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邯鄲事件再嘆息:願中國未來沒有留守兒童

2024-03-20教育

讓外來工的孩子能夠入讀大城市的公立學校,真正把「租購同權」落實到位,絕對比其他措施更能刺激生育欲望。

作者:李捷(抱樸財經評論員)

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的「初中男孩遭3名同班同學殺害並掩埋」事件如今依然在被熱議中,大家為被害男孩哭泣、嘆息,也有很多人希望修改法律,嚴懲犯罪嫌疑人。

關於法律角度,大家討論比較多,我對受害者以及家屬表示理解和同情,對三名犯罪嫌疑人表示憤怒。

撇開法律角度不談, 如何避免更多的悲劇產生?如何讓社會穩定因素更多,消除那些不穩定因素呢?

01 留守兒童悲劇實在太多

去年,我送孩子去某寄宿學校上學,那是一所不錯的學校,飲食、環境、教學都很到位,班主任說:「你把孩子交給我就放心吧,我會當自己的孩子來看」。事實上,她確實做到了。

孩子周末回家,所以在學校也就待五天。

但是,第一次送孩子去這個學校的時候,看著他的背影,我還是哭了。離家也不遠,二三十公裏。

記得他第一次離家住宿,回來也是吐槽各種不適應,過了半年才調整過來。

我說這些是什麽意思呢?

孩子在少男少女這個階段,特別需要家長的教育、陪伴,因為這個階段是價值觀、行為模式形成並固化的關鍵時段。 稍不註意,有些孩子就可能釋放更多的魔鬼的一面出來,禍害他人。比如前述三位施暴者。

記者在村裏采訪時了解到,受害人和三名犯罪嫌疑人均是留守兒童,父母在外打工,平時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配圖與文字無關。圖源/千庫網

又是留守兒童,一聲嘆息。

關於留守兒童的悲劇實在太多了。

2019年7月10日,杭州市淳安縣一名9歲女童(留守兒童)失聯訊息令人揪心。女童被確認遭遇不幸,而帶走女童的租客梁某華、謝某芳在寧波自殺身亡。(來源:羊城晚報)

2017年5月9日早上7時許,貴州畢節青場鎮青壩村兩名留守兒童喪生火災,一名男孩3歲,另一名男孩僅56天,他們也是留守兒童。(來源:紅星新聞)

2016年1月18日,中國青年報刊載了一篇調研報告【農村留守兒童自殺引廣泛關註:長期得不到父母關愛】,作者鄔誌輝為東北師範大學農村教育研究所所長 。

該報告透露的一些數據雖然是多年以前的,但我們知道,很多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調研報告顯示:

「據教育部統計, 2014年義務教育階段農村留守兒童數量達2075.42萬 ,這一龐大的弱勢群體已成為中國社會轉型代價的承受者之一。

從留守兒童輿情事件型別來看, 在10年間239起事件中,留守兒童非正常傷害共83起,占總數的34.73%,占比最高。其中留守兒童遭受性侵害輿情事件62起,遭受他人蓄意傷害及殺戮21起

輿情事件顯示,留守兒童遭受性侵的物件多以女童為主,實施性侵的人員多為家中親戚、附近鄰裏或教師,而遭受他人蓄意傷害的事件則多以校園霸淩為主。

其次是 留守兒童意外死亡事件,占總輿情數的30.96% 留守兒童犯罪輿情數占比22.59% ,其中留守兒童殺人44起,強奸5起,盜竊4起,吸毒1起。另外, 留守兒童自殺事件占總輿情數的11.72%

從自殺輿情事件來看,留守兒童的自殺並非一時沖動:長期得不到父母關愛、與家人缺少交流以及家庭貧困共同促使留守兒童心理逐步異樣,最終促成留守兒童自殺行為的產生」。

孩子長期得不到父母的愛,加上其他原因,居然去自殺,這樣的事實讓人流淚。

所以,回到現實中,三名犯罪嫌疑人施暴於同學真的是平常事,因為狠起來,他們可能連自己都敢傷害。

而家長們,本應該教育、教訓他們的家長們在幾百公裏甚至幾千公裏之外謀生,這種狀態急需改變。

02 中國有1550萬留守兒童

中國有多少留守兒童?

2023年8月教育部釋出的教育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義務教育階段農村留守兒童的數量是1550.56萬。

誰來教育他們?很多都是親戚,或者家裏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老人帶小孩存在諸多矛盾和問題,思維方式差距過大,孩子很有可能根本不聽老人的,而部份老人也確實有過度溺愛孫輩的情況

結果是: 老人付出了很多,但收獲的是一枚苦果

絕大多數留守兒童學業不佳,後面就談不上什麽接受高等教育,以及實作階層躍升了,他們其實是沈默的大多數,是在一代代沈淪。

他們中的相當一部份存在心理問題:

2019年3月13日的寧波日報報道,受訪的留守兒童中63.9%的孩子認為需要心理方面的關註,包括心理撫慰、學習心理障礙、無法調適自己的情緒等。

兒童心理專家曾表示,由於留守兒童正處於身心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遠離父母的他們,既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又無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關愛和呵護,更難找到稱職的可以替代父母的監護人,這使得他們對一些似是而非的社會現象很容易產生認識和價值上的偏離,容易出現精神空虛、行為失範等情況。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農村的孩子也是祖國的未來,他們應該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

說為了孩子好,還需要更具體更貼心的行動以及執行力。

現狀是什麽呢?

