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新型「家庭暴力」悄然存在:孩子很受傷,家長還覺得是為了孩子好

2024-03-21教育

大家好,我是奶豆爸爸~

在網上看到一位網友分享的故事,令人窒息。

故事的起因經過,其實很簡單。

吃飯時,這位網友不想吃蛋黃,便放在了碗裏,但他的爸爸卻不滿的敲擊孩子的碗沿,命令孩子吃掉。

網友沒有任何回復,於是爸爸在看了一會兒手機之後,突然發火,再一次命令他吃掉。

看到爸爸動怒,這位網友盡管心裏有很多不滿,也只能端起飯碗,把整個蛋黃吃下去。

這時候,爸爸得意的對孩子媽媽炫耀說:你看,小孩子就是不能慣著。

在這條資訊的後面,有的人說既然是自己碗裏的,那就只能自己吃了,可能父母也是不想浪費罷了。

但實際上,從這位網友父親簡單粗暴的命令語氣,以及事後的炫耀中,我卻能明顯的感受到,這更像是一種新型的「家庭暴力」。

01.新型「家庭暴力」悄然存在

在這個故事的下面,有位網友犀利的評論道:

你爸高興的不是你吃蛋黃有營養,是小孩子就是不能慣著。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紮心,又令很多孩子無助的時刻,可能在中式家庭中並不少見,甚至有些孩子在這種「打壓、掌控、否定」的教育方式中,變得極度壓抑和焦慮,最終被生生磨平了自己的棱角和鋒芒,變成沒有主見、非常自卑、怯懦的型別。

在【大聲說出來】的一期節目中,嘉賓是34歲的單身女博士,以及她的媽媽。

在節目中,這位女博士控訴了媽媽的種種做法,以至於在現場幾次出現情緒崩潰的情況。

比如說,媽媽為了讓她練琴,不準出去玩,只要彈錯,就會挨打。

再比如,上中學時,媽媽偷看她日記本,發現她有喜歡的男生,就跑去學校大吵大鬧。

不僅如此,就連她平常結交什麽朋友,也得媽媽嚴格把關。

盡管後來她學習成績優異,考上了博士,但在成長過程中發生的一件件的事情,卻讓她變得自卑、壓抑,負面情緒充斥在自己的整個生活當中。

面對女兒的控訴,這位媽媽卻強勢反駁,認為自己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說到這裏,可能很多人都能都被喚醒了記憶,在成長過程中,有不少父母,習慣於打著「為你好」的旗號,而無視孩子的感受,強勢的為孩子做著各種各樣的決定。

甚至在孩子滿足不了自己的要求時,還會透過各種方式來達到自己的控制感。

就像「逼著孩子吃蛋黃」的父親,以及對孩子所有事情都要掌控的母親一樣,他們都是這樣的型別。

但我想說的是,這並不是愛,也不是一種正向積極的家庭教育,更多的是一種新型「家庭暴力」,而這種家庭暴力的典型特征,就是「高壓控制」。

02.為什麽有些家長會采取高壓控制來對待孩子?

可能有很多孩子或者已經長大的成年人好奇,為什麽在成長中,當自己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決定和處事時,往往家長會透過各種理由和方式,讓自己達到他們的要求?

盡管,很多事情明明就是無傷大雅的小事,也很容易在父母這裏上綱上線,甚至最終搬出為人父母的權威,對孩子采取高壓管控。

其實,之所以會如此,有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

從古至今,在家庭領域,很多時候都秉承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

而在這種傳統觀念之下,父母在孩子這裏,有著絕對的掌控權,否則就會把孩子列到不孝順、不懂事的行列中。

畢竟就像很多影視劇輸出的價值觀所說的那樣:就連你的生命都是我給你了,你為什麽不聽我的話。

所以說一旦認準了這一條,那麽就算孩子可能並沒有犯什麽大錯,有些家長也會為了展示自己的上位者姿態,當看到孩子的一些行為時,也會雞蛋裏挑骨頭。

因為這類父母,需要從孩子身上,來滿足自己作為父母的掌控感,以及不可撼動的上位者姿態。

其二,由於父母的全能自戀感。

可能很多人都從父母口中聽到過這樣一句話:小孩子家家的,懂什麽。

其實每個孩子從父母嘴裏聽到這句話,多少都會感受到一絲不開心,以及一種不被尊重的感覺。

那麽為什麽一些家長習慣於說這句話呢?

其實,UM心理主筆妙黛說過的一段話,就能夠解釋,她說:

很多父母在生理年紀上,已經老大不小,但在心理年紀上,卻像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因為受到全能自戀感的支配,他們覺得自己就是全能的,從而自己想要什麽別人必須滿足,否則就會大哭大鬧。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麽很多父母不管孩子長到多大,仍然覺得孩子依舊是一個小孩子的原因所在。

當然,父母在面對需求不能滿足的時候,肯定不會像嬰兒一樣大哭大鬧,但是他們會透過發火、發脾氣、訴苦等各種方式和理由,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一系列對孩子「發泄」的行為,我們都可以稱之為是一種更加隱秘的「家庭暴力」,甚至這種家庭暴力,常常會被披上「為你好」的外裝。

03.被家長高壓管控的孩子,都怎樣了?

當孩子長時間處於這種環境中,將會出現幾大問題。

首先,親子關系會受到損傷。

原因很簡單,家長原本是孩子享有安全感的港灣,但是如果一旦用高壓管控的方式,要麽,讓孩子喪失主見,出現各種負面心理問題,要麽就會引起孩子反抗,與父母漸行漸遠。

這也是很多在高壓管控下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叛逆機率高的原因之一。

其次,會擠占孩子的成長空間。

當家長替孩子做決定的時候,無疑就已經在抹殺他們的自由意誌和思考能力,甚至會讓孩子變成一個「工具人」。

更重要的是,在這種情況下,孩子自由生長的空間,就會被大大擠壓,本來孩子可以靠著自己的探索意識,走上更高的舞台,但卻因為父母的管控,而讓孩子慢慢失去了方向,找不到自己生活的意義。

另外,這種高壓管控,對孩子的性格塑造,以及自我的情緒管控能力,都會帶來非常大的沖擊,很多孩子在長大後,仍然不敢大聲說話、不敢社交,展現出了自己自卑敏感的一面。

無論是上述哪一種,都是可悲的。

想要改變這種結果,其實作為父母而言,最要緊的就是學會放手,讓孩子成為屬於自己的主體。

很喜歡網上有人說的一句話:

孩子長大的過程,就是與父母一次次脫離的過程。

就像心理咨詢師武誌紅說的那樣:一個孩子從成長走向成熟,需要獲得父母的「授權」。

而所謂的授權,就是允許孩子做自己,允許孩子為自己負責,允許孩子變得和自己不一樣,也允許孩子做自己想做的決定。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無關緊要的,只要孩子能夠為自己做的事情負責任,並且在道德品質上,沒有任何問題,我們家長就該放開「掌控」的手,讓孩子自己活出想要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