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自律的孩子都是怎麽養出來的?看完這幾招,你就明白了

2024-10-12教育

文/蘭媽談育兒

暑假期間,一個8歲男孩獨自在家看書學習的主打自覺視訊,在網上狠狠地火了一把

視訊走火後,男孩爸爸還表示:

「放暑假已經大半個月了,很多時間都是他自己在家,翻了最近一個星期的監控,沒想到他每天都在那自己學習、讀書,孩子平時的學習也很好,幾乎就不用操心,特別是對自己的學習和玩,通常還都分得很清楚,這讓我心裏也很開心吧,比較欣慰、也很佩服他」

看完這些,評論區的很多網友也紛紛表示:

「這樣的孩子是怎麽生的」

「佩服,但真的有點疑惑,真的有每時每刻都在學習的孩子嗎」

「看完我又把我自己的孩子揍了一頓」

「我兒子也很自律,六點就起來看電視,有時候睡過頭,他都覺得虧了」

「朝哪個方向燒香,能擁有這樣的孩子」

事實上,孩子自律也好、不自律也罷,我們在看待這件事時一定要因人而異

如果我們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如何自律了,就容不下自家孩子身上的不優秀,那結果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差勁

那如何才能讓孩子變得優秀而自律呢?也可以說,孩子小的時候全靠家裏大人的培養和引導,特別是在一些好習慣養成方面,懂得「套路」才能讓孩子乖乖改變

比如,以下幾種「套路」方法,每天騰出15分鐘用在孩子身上,就能有效培養出自律又積極的孩子:

01

想要孩子記憶變好

那就說:「讀不熟的東西就動筆寫寫吧」

每到了升學季,來自一年級小朋友的家長們,都會經歷一段難熬的讀拼音階段

來自湖南的一位媽媽,就因為教一年級女兒讀拼音直接教到雙雙崩潰大哭

媽媽還表示:教了100遍,還是不會,以後讓爸爸教

看完這個視訊,評論區也議論紛紛:

有人說:「接受孩子平庸不是什麽壞事,孩子不會就歇一會兒,明天再教,何必呢?

有人說:「孩子不會,還是方法沒教對,攤上這樣一個暴脾氣的媽,以後可有罪受了」

還有人說:「正常的孩子教了100遍,不可能還不會,就是沒有用心,除非不正常,而媽媽發火的原因,也多半是因為孩子在學校不認真學,回到家還不認真讀,這態度,換作誰能不急眼呢?重要的是現在的孩子那麽精,你不發火的話,孩子覺得不認真也沒什麽大不了,以後也會越來越不用心」

明明教了無數遍,孩子仍然不會,這一點蘭媽可算是切身體會了

家有一年級的小女兒,也因為拼音不會讀這件事,前幾天先有老師打電話批評、後又有喊到學校下達命令

老師也是上來就問:「作業你檢查沒有」、「明天到學校拼音必須會讀」

當天晚上,我教讀到深夜十二點多,孩子不會,第二天教到深夜十一點多,孩子還是不會

期間,又因為老師的施加壓力,和久教不會的焦躁,我也沒少對孩子發火批評

直到第三天,女兒中午放學回家急得吃不下飯,她告訴我:「老師說下午拼音還不會讀的,就留在學校不讓回家」

於是,為了盡快幫女兒熟讀拼音,我臨時換種方式對她說:「實在記不住的拼音,那我們就一邊用筆寫在本子上、一邊再用嘴巴大聲讀出來」

果不其然,配合朗讀和書寫的形式後,女兒對拼音的熟讀程度得到了大振幅提升,期間我也會經常鼓勵她:「寫得不錯,聲音再大一些」、「很棒,記得越來越熟了」…

這是什麽?這就是所謂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特別是對於小朋友來說,他們的專註力往往比較薄弱,很容易讀著讀著就開小差、讀太多也容易犯迷糊

那想要提升孩子熟讀的記憶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套路孩子用「嘴讀+手寫」的方法鞏固記憶力

02

想要孩子認真書寫

那就說:「看看這作業越寫越耐看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每一個自覺自律的孩子背後,基本上都站著一個為孩子提供正能量的家長

有一位河南媽媽,曾曬出她11歲女兒的作業,那字跡工整的文字,美觀得就像是「印刷體」一樣,還有網友表示:連強迫癥看了舒服

媽媽也表示:孩子每一次作業都完成得特別工整,她是比較自律吧,還是班上的班長、學習委員,老師也是經常表揚,還把她的作業當成優秀範本

看得出,有一個如此省心又有優秀的女兒,作為媽媽,內心肯定是欣慰又自豪的

那如何才能培養出如此省心的孩子呢?聽過一個學霸媽媽是這樣傳授經驗的

她說:

「優秀的孩子從來都不是智商有多高,而是取決於養成的習慣好不好,比如,孩子有沒有用心對待學習,你看看他寫作業的姿勢、寫字的品質就知道了」

「而我們想要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那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誇獎的套路方式,當孩子某個字寫得工整、某個階段坐姿標準時,你誇他:看看,越來越有學生的樣子了,字寫的耐看、坐姿也越來越標準了」

果不其然,當我把這個方法用在寫字比較急的大女兒身上後,我發現她對待寫字的態度認真多了

緊接著,隨著書寫品質的提升,女兒在學校也頻繁得到老師的表揚

某一天,她回家後還興高采烈地對我說:「媽媽,我現在已經被老師列入好學生名單了,真開心」

看吧,孩子是需要在鼓勵中成長的

你希望孩子哪一方面得到提升,那就針對性地讓孩子在這方面代入角色,當孩子逐漸感受到進步時他們對學習燃起的興趣才會持續不斷

03

想要孩子改掉磨蹭

那就說:「回家就寫作業,我都佩服你了」

一說起孩子寫作業存在的問題,那家長最容易急得跳腳的十有八九就是孩子磨蹭、走神、和不認真了

曾經,蘭媽也深度焦慮過

可經歷過很多後才逐漸發現:培養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潤物細無聲的精神,不管我們如何焦慮,最終能落實孩子優秀的,從來都是循序漸進的改變過程