我講一個案例吧:我辦公室附近有個社群手機維修店,老板是中部某省人。 因為沒有本地戶口,他只能讓老婆帶著兒子、女兒回老家上學了,他在大城市掙錢養家糊口。 我每次去他那裏買東西或者貼個膜從不講價,因為我知道他的壓力大,店租高,家裏還有三口人要養。

他在這座大城市已經呆了十年了,該交的稅、房租都交了,但他的孩子依然不能在這個城市讀書 ,如果要讀,只能交高額的贊助費,哪怕進公立學校,他交不起,只能承受和子女的分離之苦。

這真的是對的嗎?

我認為不是。

03 日德已經給出解決方案

2016年的【環球時報】曾報道:

東京都政府為從農村、小城市來的人準備了大量的政府經營的「團地」,解決了住房問題,讓他們在東京紮下了根。

日本對居民沒有戶口限制。 任何人只要在城裏有了自己的居住地點,不論是租的還是買的,都可以去政府那裏申請戶籍。政府對申報的內容進行確認後,便會登入在冊。有了這樣的戶籍,便可以申請健康保險等等,在城市很容易紮下根。

名叫誌村泰三的產業工人高中一畢業就到東京當機械工,工作穩定,也沒有戶口問題,如今女兒已上大學,他在郊區還購置了二層小樓。

這樣的制度安排,當然就不存在大範圍的留守兒童問題。

也就是說,戶口制度繼續放開,以更大力度,更多的人性化措施幫助外來工在城市安家,讓他們的孩子在大城市接受教育,這是有模版的,也是可以做到的。

而且 日本絕大多數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是公立學校 ,這些公立學校的水平都差不多,硬體設施也差不多,多數人不用考慮學位房的問題。 特別富裕的人士,可以透過私立學校解決子女接受精英教育的問題。

我曾經問過一位日本大阪人士關於學位房的問題,他很驚訝,表示沒聽說過。

德國同樣沒有學位房 ,很多德國人租房住,但只要能提供一些單據或者繳費記錄,孩子就可以到附近的公立學校去讀書。

簡而言之,德國的教育資源不與房地產掛鉤。

德國90%以上的學生都就讀於公立中學。德國教育資源配置均衡,沒有重點中學與非重點中學之分 ,城鄉之間、大都市與中小城鎮之間中學沒有差別,當然各個中學各自具有辦學特色和特點。

其實,德國不僅僅是教育資源配置均衡,而且產業資源配置也很均衡。

德國的政治、金融、航空、外貿中心分屬不同城市。比如,法蘭克福人口數量只有70多萬,在德國只能排在第五名,但是德國中央銀行及歐洲央行都設在這裏,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是德國最大的證券交易所,德國大部份股票交易都是在這裏完成的。因此這裏不僅是德國金融中心,而且是歐洲排在倫敦、巴黎之後的第三大金融中心。

所以,德國人是不會一窩蜂跑到幾個大城市去打工的,他們就算在農村呆著,孩子也能接受和大城市公立學校一樣的教育。

04 幫助他們才有真穩定

參考以上經驗, 如何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

其實,中國的總人口是在下降的, 2023年的出生人口較2016年已經跌了一半 。也就是說,幾年之後,絕大部份城市,包括大城市的小學學位會空出很多,因為沒有那麽多戶籍兒童了。

現在大家看到的某些大城市的學位預警是最後一波,後面再也看不到了,以後是學校到處求學生來上學,否則學校就要關門。

因此, 可否學習日本、德國的經驗,讓那些有固定工作、居所的外來工的孩子進公立學校讀書? 不交贊助費的那種,他們交不起。

外來工的孩子也是祖國的未來,有財力的企業、區域可以適當給外來工一些教育、住房補貼。

很多人希望看到人口止跌,甚至繼續上漲,可是要有實際行動啊, 讓外來工的孩子能夠入讀大城市的公立學校,真正把「租購同權」落實到位,絕對比其他措施更能刺激生育欲望。

有些事兒吧,觸動利益太大,我們知道動不了,也不指望,但是讓這些孩子和父母在一起,這事兒不敏感,也沒有觸動誰的利益吧,也是在修改政策的不足。

還有一個因素必須說說,上千萬的留守兒童其實是一個較大的社會問題的發源群體,從社會穩定的角度,也真的要把本屬於他們的權益還給他們了: 他們成長的過程中,需要陪伴,需要鼓勵,需要批評。

很多人說我們需要穩定的社會環境,我完全贊同, 如何穩定?就是把可能的不穩定因素一個個用合理合法合人性的方法解決掉。

創造條件,大振幅減少留守兒童的數量,爭取絕大部份城市(未來希望是所有城市)的公立學校都在不收贊助費、插班費的前提下歡迎外來工的孩子去讀書,公立學校的教育資源分布越來越公平,這才是所有人的福祉。

因為即使你我身處大城市,但是你我以及你我的孩子還是會在一些場所和長大的留守兒童們打交道(比如地鐵中),他們中的一些可能根本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沒有歧視的意思,反而是充滿同情),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可能感受到危險,甚至直接被暴力脅迫。

所以說,幫助留守兒童,就是幫助我們所有人,就是最大程度在維護社會穩定。

願中國未來沒有留守兒童,這個「未來」希望越短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