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家長的情緒難控制、不穩定,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就是「災難」

2024-09-25教育

教育專家尹建莉 指出:「 父母對孩子發三分脾氣 孩子受到的傷害至少有七分 。」而在 心理學界 心理學家們 普遍 認為 我們的 情緒一半來自家庭教育 一半 源自遺傳 。可見, 父母的情緒如何 ,往往對 孩子的情緒養成、能否保持穩定 起著 十分關鍵 作用

網上報道了 雲南某地 一名 15歲男孩與父母爭吵 深夜獨自流浪街頭 ,被 巡邏民警接回派出所安慰 的新聞,引起不少 已為人父母 網友們 熱議

根據男孩所說,自己這次 期末考試 只考了 全班第四名 的成績,相比於 此前穩居第二、三名 ,看起來似乎 成績有所下降 。「我 爸媽 認為 我這次 沒有努力才導致排名下降 」,男孩 情緒低落 地說道。

民警了解情況 親自打電話與男孩父母進行調解 ,然而電話 剛接通 ,爸爸 得知兒子在派出所 ,立即 怒罵 :「 不用理他 罵幾句 離家出走 ,不 給他個教訓 ,以後 指不定闖什麽大禍 呢!」這下,民警終於對 男孩爸爸的暴脾氣 有了認知,直接通知他們 到派出所協調

爸爸見到兒子 ,一會兒 責罵 他「 不好好學習 」、「 只會找借口 」,一會又說「 青春叛逆期就是難管教 」、「除了 頂嘴 就是離家出走, 以後 就是個 暴脾氣的人 」等, 媽媽 在一旁也 不時應和幾句 男孩 同樣大聲反駁 :「你們 為什麽不相信我 ?跟你們 完全溝通不了 !」

眼看著 爸爸 就要 動手打孩子 了, 民警 連忙 分別將雙方帶到不同房間勸解 。主要是 教育 這對 父母態度過於強硬、脾氣暴躁 ,對 處於青春期 孩子 來說,無疑是 一場「災難」

網友們 看了新聞後 紛紛表示 我兒子 要是 這麽優秀 ,我 開心還來不及 呢」、「還說 兒子暴脾氣 ,我看這叫 有其父必有其子 」等。

大數據顯示,超過50%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出現情緒煩惱,主要原因就是家長情緒不穩,彼此發生矛盾、沖突。

家長情緒難控制,便是為孩子的青春煩惱加砝碼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的心理學專家們 花費 3年時間跟蹤調查300名5至10歲 孩子 其父母每天 情緒狀況 ,還包括 對孩子的體溫、患病情況 進行記錄

最終根據數據記錄可知,相比於 情緒較穩定 沒有經常出現焦慮、暴躁易怒 等問題的 父母 孩子 ,其 情緒也相對穩定 ,且 患病率也較低

而且,對於 受父母情緒不穩影響 ,孩子 內心 時常 處於情緒高壓、緊張狀態 ,故而 影響生長激素 分泌

至少從數據看來, 這部份孩子的身高 父母能控制自身情緒 孩子 身高少了1至5厘米左右

繼而 實驗證實 父母 情緒 確實 與孩子的身心健康緊密相關 父母無法控制自己 情緒冷靜溝通 ,最終結果就是 爆發矛盾、爭吵 ,不僅 影響彼此的感情 過激之下 很可能讓孩子 走上極端

再加上 心理學有名 「踢貓效應」 ,即人的 情緒 無形之中 也會 感染身邊的人 ,也就是說 父母 出現 憤怒、暴躁、難過 不良情緒 孩子 也會 陷入同樣的情緒之中。

父母如何做好情緒管理,陪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

首先,避免「否定式教育」。

根據 美國心理學家艾伯特·伊利斯 提出的 「情緒ABC理論」 ,即 事件A被激發 行為後果與引發情緒的C導致 ,而 C 之所以 發生 又是 個體對A的認知與評價產生 信念B

放在 教育孩子的事情 上,就是 父母 某件事 主觀認知, 導致對 孩子某些行為 進行 主觀判斷 ,繼而 做出否定、批判 舉動

比如,父母 批評孩子做事拖拉 ,但所謂的 「做事拖拉」沒有明確時間限定 ,那麽便是 父母主觀的判定 。如此一來,當孩子 聽到父母批評 他「你 做事怎麽這麽磨蹭 」、「你做事就 不能像人家孩子那麽麻利 嗎」等,會感到 難過又生氣 ,特別是處於 熱衷反抗父母的青春期 裏,孩子必然會 選擇激烈反駁

所以,父母一定要 避免「否定式教育」 給予 孩子 足夠 鼓勵 肯定 ,讓他們在 脆弱、敏感 青春期 充滿 自信、樂觀

其次,學會自我放松。

心理學專家劉丹教授 認為:「 控制情緒的前提 是, 懂得如何自我放松 正確發泄情緒 。」不少父母之所以會在 生氣時打罵孩子 ,或是 摔東西發泄 等,以致於 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造成 不良後果 ,主要是因為 生氣時不懂 如何正確調整、排解

我想說的是,在 生氣、難過 負面情緒出現 時,不妨 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既能 放松心情 ,也能 轉移註意力

情緒平穩 後,再 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 ,就可以在 避免傷害彼此身心 的同時, 達到教育效果

最後,接受孩子的情緒。

青春期 的孩子,因為 大腦前額葉皮質層還未發展完全,無法 大腦內主動情緒的杏仁核匹配 ,再加上 大量分泌的荷爾蒙 等,令 孩子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 ,出現 「一點就著」 暴躁易怒 狀況。

此時,父母們要懂得 接受孩子情緒波動較大 情況 ,以 平胡 心態 與孩子 交流 樹立正確 情緒管控形象 ,讓孩子在 耳濡目染 下,逐漸 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

教育家陶知行說過:「孩子與父母相處時就像敏感的心理專家,他們對父母的情緒非常在意,也非常敏感。」

也就是說, 父母情緒的波動 ,不僅被 孩子第一時間察覺 ,也會 影響 他們隨之 做出的應對情緒 行為

枕邊育兒寄語:

父母 教育孩子 時,一定要 做好情緒管理 避免 孩子也 養成不良情緒 。不僅是 影響青春期 ,也會 累及孩子的一生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