有一位爸爸回憶說:

上個周末,兒子帶回家兩張試卷

剛好那個周末工作不多、也有閑時間,就打算一邊看書、一邊陪他寫作業

本以為這將會是溫馨的親子時光,可結果呢,自己卻硬生生地因為做卷子被氣到內傷

特別是從提醒寫作業開始,孩子就沒有正式進入狀態,一會跪在椅子上、一會兒又趴在桌子上

當時,我可是極力抑制住情緒,耐心地提醒他趕緊進入狀態、早點把作業寫完,奈何孩子還是沒聽進多少

先是以0.5倍慢速度動作取出試卷和書筆,眼看著要開始下筆寫作業了,又不慌不忙地說一句「爸爸,我渴了,想喝水」

孩子說渴了,總不能不給喝水吧

於是,我倒了水,終於在他咕咚咕咚喝兩口水之後下筆寫了第一個字

可當我重新拿起書慢慢調整狀態時,兒子又湊過來貼近耳朵說:「爸爸,你知道嗎?我想告訴你一件特別有趣的事情…」

那時,強忍著一肚子的火也瞬間爆發了,我警告他:「現在是寫作業的時間,我們做人做事能不能專註、認真一些,和學習無關的事情等到作業完成後再說,這是我們看待學習的態度,也是能提高效率的關鍵」

後來,兒子雖然聽話,也確實沒有來招惹我,可做試卷的一個小時裏,他又跑了三趟廁所、吃了4次零食、喝了2次水、甚至還發呆了好幾次…

這是什麽?這就是缺乏專註力的磨蹭,孩子若一開始沒有進入狀態地專註,那接下來的投入效果也不會太高

而同樣是對付磨蹭娃,特別佩服一位高情商媽媽,她在面對自己女兒回家寫作業磨蹭時,是選擇站在發現孩子亮點的角度去認可孩子

比如,孩子放學回家後開啟書包找什麽東西,媽媽就掐住點地表揚說:「哇,你才剛回家就急著寫作業,我都佩服你的積極勁兒了」

其實,孩子翻書包只不過是想把同學送她的貼紙拿出來玩,可一聽媽媽佩服她寫作業積極,就馬上掏出作業本認真寫作業了

所以,就孩子而言,他們的積極性來源於對自我認可、和存在感的認知程度,你越誇她學習上的積極性,他們就會投入得越專註

不想孩子在學習這條路上磨蹭、不專註,家長們就可以把這個方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04

想要孩子情緒穩定

那就說:「可以告訴我你不開心的原因嗎」

早上送孩子上學的路上,遇到一個七八歲左右的小男孩,因為不想上學,就蹲在馬路邊上當場爆哭

旁邊的媽媽呢,剛開始還耐著性子低聲安慰勸導著,可隨著一聲聲「我不要上學,我不要上學」的尖叫聲後,媽媽臉上的溫柔也在一點點地消退了,取而代之的,則是怒氣難耐的批評責備聲

只聽見她說:

「你還有完沒完了?你看看,這路上有誰跟你一樣鬧著不想上學」

「再看看那些比你個子還矮的妹妹,人家都是自己背著書包開開心心地上學,你丟不丟人啊」

「趕緊走,一會要是遲到了,看你怎麽辦」

為了讓孩子能順利到學校上學,媽媽還喊來了不遠處的一個親戚,然後她們打算合夥把孩子架到學校去

可結果呢,媽媽越是著急把孩子往學校送,孩子越是奮力掙紮

一時間,原本混亂的街道圍滿了很多群眾,媽媽也覺得臉上掛不住了,隨便從路邊抄起一根藤條對孩子威脅說:「你走不走,到底還上不上學了?不聽話,信不信我今天把你屁股打爛」

看著有些動容的孩子,媽媽繼續拿著藤條催趕著,孩子走慢了、敲打一下以示警戒,孩子想說些什麽也直接阻止「走啊,別磨磨唧唧」

而當時,圍觀的群眾裏還有一個讀幼稚園的

小姑娘,給我記憶猶新的一句話就是:「媽媽,好可怕啊,我以後可不可以不上小學啊」

這是什麽?這就是所謂的情緒傳染

一個旁觀者就能因為所見所聞的情緒而害怕膽怯,那身在其中的,也自然會更焦躁難安了

還記得科學育兒專家金伯莉布雷恩在演講時,就曾強調過:

孩子任性、喜歡發脾氣,那是他們正常的情感和生理發育超過了自身溝通能力,特別是男孩子,相較於女孩發育較為遲緩一些,當孩子所表達的無法被理解時,就只會透過發脾氣來發泄不安

也就是說,孩子情緒化的本質就是在求助,他們渴望被理解,也希望被傾聽和認可

想要孩子在遇人處事方面能夠妥善處理自己的情緒,那身為家長最需要的就是給孩子帶去正向引導

比如,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需要足夠了解,我們教育孩子也是一樣,你希望孩子情緒穩定,那就理解孩子表達、和控制能力方面的薄弱

當孩子任性時別跟個孩子一樣跟著發脾氣,平時也要耐下性子多問孩子一句「怎麽了」,「可以告訴我你不開心的原因嗎」

這種先了解、後理解、然後才能順理成章地建立溝通渠道的方法,其實也適用於社交裏的任何關系

和孩子如此,和家人、親戚、朋友、還有同事之間,也不例外

那麽,關於自律孩子都是「套路」出來這件事,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