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教資筆試幼兒科目二—你真的了解華生的經典主義嗎?

2024-01-13教育

跟著易師考,考教師更容易

起初華生認為人所獲得行為必定會透過某種刺激產生,為了證明這個想法,他進行了如下實驗:

華生及他的助手找來一名嬰兒,名字為小艾伯特。

實驗開始前,華生先給小艾伯特一系列物品:白鼠、狗、猴子、兔子、有頭發無頭發的面具、棉絮等,在此時,小艾伯特對這些物品均不感到恐懼。

實驗開始時,華生及其助手先把小艾伯特放在房間中間桌上的床墊上,並把實驗室白鼠放在靠近小艾爾波特的地方,並允許小艾伯特玩弄白鼠,小艾伯特對白鼠並不恐懼。這時,華生就命令助手在艾伯特身後用鐵錘敲擊懸掛的鐵棒,制造出響亮的聲音。毫不意外,在這種情況下,小艾伯特聽到巨大聲響後大哭起來,並表現出恐懼。此過程重復六次之後,小艾伯特光是看到白鼠就會引起害怕和防禦的行為反應,產生強烈情緒反應,哭著轉身背向白鼠,試圖離開。

一段時間後,華生進行了一系列泛化測試:在小艾伯特面前呈現毛茸茸的狗、兔子、甚至華生帶上有白色棉花胡須的聖誕老人面具出現在他面前等,在每一種情況下,小艾伯特都出現了明顯的恐懼反應。

透過這個實驗可以得出結論:

只要給予適當的刺激就會出現必要的反應。

即:中性刺激物(白鼠)+非條件刺激(巨響)→反應(恐懼)

實驗解說圖

因為這個實驗中主人公叫做小艾伯特,所以這個實驗也被稱之為「小艾伯特實驗」或「小白鼠恐懼實驗」。

正是這個實驗證實了華生對於「假如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我可以把他變為任意你想要的樣子,醫生、法官……」這一觀點的猜想,也引發了經典性條件作用說一系列的衍生觀點。

而在考試中,我們應把實驗人員、實驗名稱、實驗結論及套用牢牢記住,以上內容可以單選、案例分析等形式進行考查,希望大家閱讀本文後能更了解華生的經典行為主義,把握知識點含義,在考試中取得優秀成績。

教師資格證考試、教師招聘考試,跟著易師考app一起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