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悲壯的西路軍,走出來15位開國中將,他們都是誰?

2024-07-08教育

1936年,長征順利結束後,紅四方面軍組成西路軍,西渡黃河作戰,不過由於孤立無援,造成了巨大的傷亡,僅有少數回來。

有幸重返革命隊伍的,他們又馬不停蹄的奔赴抗日戰場,歷經百戰彈雨。1955年,經歷過西征的開國將軍,從元帥到少將,一共有113位。而在這當中,有15位被授予中將軍銜,他們分別是誰?

徐立清

徐立清參加了鄂豫皖、川陜蘇區反「圍剿」和長征,紅軍時期擔任過紅四方面軍第四軍政治部主任。

徐立清參加了西征,在西路軍失敗後帶領千余名傷病員在祁連山堅持遊擊鬥爭,後輾轉找到援西軍,任該部政治部教育科科長。

抗戰期間,徐立清任冀南東進縱隊政治委員兼第5支隊政治委員,率部參加冀南區反「掃蕩」,後復任第129師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到了抗戰後期,徐立清在大後方任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新編第4旅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期間,徐立清參與了解放大西北的作戰,擔任過西野的政治部主任,後調入第6縱隊任政委,部隊改編後又擔任第6軍政治委員。不過沒幾個月就升任第一野戰軍第2兵團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到9月份,取代王震擔任了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的政委。

李天煥

1930年,李天煥加入了紅軍,參加了鄂豫皖、川陜革命根據地反「圍剿」和長征。紅軍時期,他擔任過紅30軍政治部主任。

在西路軍失敗後,李天煥和李先念以及程世才忍著傷痛、饑餓,堅持苦戰。經過40多個日日夜夜,在陳雲、滕代遠迎接下,他們安全抵達新疆。

抗戰開始後,李天煥奔赴抗日前線,來到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擔任過冀中軍區第九軍分區政治部主任。1940年,他又擔任晉察冀軍區第五軍分區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和司令員鄧華搭檔。不過短短一年時間,他又調任晉察冀邊區政府公安局長,負責邊區主要領導人的安全保衛工作。

1945年7月,李天煥調到冀察軍區工作,歷任軍區政治部主任、冀察縱隊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察哈爾省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到了1948年,李天煥擔任了華北軍區第3兵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是兵團司令員楊成武、政委李井泉的得力助手。第二年,3兵團改編為第20兵團,李天煥升任兵團政委。建國後,李天煥擔任公安部隊副政委。

杜義德

杜義德在紅軍時期擔任過師政委和騎兵師師長,可謂文武全才。後來劉伯承曾表揚杜義德:「杜義德是政委兼司令,司令兼政委,文武雙全。」

西征失敗後,杜義德與副總指揮王樹聲被一起編入右支隊進入祁連山,一行人靠著吃草根、喝雪水、沿途乞討,終於越過了祁連山。

抗戰期間,杜義德在劉鄧手下,率部參加鞏固發展冀南抗日根據地的鬥爭和敵後抗日遊擊戰爭。解放戰爭期間,杜義德擔任6縱政委,和司令員王近山將其打造成為了一支強悍之師,中野很多惡仗、硬仗、關鍵仗是六縱打的。

1949年2月起,杜義德擔任第二野戰軍第3兵團副司令員兼第10軍軍長,率部參加解放大西南的作戰。

陶 勇

陶勇1929年參加了紅軍遊擊隊,走上了革命道路。跟隨紅四方面軍轉戰千裏,先後參加反 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長征。由於他頭腦靈活,又作戰勇猛,升遷也很快。1936年陶勇任紅9軍教導師師長,沒幾個月便參加了西路軍,因為損失慘重,被捕入獄。一直到1937年下半年,才被營救出獄,回到了延安。

抗戰爆發後,陶勇去了新四軍,在這裏他也是粟裕麾下的一員虎將,他曾被稱為「拼命三郎」,打起仗來不要命。在華野的時候,他與葉飛、王必成並稱華野三大虎將,也是著名的「葉王陶」。

