來說,當他說在學校煩躁和失眠,一到學校就覺得壓抑想哭,特別想回家時,我就覺察到了他情緒的不對勁。
一深聊,才知道是因為他在學校有心理落差,因為之前初中成績好,到了高中後成績變得平平,一時無法接受。
再加上孩子特別想上進,想證明自己,卻又因為用力過猛而讓自己陷入了自責和自我否認的情緒內耗中。
當有了情緒內耗後,再加上學習的壓力,競爭的壓力,孩子愈發恐慌,恐懼心情也導致了失眠和頭暈,在緊張,壓力和自我否認之下就有了軀體化癥狀。
當時,在孩子特別痛苦時,我同意讓孩子回家休整,但也只是給幾節課的時間來調整。
因為我知道高中的課程耽誤太多,後邊想再跟課會更吃力,孩子在遇到學習困難和心理狀態不穩時,他會更內耗。
那就一方面讓他繼續在學校上課,一方面我透過電話疏導和教給他一些自我疏導的方法,來解決情緒卡點。
事實證明,當孩子情緒卡點解決後,他的軀體化癥狀像頭疼,失眠,心慌,頭暈等都漸次消失了。
而且我給孩子請假的原則是能不耽誤正課就要耽誤正課,可以不上早自習和晚自習,可以少寫些作業,但主課要跟上,不讓孩子要是在家休整一周以上,再去聽課可能就會有聽「天書」的感覺了。
那些頻繁請假的孩子,之所以最後都慢慢休學了,其中有很大一部份原因就是因為課程跟不上了,越是聽不懂,越心慌,情緒也會越崩潰,軀體化癥狀更容易發生,比如像頭疼、肚子疼、胃疼、失眠、頭暈等。
還有一些孩子,休學幾個月後,覺得自己已經調整好狀態了,能有信心面對學校了,但是只是在相對比較寬松的環境中可以做到適應。
或者說,在孩子休學的過程中,父母並沒有做到心態上的改變,甚至是焦慮和焦灼的,只是迫於無奈,不得不接受這樣現實。
對孩子又怕又忐忑,不敢說話,不敢招惹,小心翼翼生怕觸痛孩子敏感的神經。
這樣的相處,並不會讓孩子內心的卡點和情緒內耗減輕多少。也會導致孩子一去學校,又回到原先的樣子,又開始畏懼學校,頻繁請假。
休學時間長短並不代表孩子已經調整好了,孩子情緒的調整要用對方法,需要父母真正看見孩子,共情孩子的感受,幫助孩子走出畏難和高自我要求與現實骨感的心理落差。
而不是父母小心翼翼的支持孩子,沒有原則地對孩子提出所有要求都全部答應,這樣只會讓孩子遇到困難時逃得更徹底,也無法培養孩子的擔當和逆商。
父母對孩子的愛,要做到溫柔有底線,該寬容時寬容,該拒絕時婉拒。不要強行改變孩子,而要主動改變自己,有原則的接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