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孩子被吼後若有這4種表現,暗示可能是「討好型人格」,父母別沾沾自喜!

2024-03-29教育

您是否在孩子調皮搗蛋或不聽話時,忍不住提高嗓門,甚至大聲吼叫?您是否註意過,孩子在被吼後的反應和表現?有些孩子可能會默默承受,有些可能會反抗,而有些則可能表現出一些特殊的跡象,這些跡象或許暗示著孩子正在形成「討好型人格」。

我們要明確什麽是「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通常表現為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評價,常常以取悅他人為行為準則,忽視自己的真實感受和需求。 這種人格特質往往源於童年時期受到的家庭教育影響,尤其是父母的教育方式。

那麽,孩子被吼後的哪些具體表現可能暗示著「討好型人格」呢?

第一種:孩子被吼後,反而害怕父母生氣,主動去討好父母

通常,孩子被父母批評時,本能的情緒反應應是不高興。但有些孩子卻不敢流露出一點點的不開心,即使傷心流淚也只會背著父母。

更有些孩子,會迅速道歉,承諾改正,甚至做出一些平時不常有的舉動來取悅父母,會刻意去討好父母,以期望平息父母的怒火。他們不敢在父母面前流露出一絲一毫的負面情緒,生怕激怒父母。

這樣的孩子,往往過於在意父母的感受,而忽略了自己的真實情緒和需求。很多父母還誤以為是孩子懂事而沾沾自喜,殊不知孩子在壓抑自己討好你。

第二種:孩子變得格外順從和乖巧

有些孩子在被吼後,會突然變得特別聽話,不再調皮搗蛋,甚至主動幫助做家務,以此來換取父母的認可。這種過度的順從和乖巧,可能是孩子為了討好父母而刻意表現出來的,他們希望透過這種方式來避免更多的沖突和責罰。

他們做事不敢反叛,更不敢違抗你的意思。對很多父母來說,可能這樣更省事。但對孩子來說,將來可能成為一個沒有主見的老好人。

第三種:孩子表現出自責和內疚的情緒

即使在一些並不完全是他們錯誤的情況下,孩子也可能會主動承擔責任,表現出過度的自責和內疚。這種過度的自責並不是出於對自己行為的反思,而是孩子試圖透過自責來減輕父母的憤怒和失望,從而討好父母。

第四種表現是:孩子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受

孩子選擇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不再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這種隱藏真實自我的行為,也是討好型人格的一種表現。孩子可能會變得越來越沈默寡言,不再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內心世界。

家長要認識到,吼叫並不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 長期的吼叫和責備只會讓孩子感到恐懼和不安,進而可能形成討好型人格。 我們應該盡量避免使用吼叫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當孩子表現出上述四種跡象時,我們要給予足夠的關註和引導。要傾聽孩子的真實想法和感受,尊重他們的個性和需求,教會孩子如何正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讓他們學會在尊重他人的同時,也尊重自己的內心。

作為父母,我們要努力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和安全感,這樣他們才能更加自信、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