程世才

1930年,中原大戰的時候,年僅17歲的程世才加入了紅軍。他作戰勇猛,李先念曾評價他「在戰場上氣勢奪人,身先士卒,一往無前,就像出山的猛虎」。1935年初,程世才擔任了紅30軍的軍長,這一年,他才23歲。

到了抗日戰爭時期,程世才擔任過冀熱遼挺進軍參謀長,不過沒有多久他就去了抗大和黨校工作。

解放戰爭時期,程世才被組織上派往東北,擔任過東野的3縱隊司令員,可是,後來因為軍事主張和戰役配合上的分歧,和林總產生了一些矛盾,這也導致他留在了地方軍區工作。新中國成立初期,程世才任公安部隊副司令員等職。

方 強

方強是湖南平江人,屬於政工幹部,紅軍時期擔任過師政委一職。參加西路軍的時候,方強被任命為西路軍第9軍政治部宣傳部部長。西路軍被馬家軍打敗後,他在突圍中被俘。在獄中組織黨支部,任支部書記,堅持鬥爭,後領導組織被俘人員脫險歸隊返回陜北。

抗日戰場上,方強被任命為129師385旅政治部主任,沒多久他就被調回了後方任中央軍委總政治部組織部部長。抗戰勝利後,方強去了東北,擔任合江軍區司令員,組織部隊剿匪、開辟合江革命根據地。後來去了一線部隊,先後擔任師長、縱隊副司令員和軍長等職,率領部隊從東北打到廣東。

建國後,方強去了海軍任職,曾擔任海軍副司令員,是人民海軍的創始人之一。

畢占雲

畢占雲早年間曾在四川軍閥部隊當兵,出川後入湘軍,歷任排長、連長、營長。1928年在國民黨軍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進行第二次「會剿」時率部起義,加入了紅軍第四軍。他曾任閩西紅12軍代軍長,也曾擔任軍參謀長。

抗日戰爭爆發後,畢占雲任中央軍委第一局副局長兼參謀主任。此後,他去了太嶽軍區,擔任參謀長。抗日戰爭勝利後,畢占雲主要在地方軍區工作,先後擔任冀東軍區副司令員以及豫皖蘇軍區副司令員,兼任豫皖蘇軍區後勤司令部司令。

到了1949年,畢占雲去了河南軍區任副司令員,此後他就留在了中原,在1955年升任司令員。

歐陽毅

歐陽毅參加過湘南起義,跟隨朱德、陳毅上了井岡山。他是優秀的政治工作者,主要做的也是政治工作。西路軍失敗後,歐陽毅靠討飯、賣字回到延安,受到毛主席贊揚。

抗戰開始後,歐陽毅是抗大總校秘書長,也曾跟隨抗大一起到敵後辦學。後來因為身體因素回延安養病。

新中國成立後,歐陽毅擔任了中國人民公安部隊政治部主任。

鄭維山

鄭維山13歲就參加了革命,18歲就已經是師政委了,是威震川陜的少年猛將。他隨30軍編為西路軍,血戰河西走廊。西路軍失敗後,只身討飯回延安。

抗戰開始後,他在晉察冀軍區,聶榮臻麾下的一員虎將。解放戰爭期間,他擔任華北軍區第2兵團3縱隊司令員、第一野戰軍第19兵團第63軍軍長,與政委胡耀邦是「文武佳配」。

彭嘉慶

彭嘉慶是江西省廬陵縣人,當年,在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推動下,家鄉農民運動迅速興起,他也參與了其中。之後,彭嘉慶參加了贛西起義,並參了軍。

長征期間,任5軍供給部政治委員,出色地完成了部隊三過草地、雪山的醫療和後勤保障工作。到陜北後,他參加了西路軍,因負重傷被俘。一直到全面抗戰開始,才經組織營救回到了延安。

