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是「世界孤獨癥日」。
01
「醫生,我1歲的兒子被診斷為孤獨癥,他是不是長大就好了?」
02
「醫生,我家孩子只是性格內向,不願意社交,怎麽就被診斷為孤獨癥了?」
03
「醫生,我閨女剛被確診為孤獨癥,是因為我們對她的關愛太少了嗎?」
在門診,醫生經常被很多家長問類似的問題。 其實,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孤獨癥是一種復雜的神經發育障礙,起病於發育早期,通常在3歲以內發病。
在臨床上,有孤獨癥類似特征的,起病於兒童期的神經發育疾病也被歸類稱為孤獨癥譜系障礙。
孤獨癥兒童常被人們稱作是「星星的孩子」。他們就好像來自遙遠的星球,在夜空中獨自閃爍。
社會公眾應該以客觀理性的態度認識孤獨癥,學會理解並接納孤獨癥兒童,營造關註與關愛他們及其家庭的良好社會氛圍,才能讓每一顆「星星」都能閃閃發光。
01 認清誤區
誤區1:孩子是性格內向,不願意社交而已。
孤獨癥兒童常被誤解為性格內向或不喜歡社交。實際上,他們不是不想與人交流,而是由於神經系統的異常,他們難以理解和應對社交情境,進而面臨嚴重的社交障礙。他們可能在解讀面部表情、理解情緒或分享情感上存在異常,導致社交障礙。
誤區2:孩子得病,是因為父母關愛太少。
孤獨癥是一種不可治愈的永久性神經發育障礙,與父母的關愛程度無關。盡管目前孤獨癥的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已有研究表明,它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遺傳、環境因素和神經生物學因素等。
誤區3:只有兒童才會得孤獨癥,孩子長大就好了。
很多人認為孤獨癥只影響兒童,疾病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好轉,其實不然。雖然部份孤獨癥兒童在成年後會擁有一定的溝通能力,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完全擺脫了疾病的影響。很多成年孤獨癥患者仍面臨著嚴重的社交和溝通障礙,他們需要持續接受家人、社會的支持和幫助。透過早期幹預和支持,許多孤獨癥兒童能夠在社交、溝通和生活技能方面取得顯著進步。
02 盡早幹預
孤獨癥兒童的核心癥狀尚無藥物可以治愈。 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行為幹預和教育可以改善孤獨癥兒童的不良預後。 幹預越早越好,確診患兒應立即幹預,疑似患兒也應盡早幹預。
孤獨癥的主要幹預手段為康復訓練。 該方法強調個體化治療,註重多維度幹預,不僅關註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的核心癥狀,還註重提升他們的日常生活技能和社會適應能力。家長需要利用家庭與社會資源,給孩子營造語言溝通與交流的環境。部份孤獨癥兒童容易出現影響自身和他人的各種挑戰性問題行為,因此采用相應的行為矯正方法和預防策略,可以從多到少、從少到無地減少問題行為。
如果孤獨癥兒童存在較嚴重的情緒不穩、自傷、攻擊和破壞性行為,且行為矯正方法無效,或同時患有其他精神障礙時,就可以采用藥物治療。
03 給予關愛
孤獨癥患者從兒童期開始就需要接受康復教育,離不開長期、持續的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全方位支持。在家中,家長如何更好地關愛孩子?
學習正確的方法
家長要盡早學習康復教育方法,並采用相應的訓練手段,以幫助減少孩子在生活中存在的問題行為。家長可以透過觀看紀錄片、閱讀科普書籍、參加相關培訓和活動等方式,學會與孩子有效溝通。
提供舒適的家庭環境
孩子需要一個溫暖、穩定、和睦的家庭環境。父母之間相互關心、理解和支持,父母對孩子呵護、理解和關愛,能讓孩子有安全感並保持情緒穩定。父母的陪伴和關愛能幫助孩子緩解焦慮、緊張和恐懼情緒。
幫助孩子合理表達情感
幫助孩子建立對自身的認識、探索,以及合適的情感表達和行為調整。例如,引導孩子辨識和命名自己的情緒,家長可以對孩子說:「你現在感到開心嗎?」「你似乎有些難過,能告訴我為什麽嗎?」
建立積極溝通的渠道
在日常互動中,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學習如何與他人建立聯系、分享情感、理解他人需求等社交技能。家長要註意正向引導、用語簡潔、語調舒緩,幫助孩子建立主動溝通的自信,培養孩子積極社交的技能。
除了家庭的支持,關註孤獨癥患者也是全社會的責任。他們需要社會、學校、社群的理解和接納,更需要全社會為他們及其家庭提供科學、有效的支持和幫助。
來源健康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