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孫家潭藏古璽印雜記專欄:【清代杜文秀政權官印一組】

2023-12-21收藏

清代杜文秀政權官印一組

慶堂印話系列

孫家潭藏古璽印雜記

其一、世襲領軍之篆

圖1

圖1-1

圖1-2 世襲領軍之篆

圖1、1-1為實物照片、圖1-2為印蛻。縱橫7.3、高10.4厘米。正方形印面,朱文,圓柱形鈕,質料黃銅。印文鑿刻,「世襲領軍之篆」六字分作兩行,占印面左半側,右半為阿拉伯文,篆法結構平直方折,排列工整。在印面右邊中間部位,見有一處老補。世襲:「指帝位、爵位、領地等世代承襲。」領軍:「率領軍隊,武官名。」篆:「印章名。」印背右側鑿刻楷書銘文「癸亥年造」左側為小兒錦銘文。在印面左側垂直面上鑿刻漢字楷書「勝字第二百二十八號」。【雲南古代官印集釋】(文物出版社 肖明華 2015年3月)收錄杜文秀政權官印49方,書中73頁編號26、27、28收錄有同文,同年款官印三方,現藏雲南省博物館。此官印紀年「癸亥年造」即公元1863年。

杜文秀大理政權紀年:自清鹹豐六年(丙辰1856年)至同治十一年(任申1872年)止。杜文秀自1856年9月攻占大理,至1872年12月大理被克,杜文秀服毒自盡,以身殉職,共18年。資料所見杜文秀政權官印存世者最早的紀年是1858年(建立政權兩年後),最晚的是1867年(大理被清軍攻陷前五年)。大理陷落後余部也於兩年後被清軍消滅。起義失敗後,該政權官印、文牘被清政府大量銷毀,但也有部份散佚民間,新中國成立以後為各地博物館、私人珍藏,成為這段歷史的見證。

此官印由印友曹學曾聯絡玉成,為慶堂所藏。

其二、南路大將軍篆

圖2

圖2-1

圖2-2 南路大將軍篆

圖2、2-1為實物照片、圖2-2為印蛻。縱橫7.6、高10.4厘米。正方形印面,朱文,圓柱形鈕,質料黃銅。印文鑿刻,「南路大將軍篆」六字分作兩行,占印面左半側,右半為阿拉伯文,篆法結構同前。印背有一處老補。南路:「指相對方位,區域。」大將軍:「是中國古代各朝經常設定的武官職名,多為高級軍事指揮最高軍事統帥。」印背右側鑿刻楷書銘文「丙寅年造」左側為小兒錦銘文。在印面左側垂直面上鑿刻漢字楷書「勝字第二十六號」。【雲南古代官印集釋】(文物出版社 肖明華 2015年3月)收錄杜文秀政權官印49方。見書中69頁編號2收錄有「東路前將軍篆」年款為「戊午年造」官印一方,現藏雲南省博物館。此官印為「南路大將軍篆」紀年「癸亥年造」即公元1866年。

清鹹豐六年(l856年),雲南回、漢兩族為爭奪楚雄石羊銀礦發生沖突,地方官吏暗中挑撥,護漢殺回,終使矛盾激化,迫使各地回民紛紛起義。這些起義逐漸匯整合兩大支:一支是由馬德新、馬如龍領導的滇東南回民起義軍;一支是由杜文秀領導的滇西回民起義軍。前者被清軍所誘獻地降清而失敗。後者於八月十八日占領大理,杜文秀被眾推為總統兵馬大元帥,建立革命政權。

史料記載:「同治六年(1867年)六月,杜文秀乘雲南清軍被調鎮壓貴州苗民起義之機,集中 10萬大軍,兵分四路東征昆明,連破楚雄、武定、尋甸等30余州縣,直抵昆明城下,從北、西、南三麵包圍昆明......」這段文字記述了同治六年六月這次重要的東征戰爭,文字中見有「兵分四路......從北、西、南三麵包圍昆明......」。杜文秀起義軍與清對峙了18年,期間並行生有多次大型戰役,史料中見有不同記載,有關杜文秀農民起義軍相關研究文章與出版物見有多種。

杜文秀政權官印質料有金、銅、木,印文均為鑿刻。其政權職官設定有:「文官:大冢宰、軍師、大參軍、參軍、參謀、承審司、招納司、主政、主簿、司務等;武官:大經略、大司、大將軍、將軍、大都督、都督、大翼長、翼長、監軍、中郎將、都統制、指揮、先鋒等;宗教官員:都掌教、掌教、典籍、司務等。」

研究文章介紹大理政權的職官設定,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大體上可以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大約從鹹豐六年(1856年)至鹹豐十年(1860年),這個時期是以「將軍」、「都督」、「參軍」等職官為整個官制的主體;後期是從鹹豐十一年(1861年)直到大理政權的覆亡為止,這個時期是以「大司」官職為核心。如果再分細些,則還有一個以「大將軍」、「大都督」、「大參軍」為主的中間過渡階段。當然,後期的官制是在前期官職基礎上的發展擴大,並非截然不同的兩種職官制度。

「南路大將軍篆」屬於杜文秀農民起義軍高級別官印,在目前所見出版物中只見有相關文字記述,而未見有實物印發現,此官印為研究杜文秀政權官印的建制發展提供重要實物依據。歷史上農民起義軍建立的政權具有其特殊內容,生存時間短,遺存實物少,作為歷史事件其史學價值、研究價值相對更為珍貴與重要。

有關杜文秀官印多年來一直關註,2023年5月一次收入兩方,慶堂得誌。

孫家潭簡介:

丁亥生人,津門沽上土城人氏。別署:大風堂、真水園主人、慶堂。印人、書家,古璽印、古硯收藏者。

西泠印社八屆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院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天津文史館館員。1996年組建天津印社並任社長。書法、篆刻作品早年多次入選國際國內重要書展。

出版物:【中國印章·孫家潭作品集】、【大風堂古印舉】、【慶堂藏古壐印菁華】、【中國紫砂·孫家潭邵沛華合作精品集】、【孫家潭藝蹤】、【敬其上·孫家潭捐贈作品展作品集】、【秉筆遊刃與硯語·慶堂藏硯刻銘選集】等專著多種。古璽印研考論文收錄【西泠印社國際印學研討會論文集】、【中國印譜史與印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西泠印社國際印學研討會論文集】。相關拙文散見於【西泠藝叢】、【書法】、【書法報】、【篆刻】等專業報刊。

本人古壐印藏品、書法、篆刻作品被中國印學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國共產黨黨史展覽館、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西泠印社文物庫房、西泠印社美術館等權威機構館藏。

本文已經獲得作者授權樂藝會釋出

圖文由作者提供