後來他去了山東,先後擔任蘇魯支隊政治委員、魯南軍區政治部主任、膠東軍區政治部主任兼山東軍區第5師政治委員。

抗戰勝利後,彭嘉慶去了東北,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第2縱隊政治委員,東北民主聯軍第4縱隊政治委員。然而,從1948年開始他留在了地方軍區工作,先後在遼北軍區和遼西軍區工作。此後,隨大部隊入關南下,在自己老家任江西省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領導指揮了江西的剿匪和生產運動。

新中國成立後,彭嘉慶曾在炮兵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後調入山東軍區,任山東軍區、濟南軍區副政治委員。

吳先恩

吳先恩參加過黃麻起義,在紅軍時期主要擔任後勤保障的工作。1934年冬季,被調任紅四方面軍總部兵站站長。西路軍失利後,吳先恩一路乞討,靠著頑強的意誌和毅力,歷經108天的艱苦磨難後返回了延安。

吳先恩先後在八路軍129師385旅和晉察冀軍區第4軍分區任職,幹得還是老本行,負責部隊的後勤保障工作。抗戰勝利後,他又參加了解放戰爭,擔任晉察冀軍區後勤部副司令兼供給部政委,當時的後勤司令由軍區參謀長趙爾陸兼任。

饒子健

饒子健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長征中,饒子健隨紅5軍團擔負後衛任務,率部三過草地,浴血奮戰。

1937年1月,他率部參加了艱苦的西征作戰和向新疆的轉移,直到1940年返回了延安。後來,他被派往新四軍,先後擔任團長和旅長一職。

解放戰爭期間,饒子健擔任華中野戰軍第9縱隊的副司令員。此後,他開始在地方軍區工作,擔任淮北軍分區司令員以及淮北軍區司令員。1949年部隊改編時,他擔任34軍第一副軍長。新中國成立後,饒子健被任命為第30軍軍長。

晏福生早年間在安源煤礦,曾擔任工人糾察隊隊長,後來入了黨,並參加了醴陵暴動,紅軍時期,曾擔任師政委一職。長征中,晏福生英勇奮戰,在一次掩護主力轉移的戰鬥中,晏福生不幸右臂受傷被截肢,從此成為了獨臂將軍。此後,他又馬不停蹄參加了了西征。

抗日戰爭時期,晏福生任八路軍120師359旅717團政治委員,當年,717團的生產成績名列全旅、全邊區之首,晏福生被推選為生產英雄。後來,他又先後擔任陜甘寧留守兵團警備第一旅副政治委員,八路軍南下第二支隊政治委員,359旅政治委員。

抗戰勝利後,晏福生去了東北,任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一師政治委員,第28師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47軍副軍長。

秦基偉

秦基偉13歲便加入義勇隊,參加了黃麻起義,被鄉親們譽為「紅色少年」。在西路軍中,秦基偉任總部四局長,率少數作戰部隊掩護西路軍總後勤部,苦戰數日,終於突出重圍,經歷九死一生回到延安。

抗戰開始後,秦基偉前往山西太谷一帶,開始了建立太行山敵後抗日根據地的艱苦鬥爭。後來,八路軍129師獨立支隊組成,對外稱「秦賴支隊」。

解放戰爭期間,秦基偉擔任9縱隊司令員,後9縱隊整編為二野4兵團15軍,秦基偉任軍長,參加了渡江、兩廣、解放大西南戰役。

建國後,秦基偉打了抗美援朝,尤其是上甘嶺戰役,開創了一個世界紀錄。值得一提的是秦基偉在1988年還被授予上將軍銜。

溫玉成

溫玉成15歲時走上了革命道路,參加了五次反圍剿和長征,曾擔任紅五軍團騎兵團政委。在西路軍失敗後,他帶傷突圍,一路乞討,回到了延安。

抗戰期間,溫玉成在新四軍,之後幾年他從新四軍政治部組織科科長,一直幹到蘇中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在東北,他是東北民主聯軍獨2師師長,因用兵神速而被稱之為「鐵腳師長」。第12縱隊成立後,溫玉成擔任第34師任師長。解放後,溫玉成升任40軍軍長,成為第一批入朝作戰的誌願軍,打響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